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一个人旅游(黄山千岛湖) Writtenin2001:山竹日记

[游记]一个人旅游(黄山千岛湖) Writtenin2001:山竹日记

2008-06-27    blogbus.com

一个人旅游

黄山第一天

去黄山的计划是年初就定下来的,那个时候我满肚子的郁闷。尽管2001年我终于还是顺利的提前毕业得偿所愿,毕业论文也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麻烦,可是我还是觉得这一年过的不爽。事实上,从2000年10月到2002年2月,我一直都在做着一份我并不感兴趣,也看不到任何前途的工作,虽然也许,从待遇上来说,并不算最差。2002年伊始,我觉得这样的日子应该到头了,我想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机会——我要去黄山,一个人去。

假期早早地被确定到了3月18日开始的那一周,连上前后两个周末,我有一共9天的时间可以用来逍遥。到时候会不会有新的事情排在头上,我不想管。我只是想赶紧得去忘掉工作中的一切不快,然后回来再说别的。骑着驴找马,虽然我一直觉着工作就该这样,可是这到这个时候我才真正下定决心,我想,找一份新的工作,应该不会太过艰难。

3月份终于到了,就在我对这份工作心灰意冷万念俱灰的时候,一个我从来没有想过更没有试着去争取的机会凭空落到了我的眼前——我有可能去做一份获取更感兴趣也有更广前途的工作,并不用离开目前的这一家公司。机遇从天而降,如何把握并把它做好就要我自己去斟酌了。思虑再三,我想还是在这里接受这个新的挑战,至少也可以学到一些新的东西。原有的工作终于按计划顺利完成,而放假的打算也无须变更,行程依旧,心情却大有不同。3月16日,我登上了北京到福州经黄山的K45次列车。

火车上的大部分时间我都在睡觉。邻铺住着五六个可能是要去福州公干的女孩,一路上,这五六张嘴吃喝说的功能都发挥到了极致,跟着她们,我也算是见了大世面。我没有怎么出过远门,可是跟着这些小姑娘,我至少也到过了三次黄河、两次长江、一次泰山外加一次华山——虽然我总觉着往福州跑不用非要到陕西再兜一个大圈子,而且车窗外面的土包似乎也比传说中的华山矮了一些。火车是晚上11点左右经过的南京,据说是从南京长江大桥上开过的,可惜我当时睡的正香,就这样失去了我第一次瞻仰长江的机会。凌晨4:45,我被乘务员叫醒,不知道她花了多长时间,但是睡梦中眼前的那一把扇子好像至少摇了1个小时。

早上5点半,我终于到了黄山。事先约好的那个旅行社原来就在火车站不远,我原以为到黄山的车会马上出发,所以连吃的都是在北京买好的,可是直到7点半,散客拼成的旅行团才得以出发。当时屯溪市飘着细雨,我在车站前的广场转了2个小时,发现这里的东西并不比北京的贵多少。

到黄山的路大约有1个多小时,一路看见遍野的黄色花园和满山竹林。的同团的导游姓胡,胡导说这一路上景色无它,但是我们可以尽情的欣赏黄山的两样特产——竹林和茶园。竹子我还认得,可是我没有发现茶园,莫非这遍野的黄花就是茶树花了?我没有见过世面,也不敢瞎问。直到汽车快进山门,我才怯怯地向身边最近的一个MM问了一句,人家告诉我那不是茶树,是油菜花,她们南方的人都知道。哎,山还没有上,先出了一个洋相。

还没有进山,迎面一张巨幅江总书记照片挂在一个岔路口,我想这可能就是前后山的分岔口了吧。总书记笑容可掬,双手搭在小腹,无疑告诉大家,这可是俺们中国人的地盘。

我们的这个团是从后山进山的。到了云谷寺进山之后,大部分的游客都要从索道上山,我想生的两条腿就是用来走路的,要不到了60来岁就会过期作废了。最后只有我和两个从南昌来的女孩三个人决定步行,其中一位便是我刚刚问油菜花的那个女孩。我们的目标是索道的终点——白鹅岭。当时9点,导游让我们3个小时赶到,我想,这总不该是个问题吧。

