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印象北京之三十二:朝阳谷穗 |
[游记]印象北京之三十二:朝阳谷穗 |
2008-05-22 sina.com.cn |
印象·北京之三十二: 朝阳谷穗 2008-03-25 16:09:47 大中小 标签:老北京朝阳门杂谈 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日军的大炮摧毁了朝阳门,这是1906年修复后的朝阳门箭楼 朝阳门元代称为齐化门,位于北京内城东垣南段,现泛指朝阳门南大街、朝阳门北大街、朝阳门内大街、朝阳门外大街交会处一带。朝阳门为京城至通州的主要通道,漕运的南粮从此入京,所以习称“粮门”。 朝阳门城楼原为元大都东垣之南门“齐化门”,在明、清历朝均有修葺,形制与崇文门略同,连廊通宽31.35米,通进深19.2米,楼连台通高32米;瓮城建于正统元年(1436年),为正方形,东端二角抹圆,北侧辟券门,券门上建硬山闸楼,瓮城内东北建有关帝庙;箭楼与瓮城同期建造,形制与宣武门略同,重檐歇山顶,通宽32.5米,通进深25米。瓮城闸楼及关帝庙于1915年修环城铁路时拆除,1956年朝阳门城楼被拆除,1958年朝阳门箭楼被拆除。 1915年北京建成环城铁路后的朝阳门城门楼与箭楼 20年代初朝阳门的城门楼 1956年的朝阳门箭楼 朝阳谷穗 朝阳门为京城重要的运粮进京之门,故在“瓮城”门洞内的左侧墙上,镌刻有谷穗一束,象征此门为进京粮道。每年正月是京帅的居民家中粮仓空虚之时,需购置较多的粮食,名曰“填仓”,以供日后食用,所以每年正月二十五填仓节前后,进城的运粮车最多。 从元代就开始从江南经运河岁输粮米,叫漕米。明清四、五百年每年运三、四百万石漕(cáo)粮,从运河外河运到通州,再从通州由运河内河运到朝阳门。但运河还运四海九州的贡品、采购物,大到建宫殿的大木。还有商贾的绸丝布匹、日用百物,水运到通州再水运或起旱运到朝阳门进京,所以朝阳门被称为水陆要冲,是食货交会的地方。 明清两朝,朝阳门是北京的粮门。南方的粮食从京杭大运河运抵通州卸船,从朝阳门进入北京城,存放在朝阳门内的几座大仓库内。朝阳门瓮城门洞上,也因此刻有一枝谷穗。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72dd8010090ae.html33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