出差蜇居在浙江,慢慢热爱上浙江的山山水水,走多了杭州的小山丘陵,便把心情投到了浙江最高峰凤阳山黄茅尖。这个星期工作烦闷紧张,周四不知怎的便在网站上收集了些黄茅尖的信息、做了一个简单的计划,周五问了一下同事兼游伴kurus,下定了到黄茅尖决心。待客户下了班,购买了一些粮食,简单收拾行囊,便坐上了到丽水的火车,睡了大半晚,凌晨到达丽水,等到天亮,到了长途车站,坐上了到龙泉的汽车。 邂逅廊桥 汽车离开了丽水,中间要经过云和、安仁等,沿着瓯江上行,路上经过水库、山路和小镇,还算比较养眼。拿出日前收集的资料,一路看一路胡思乱想:这一带盛产香菇,怪不得刚才见到那么多香菇摊档,这回有口福了;在安仁还有浙江最长最完好的廊桥,怎么没有注意到,回来可以看看;kurus这土人怎么又睡着了,一路上的景色他可错过了不少。快到龙泉了,这带正在准备修丽水到龙泉的一级公路,搞的山路乱糟糟的,烦的很呢。车停了一下,哦,旁边是个山村,有人下车。这村子不错,有山有水,那...那...不正是廊桥!·#¥!!廊桥保存在浙南和闽北的山区中,是古代中原已失传的“汴水虹桥”—木拱桥在这里繁衍的产物,代表着那遥远而又传统的乡土文化。有关廊桥的书和介绍我看了无数次,她的来历和特点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中,我也一直期待着明年春节对泰顺廊桥的正式访问,但怎么也想不到她就这样不经意的出现在我的面前。清冽的河水冲刷过卵石,激起朵朵白花,汇集到桥底却泛起一潭幽色,如虹的廊桥跨越在河的两岸,拱起的桥身和微微上翘的两端展示着优美的身段,红柱黑板显出古朴和典雅,映衬着蓝天、白云和碧水,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啊。车怎么又动了?我这才想起手忙脚乱的从背囊里找相机,而她却随着山坳的弯转渐渐在我的视野里消失。也许她更希望我用心去看她,而不是用冰冷的镜头,廊桥,下次再见。 闲适的小山村 在龙泉得到了黄毛尖封山的消息,网上似乎见到过类似的提法,但是却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心中也抱着一线希望,希望先到山下,然后总有办法上去的,在车站问了一下,坐上了到峧洋的中巴。一路上心中忐忑,直到车子绕上了凤阳山的盘山公路,才把注意力转到了窗外。跟许多在高原荒漠穿梭的驴友相比,我们目前只能算是小鸟级,可以说还真没见过大山什么样。到了这种真正的山区,不禁心中一阵的肃然。车在盘山公路上爬行,从山谷往山尖绕,只见峰峦叠嶂,群山缭绕,好像看不到青天,眼盯着远处一座山腰缭绕着浮云的最高山,想着那也许就是黄茅尖了吧;等过了一会,真的绕到刚才那座高山,回头看看刚才经过的道路,谷壑山峰苍茫临风,前面却又有更高的山峰等着我们。由于喜欢人文,以前多在城市、古镇、被历代游人访问过的名山大川游荡。今年下半年来到浙江,才开始慢慢追求山水中的真谛,从西湖边的座座小山、余姚的径山到临安的大明山,背包伴随着双脚一一被我跨越,攀走的艰辛和登顶的愉悦,逐渐激起了我心底里那也许已潜藏很久的悸动,山外有山,人往高处走,那对高度和自然界的原始追求,也许就是我来到凤阳山的原因。 在经过9盘18湾后,中巴进了一个山坳,峧洋到了。这是一个小山村,因为是龙南乡的所在,所以有了一些公用和对外的设施,按照司机的介绍进了这里唯一的一家家庭旅馆,上去看了号称“最贵”的房间,有电视有床,被褥也很干净;转身问老板多少钱,老板惴惴的说“8元1个人,行吗?”,生怕吓跑了我们。呵呵,我们还能说什么呢,便放下行囊,嘱咐老板帮我们找明天上山的车,然后便走出去闲逛。一路从丽水到龙泉,都是淹没在阴霾之中。而这海拔1000多米的小村,却是沐浴在秋日的阳光下,放眼望去,天那么蓝、云那么白,连空气也是那么的透明;我们随着狭长的山谷走向村子的深处,两边的山坡上长着不知名的树木,顺着山势排列着层层的梯田,幽静的小丘上、葱葱的林木中露出禹王小庙的一角,路边的野花掩映着残缺的藩篱,清澈的溪水旁废弃的水车厚积了绿色的苔藓。我们用城市人的眼光新鲜的看着这一切,让那久违的一丝一毫引起心中的欣喜和激动,而零星的老弱妇孺一边忙着处理收割下来的谷物一边用好奇的眼光轻轻打量着我们。走完了村子,我们冲上梯田的上缘,抚摸那树林的边际。回头再看那小村庄。黄昏的落日正把那最后的的几屡金黄划过,夕归的乌鸦盘旋了一会落在村头的大树间,背柴人背着砍下的树枝消失在黑色的木屋中,屋内升起缈缈的炊烟,带来那久违的薪柴的味道。想起自己在那片灰蒙蒙的天空下喧嚣嘈杂拥 挤人欲横流的城市生活,静看这里的人们神态安详地祖祖辈辈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等我们下来,天已经黑了,吃完饭,村子也陷入了漆黑的寂静中,虽然我们并不是特别热衷于夜生活,但是如此漫长的黑夜也是难以度过,经过一段发呆长考,下定决心用睡觉打发这段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