还没有走出50米,就听见路边林中传来吱吱的猴叫,转过这个弯,果然发现前面几个有人正在对这一只猴子拍照。仔细一看,原来并非一只,一共有三只猴子正对着行人龇牙咧嘴。镜头里的那只胖猴横眉怒目地奔我直冲过来,待我赶忙放下相机躲避时,却发现他离着我还有五六米远。一转身,那胖猴已经跃入旁边的树丛,再也找不到一个正对的角度。这只猴子身材尤其硕大,旁边一只更加瘦小的猴子一只怯怯地望着它,也许,它就是猴王了。

当时我还没有看到后两天的景致,所以两侧的山峰以及松林遍野在我看来已经是奇观了,手中的相机就没有停下来过,后来整理这些相片删了颇为不少。路边的涧水清澈的可爱,禁不住多喝了两口。后来胡导说山间的水富含矿物,也许好,也许不好,还是不喝为妙。我身边并没有带着“谢霆锋”这样的万能灵药,因此觉得颇有道理,不过好在也没有闹肚子。走不远看到一幅邓小平双手扶拐杖的照片,据说当年老人家徒步登黄山时就在这里歇过脚,照片中的老人神采奕奕,我们却已经是气喘吁吁了。

山路上看到的第一个有名字的景观叫做“喜鹊登门”,前面是一棵奇特的松树,后面是一块鸟状的石头。换个角度,感觉就会不同。侧看时山路上的钢丝显得特别碍眼,但是已经有一些喜鹊临树的感觉了。同行的两个女孩已经觉得很累了,一个还能够坚持,另一个恨不得是走一步,歇三步。同为旅伴,不得已,值得帮她背包。虽然行李少了,后面的那位仍然是一如既往的慢,只一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本来只需一个小时的路程倒走了有两个半钟头。正当我暗想无法按照约定集合时,远远望见一处建筑在山头闪出,那便是白鹅岭了。紧赶几步,其实还有一段距离,在山谷中远远看到白鹅岭所在的山头出向外涌出一股雾气,莫非有仙人正要出山?

雾气其实不大,不多会也就散了,我们也终于到达了白鹅岭。我们已经走了两小时零三刻。后面的那位同伴不晓得被抛出了多远。倒也不急,可以在这里稍作休整,中午饭也就是在这里随便吃了些饼干之类。导游早已登急,而那些坐索道上山的游客已经不只在何处了。等到后面的那个女孩赶上来再出发,又过了多半个小时。

一行四人前往始信峰,胡导说那个地方好。明代不知哪位大牛看了徐霞客的游记之后,非要考证一番。沿着后山上山,说前面的风景虽好,却并不出奇。直到来到始信峰,才发现黄山景色果然俊美,徐前辈没有胡说,始信峰也就因此得名。我想着为明代大牛必然见过大世面,不会像我似的在山路上快门一同噼啪乱按,害得后来还要为充电和存储容量发愁。反正我上了始信峰之后就有点傻,天下还有如此气势磅礴之所。胡导说我们看到的东西都是有名堂的,像小迎客松,童子拜观音等等,远远的还可以望到“猴子观海”。。我也没有记住,只知道到处乱跑,先前爬山误下的时间在这里种下了恶果,至五六分钟,导游变脆我们上路,前面的游客早已等急,不知打了多少次电话。路上看到什么黑虎松、连理松、碰头松之类,但是最有意思的还是“梦笔生花”,一颗尖尖的石头上长出一株奇松,天神造物的神妙尽显无遗。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梦笔生花”的松树早过电击早已烧毁,如今我们看到的不过是一颗塑料树而已了。当时“生花”的观景台上站着几个日本老头,摆着三角架在那里装模做样的取景,那幅照片倒害的我等了五六分钟。

前面的游客早在北海宾馆等候的急了,这是回到一处,大家继续出发,一路上看到不少景观。所谓“猪八戒吃西瓜”就是一块粗高的石头面对着对面山是一块很小的石头;“猴子观海”是远处山顶上一块貌似猴头的石头前临着万丈深谷;“达摩面壁”是一个装入老僧的时候正对山崖。另外还有“十八罗汉”,据胡导说那是包括观音姐姐在内的一共十八块细长状石头,我数来数去也没有数明白到底是那18块。这样写来没有半点趣味,可惜找不到合适的主页空间,不然的话把照片放上去看就明白的多了。远远看去,“达摩面壁”后面的山崖上就离着长长的索道钢缆,颇有些煞风景,虽说那好像还是全亚洲最长的高空索道。

到排云亭的路上又遇到了黄山几大明松之一。这棵树分支众多,据说最早被称作“多子松”,可是后来实行计划生育伟大国策,再叫这个名字就有些不合时宜,不符合党的宣传政策吗。恰逢多事之人胡志明跑到黄山,闲暇之余对这棵树进行精细反复测绘,终于得出此松共有56颗分支的结论,正好和56个民族同一个数字,于是这棵松树就取名叫“团结松”了。是不是56个分叉,我没有去数,但是这棵松树倒确实是一个主树干分成两只粗干,又各分成两只次粗的树干,然后才向上分出众多枝杈,据说这是老天暗合“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之意,这就不知是何人的牵强附会了。

据说排云亭是一个观云海、佛观、日出、晚霞等等的绝妙之地,可是我到的并不是时候,这些东西我一样也没有看到,那会正式下午3点的样子。既然什么都没得看,只好看石头。对面山谷中的奇石可真是不少,若是没有导游的解说,我可是半点名堂都看不出来。传说中仙家拐李铁匠将脚的一只皮靴掉到了这里,就是对面山谷的一块倒挂着的巨石,这皮靴比不上意大利岛国形象,却比他更有气势,这是仙家的皮靴,而意大利的形状却更像小丑脚上的小鞋子。后来仙姑何听说有这等故事,忙不迭地跑了过来在另一边的山谷中放了两只绣花鞋,就是仙人晒靴了。这样说来这里倒有一只公靴,两只母靴整日对忘,无所事事万一要使搞出一段三角恋爱,人间不是又多了一段美丽传说?还有什么“二老谈心”、“师徒取经”之类的名堂,我眼拙,也没有看出来哪一个是悟空舞棒,哪一个又是唐僧骑马。还有“武松打虎”,可我觉着井阳岗那是山东那硌哒的事,莫非一路打到了安徽;后来一想,唐僧师徒从长安西行,好像也没有路过黄山嘛!

这一排景区的后面还有一条小径,通往也出名为“魔幻”的景点,那时我后一日的行程,当时我们并没有去。我们从排云楼原路折回,本着飞来石和光明顶去了。

去往排云楼的路上还有一口大钟,好像是千年之交所建,称为“世纪之钟”。这大钟由六撞之说,什么“一撞神清气爽...六撞全家安康”,撞钟时旁边还有工作人员为你唱福气歌,似乎这么一喊,福气也就到了。一撞2元,还真有不少游客和工作人员讨价还价说是6撞10元,都撞了一鼻子的灰。我也想要福气,可我怀疑这大钟在山上不过立了2年,能吸收多少山川灵气赐福于我?就算这钟在山里呆了已有2000多年,深得日精月华,只怕也早就成了精,这一撞惊扰了钟爷爷的好梦,那它还不来找我的晦气,我哪里担待的起,终于还是没有撞。胡思乱想之间,发现大钟后面的山色树影倒也可观。

那“飞来石”就是《红楼梦》电视剧开场时的那一块石头了。那电视剧里PPMM成群,顺带也记住了这块顽石。可是导游说“飞来石”所在的山峰叫做“仙桃峰”,却不是书中所说的“大荒山无稽崖缥缈峰”。之所以叫做“仙桃峰”是因为这块石头从另一个角度看状如仙桃,我转来转去前前后后的看,终于知道仙桃和我们普通的桃子长的就是不同。“飞来石”的确是一块奇石,方圆不过10米左右的山顶上一块巨石冲天而起,基座出缝隙明显可见,可是这石头就在这里伫立千年经风吹雨打岿然不动。胡导说这飞来石是有名堂的,据说“一摸财运,二摸官运,三摸似乎是福运,四摸就是桃花运,四摸之后就此打住,再摸可就是霉晕了”,我就肆无忌惮的摸了4下。飞来石的后面是万丈绝壁,风景非同一般。可恶的是前面见到的几个日本老头又在这里搔首弄姿,离着三角架煞风景。这几个老头看来70多岁,想当年战争年代也正值风光年少,没准就在中国大地横行来着。如今老了,在这里观赏支那大好河山,说不定此时正在贼心暗想:“待上再过得几年,看吾儿孙铁骑踏来,再成就当年东亚共荣之梦想?!”胡思乱想之余,恨不得抬起又叫对这几个狗贼的屁股上一人来上那么一下,把狗贼梯落山谷,自己也能落下几家高档相机。胡导高声不可:“若是前些年,这等事情也可做的,山中无人,死无对证;如今虽是淡季,但是也还有游客,被人撞见,难免有牢狱之灾!”看在胡导这么为我照相,也就断了这个念头。

飞来石之后有回音壁,行人多在此处高呼什么“我爱黄山”之类,远远传来“我爱黄山”的回应,原来黄山也有自恋倾向,只是我并没有在黄山看到水仙。走出不远,后面又传过来几个日本狗贼的嚎叫。

从西海观景台望去,虽然没有什么有名堂的景致,但是我以为这里景色最好。太阳已经偏西,山中也有薄雾,映的远近山脉更加错落有致,极有层次感。到光明顶的路上还有一处岔道,通往一块巨石,可以看到群山起伏。到第二天我才发现那块石头原来叫做“群山之巅”,当时并不清楚,也没有“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感觉,只是觉着视野辽阔,前后左右,变换角度皆能成景。

据说光明顶山原来是供奉观音姐姐之所,后来山火烧了寺庙,便一直没有重建。我读《倚天》之时,只知道杨逍范遥之流敬的是西域玄铁圣火令,可观音姐姐用的是杨柳净瓶,没有圣火令那样的刀剑之气,也许正因为信仰不同,杨范之辈才纵火烧了观音姐姐的寺庙。自古中国有山必有庙,可是这诺大的一座黄山却没有半间庙宇,也看不到任何僧侣。我以为山水灵秀,风雨调顺,百姓不必拜佛求神也可以保证衣食丰足,这虔诚之心自然就少了。胡导却不这么说,他说早先黄山附近居民贫困,况且山路攀登艰险,在山上大兴土木需要大量消耗,也就难怪不能重建了。

山顶上兴建土木艰难,我倒是有些体会。山上不缺石头,可以就地取材,可是也不是随处都可以开采的,需要考虑到环境和建筑的协调。采下的石头还是要人工搬送到实际需要的地方。除此之外,其他的东西一概需要从山底下一步一步挑将上来。我就亲眼见到一位30多岁的挑山工前后各担着两扇床板在我们前面一晃一晃地走着,超了他之后回头一望见头扁担的凹陷当中居然还放了两瓶冰绿茶,也不知是统一的还是奥德赛。这还是其次,象玻璃、大理石这样的东西,我都想象不出如何搬运上山。山上的建筑物经过规划,虽然仍然难除工匠之气,可也都隐藏在山谷之中,一般并不容易发现,所以整体上环境仍然保护得不错。据说一个挑山工如此辛苦,每日的工资也就是30左右,不知道黄山的一所宾馆需要修建多长时间才能够完工。山上宾馆的床单被褥之类都需要跳到山下清洗,因此晚上住宿时对床铺的潮气也没有太大的怨言。

既然修建如此艰难,也难怪山上的东西贵了。到了光明顶,我们一天的行程也宣告结束。夜里住的是离光明顶不远的“白云宾馆”,这里一份普通的蒜苗炒肉就要有40,一人一菜一饭倒要花上将近50,我舍不得。白天帮人扛包修下的德行立即得到了好报,两位南昌来的女孩邀请我一同吃饭,却之不恭,就这样在安徽黄山顶上到吃到了南昌的特产,是一些不知什么名称的鸭翅鸭爪、辣味香肠和凤尾鱼罐头,不算是什么大餐,但比起我第二日3餐饼干,这一顿无疑是非来横福了。

有得必有失,就在我和两位姑娘大嚼鸭爪之时,太阳满满的落山了。等我想起还有晚霞这么一回事的时候,窗外早已是漆黑一片了,第二天早晨听说昨晚的晚霞灿烂无比,心里颇有些后悔。可是当时我满不在乎,回到房间里蒙头就睡,这一叫就睡到第二日天亮。

一个人旅游

黄山第二天

有得必有失,就在我和两位姑娘大嚼鸭爪之时,太阳慢慢的落山了。等我想起还有晚霞这么一回事的时候,窗外早已是漆黑一片了,第二天早晨听说昨晚的晚霞灿烂无比,心里颇有些后悔。可是当时我满不在乎,回到房间里蒙头就睡,这一觉就睡到第二日天亮。

说天亮其实并不确切。我出宾馆的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若是大亮,哪里还能看到日出。我用最快的速度爬到了光明顶,好在是淡季,人并不算多,所以我还是很容易地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太阳还没有出来,我想象中的日出应该是一个烟头大小的红色亮点从远处的山尖出慢慢露出脸来,而实际上这回的太阳已经在空中了,只不过被厚厚的云层雾气遮住得不到露头的机会,透不出半点光亮,小说里未成年的少女是不可以随便在社交场合里公开亮相的。过了大约有一刻钟的样子,覆盖太阳的云雾显得淡了一些,周围的云层开始慢慢地散开,太阳的形状象是一个巨大的鹅蛋黄,而不是想象中的烟头状亮点。虽然太阳也已经有些跃跃欲试的样子了,但是仍然显得羞怯,总要躲在云雾之中,只微微地探出一个头,映的满天云霞光彩照人。远处的山顶上有人正举着照相机,映着那初升的日头,很有些展翅欲飞的意思。这样的观景持续了不过有五六分钟,不多时,太阳便适应了人群对它的关注,从云层中蹦将出来,向人们展示“此间有女初长成”的媚丽。

等我回到宾馆强制自己咽下几块康师傅饼干再次出来之后,日头已经挂的老高了。天色如此明媚,我又开始后悔自己背来的一大包衣服。原来因为害怕山上雾大天气冷,在北京出发的时候是按照冬衣的标准准备的。到了这里以后,一件也没有用上。宾馆的天气预报说今天会有云海,看看并不想,可山中气候谁也说不准,还是多加了一身衣服。

昨日上来的旅行团今日就该下山了,我却不愿,我要在黄山山多住一晚。这一日的形成便要我自己安排,从我住的白云宾馆后门出去有一处白云景区,在一处就是昨天排云楼后小道通往的魔幻景区了。白云景区地势偏低,我仍然迷信宾馆贴出的预报,所以先去了地势更高的魔幻景区,这样如果云海真的出现的话,我也不至于错过。太阳在人群关注之中渐渐地习惯了社交场合,这是已经开始散发她无尽的热力。我沿着昨日登山的旧路,从光明顶经群山之巅又到了飞来石。从这里再回头看“群山之巅”那块大石头,发现它的确着这一处山峦之中地势最高的地方。

天空晴朗的没有一片云彩,登山飞来石,没有看到可恶的日本人,我就在那里坐着欣赏空谷群山。在山下的时候,我为父母买了一把平安锁,我就把它所在了飞来石之后的铁架上,记得当时卖锁的老太太还一直想我推销情人锁,可惜我不知道在上面刻谁人的名字,终于没有买。为父母祈福的时候,我也在暗想,不知道下一次再来黄山的时候,会不会有另一个人愿意把她的名字和我的刻在一把锁,将它挂在父母的旁边,然后一同把钥匙丢入深深的山谷。

其实一个人走,加上一路下坡,到排云亭的路并不远。这两天在听《天下无双》中王菲和梁朝伟唱的黄梅调,想起当时黄山各处的喇叭里一直都在放着“我挑水来你浇园”,一路有音乐陪伴,倒也不觉着孤寂。这回已经是8点多了,山上的游客也渐渐出现,我发现一个人走在黄山山路之中还是挺扎眼的。路上遇到的一位导游告诉我不会有云海了,况且我已然看到了日出,二者同时出现的希望不大。看着太阳如此不害臊地在空中放纵,哪里还有半丝云彩赶跑出来同它争辉,更不要说什么云海了。不知不觉,我已经褪了一层衣服系在腰间了。

排云亭后面的魔幻景区是一个新开发的景点,目前只能参观一期工程开发到的地方,一般导游带着旅游团都不会来这里。昨天走过的山路都是比较平坦宽阔的台阶,虽然也有高低起伏,却都是中规中矩。这一片景区的山道则多时间在峭壁之侧,旁边临着的就是山谷。山壁大约是七八层楼高的样子,说来奇怪,在城市里从高楼往下看总有些心跳,我还以为我恐高呢,到了这里却不觉着腿软。初走的时候还是有些惊心动魄,很快也就习惯了。因为没有导游,所以就算是有名堂的景观,我也看不出来,一个人瞎转,觉得脚下山谷中的松林葱郁,很是壮观。这黄山松与别处的松树不同,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树种。他们身长在黄山上的巨石缝隙之中,从山谷中浓郁的雾气中吸收水分,而松树的根部能够分泌出一种独特的有机酸,可以将岩石慢慢地分解成岩土,然后从这些岩土中吸收养分。就这样依靠从岩石中吸收的养分,生长自然缓慢,不能像温室中的花草一般只用数个礼拜就可以开花结果。看着脚下山石中长出的30厘米长短的小松树,我想它只怕至少也已经有四五十年的岁数了吧。难怪黄山上的奇松可以历经数百年形状不变,可能它们每年的生长速度只能以毫米来计算。若是普通土地上长出的杨柳,三五载就要长满枝杈,迎客松也要便成多子松了。

这里的东西自己都看不出太大的名堂,但是却能够从另一个角度看到昨日的那些奇石。山路九曲十八弯,前后挪动不过一步,就能够看到新的景致从山角闪出,回头再一望,刚才看到的东西从新的角度观赏又变得有些不同。“一步一景”之说并不过分。上山之前导游说黄山上旅游需得“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照相之前需要找准立足之处,然后万万不可再对焦时随意走动,否则一不留神就容易踏空。昨日山路宽阔,感受还不明显,这是可是的确要小心了。

山路一般宽度只能容身一人,没走一步都需要留神踩稳。偶尔要从一些小山洞中钻身而过,山风习习,吹的人很是舒服。这里最让我惊讶的是一出仅可容身一人的下行窄道,两边的山壁直直向上长出五到六米,从窄道通过时朝上仰望,也有井底观天之感。我一直以为这里便是一线天了,直到后一日下山。

这一片景区游人稀少,一个人走在山中小径,看着这大好河山,心中不免胡思乱想。那些古代君王,虽说不能想我这样手拿相机到处比划,可人家随手一指,说上一句:“我的,他妈的全都是我的!”谁敢有脾气,那种气势,谁能比得?而我现在可怜的只能凭借照片回想当日光景。当时正在臆想,听到身后传来阵阵脚步,转身却没有人影,半晌才看到一个制服巡警从山角转出。反正闲着无事,而且走得也有些累了,就和这位老兄聊了起来,偏偏它聊兴不浅,这一聊就聊了一个钟头。

原来这里巡逻的任务并不简单,山中每一片都有专人负责,他们需要处理大到森林防火小到游客随手投掷垃圾的各色杂事。目前是淡季,所以工作还算轻松。等到旺季游客增多,向疏通道路游客安全都要管到。冬天下雪的时候,积雪深可没膝,他们还有清扫道路,紧跟去往那些人烟稀少景区的游客,生怕学路冰滑,行人有什么闪失。最怕游客随手垃圾烟头乱丢,再有个什么摘花折枝的举动,说不得就只好与之理论了。

这位老兄搜说的事情我并没有亲见,不过下午在白云景区步仙桥,倒是有了一些感触。当时桥下10米多高的深谷之中有一个塑料可乐瓶隐约可见,料想是游客经过是顺手扔下,而我就坐在桥边亲眼看着一位清洁师傅用绳索爬下深谷,把可乐瓶捡入垃圾袋,然后又一步步爬了上来。我突然想起听说过的一段高论,大意是社会分工各有不同,在公共场合制造垃圾,其实是为别人创造了工作机会,不必内疚,反而对社会大有好处云云。当时听说的时候不置可否,只是不知道这位师傅大费周章收集垃圾之余,是否也会暗暗感激那些为他制造了工作机会的游客呢?

魔幻景区的二期和三期工程还在施工之中,不能通过,要不然我就可以直接从从山下绕道到白云景区步仙桥了。但是我只能原路从光明顶折回。白云景区实际上就在我住的白云宾馆的下面,早上因为怀着看云海的希望,先去了上边,可恶的太阳一点都不知趣,让我的希望彻底破灭。从魔幻折回的时候,已经中午1点了。头顶的日头比旧上海的交际花还要过分,唯恐是人不知她的存在,在空中妖艳十足地展现她的热力。好在白云景区的路向下通往山谷,不象魔幻的路多建在山壁,没有树荫遮蔽。有些树木,也不觉着热的厉害,一路上听见左侧传来阵阵水声,我想总要看到山中流水才能回头吧。

上午的路上虽然游人稀少,但是偶尔仍然可以见到一半个人影。下午的路我除了在步仙桥见到的那个师傅,一路上都是孤身一人。到步仙桥的路其实不短,但是一路下坡,也没有话太长时间。既然名为步仙,当然是仙人经过之地了。走到这一又有些累了,就坐下来休息。看见步仙桥后的一块石柱上立着一颗桃状的大石。原来仙人走到这里也会感到疲惫,需要吃个仙桃充饥。再往前一段石梯的下面转弯之处,山壁之前直直的生出一块向上的柱状巨石,上面还有裂口。经过昨日导游点拨,这是对黄山的奇石也有些想象能力,虽然不太健康。这山前的石柱在我眼中象极了平坦小腹前挺立的粗壮阳物,莫非这里的仙桃经由壮阳的功能,钦敬之情油然而生。敬仰了半日,突然想起仙人是断绝俗世情欲的,要壮阳仙桃又有何用,无故惹来欲火焚身,也许我下山的方向和仙人上山正好相反,求仙之人在得道之前,先要剪断尘根,然后吃了仙桃才能得道成仙平步青云也说不定。这样一想,有觉着惋惜。仙家的事情,我们俗人想是想不明白的,可是怀了这龌龊的念头,也不敢举起相机亵渎神灵了,转过这块巨石,继续朝山下走去。

下山是一路下坡,还算轻松。黄山这里开发得还算不错,有些路段松树从路的正中长出,也没有被砍去,也许是游人还少没有破坏,树木长得倒也茁壮。不知不觉到了下午两点时分,我想下行一步,在往上走时也许就要花上三倍的气力。远远看这山路,不见有任何终结的迹象,那位清洁师傅说一路走下去可以通道山下的一个山村,我并不想无故叨扰纯朴乡民。水声还在耳边,却依然没有踪影,我暗下决心,再到前面一块突出的山石,就一定要转身了。到了以后,发现前面景致还好,就又忍不住多走一段,如此两次三番,终于在一处向下的陡峭的台阶之前停下脚步。左手一块尖石直立山颠,很是奇特。后来我才知道,那块石头叫做“仙人踩高跷”。

上行的山路果然辛苦,回到步仙桥,在看到那块巨石,发现原来的想法着实龌龊,这石头更显示巨蛇昂首,石尖缝隙出长出松树,正是灵蛇吐出的信子。想象也有道理,仙桃摆放之出,当然需要有些凶猛动物看守,要不然哪里还能留到今日。既然这样,倒也不妨拿出相机留个纪念,神灵想来不会怪罪我有亵渎之心了。一路上走走停停,到了四点半钟,才回到住宿的地方。太阳已经徐娘半老,但是热力不减,风韵犹存。远处的山边已经有些雾气了,听说只要有雾气和云彩,就有希望看到晚霞。宾馆后门朝西,今晚若是再有晚霞,我是绝不能错过了。

六点左右,太阳活跃了一整天之后,终于明白朦胧产生美感的道理,显得不再那么盛气凌人了,热气散去了许多。西边天空有一些云彩,更多的还是浓浓的雾气。太阳还是象初升起时的鹅蛋黄,慢慢地象云彩中隐退。上层的云彩渐渐呈现出一丝红色,但我想这应该还算不得晚霞。直到太阳完全隐没在云雾之中,才看到更大的一片云层被映成不同层次的颜色,约略有一些晚霞的痕迹。不多时,这些红色也都退了,天色完全地暗了下来。

无事可做,继续回房睡觉。心中仍然暗祷夜里会下上一场雨,这样我在黄山的最后一日就有可能看到传说中的云海了。

一个人旅游

黄山第三日+翡翠谷

大雨并没有入我期待般的降临,但是第二天造成起床的时候雾气却非常的重,我心里又燃起了一丝云海的希望。再去光明顶观日出的时候路上,又听说昨夜星空璀璨,美的不可名状,又有些后悔怎么没有想到半夜起来去数星星?不过昨天晚上我沾枕即睡,就算是当时想到了,只怕也没有那样的心境了。所以虽然遗憾,但也只能如此了。

因为雾气太重,今日的光明顶上太阳根本就不见踪影,也许昨日太阳放荡了一天,今日疲惫,也要休息一下了。看见周围的游客抱怨不已,我却心中暗喜。日出我昨日已经见过,今日若是再见到云海,也是老天成全我不远万里一趟了。但是雾气虽然大,却还没有向下沉积形成云海的迹象。我跟着今日要下山的游团,开始整装,准备从前山下山。从天海翻过鳌鱼岭朝着莲花峰前进,导游说一路上还有不少景致,但是因为雾大,晴日里清晰可见的风景现在却什么都看不见了。其实这里离宾馆不远,又有些懊恼自己为什么昨日大好的太阳没有想到到这里转上一圈。鳌鱼洞是一个山石之间的大窟窿,大雾中从里面钻身而下,很有些趣味。第一日从光明顶眺望此处,看到鳌鱼峰状似鳌鱼的山头上有一块形状像乌龟的大石头,叫做“鳌鱼驮金龟”。最有趣的是石头后面还跟着一块卵形的石头,就是“乌龟王八蛋”了。可是走到近处,也分不清楚哪里是龟,哪里是蛋。翻过鳌鱼岭,不远处是当年刘晓庆拍《小花》是爬过的百步云梯,未见时以为会有多么艰险,见到之后并没有太过惊叹。云梯虽然辛苦,但是两侧有两侧山壁夹着,也无惊无险的上去了。云梯顶部据说有龟蛇守门,对面还有玉兔衔草,都是些很形象的石头。

再往前走,就是号称黄山第一高峰的莲花峰。山顶雾气缭绕,本来平日里敢于攀登的游客就不多,此时更显稀少。我们同行十余人,此时也就剩下四个愿意翻山,其他人都要绕路过去,少些惊险,也少些辛苦。与莲花峰的山路相比,昨日魔幻景区山壁上的小路已经算是平坦的了,我们时不时地要从一些大大小小的山洞里穿入穿出,有些地方坡度很陡,有些像长城上最陡的石阶,可是山路的宽度可要比长城上的石阶窄了许多,山路大多还是依着山壁而建,很多地方只能容身一人,若是前面的人一个趔趄,后面一串的人只怕都要遭殃。一个失脚从山坡上翻出,就能够直落山底,这可要比索道缆车之类快上无数。从临着峭壁的山路上向下俯视,云雾缭绕,风来时偶尔还能够看到不远处的山头,人间仙境,也就是这个样子,不能再好了。虽然山路看着艰险,一般行人若无恶疾,也都可以自理,多加些小心,每步踩稳踏实就没有关系。雾气仍然很重,偶尔山风吹过,浓雾分分合合,显现出其间的山头和树林,倒也有些云海的端倪,可是转瞬即逝,终究不成气候。雾气中看到前面不远的松树,整对着的这面尚且轮廓分明,背面的树枝向山谷深出,隐没在云雾之中,怎么都看不明瞭了。那松树倒像是传说中阴阳两界的接缝,一端清晰,一端朦胧,要不然就实仙俗世界的交叉。我们就沿着莲花峰上的山路,一步一步里从这仙人居住之所转返人间。

转自:http://shanzhu.blogbus.com/logs/1129750.html47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