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流庆寺、南嵩岩之行 |
[游记]流庆寺、南嵩岩之行 |
2007-09-23 sina.com.cn |
本来打算今天往划岩山一行的,但没成行。一是因为早晨起来时发现天气阴沉,看了天气预报,有阵雨,不适合外出;(骗子,一滴雨也没下)二是因为被老哥预定帮他在“梦幻西游”里“科举”;(不想,得了个探花,出了回名)三是昨天骑车往流庆寺、南嵩岩一游后,累得不行未恢复。 昨儿个下午,因为没去成划岩山,就找了个稍近处的流庆寺、南嵩岩游玩。 第一站是流庆寺。对流庆寺的记忆是非常美好的,说起来要回溯到中学时候。那是个梅雨时节,班主任苏老师组织了唯一一次的外出野炊,(现在都是不能野炊了)大伙儿骑着自行车就上路了。记得那天天阴沉欲雨,几天来的降雨,让流庆寺前的水沟流水淙淙。一路行去,满身泥巴的我们,肆无忌惮地跳下水沟。水流有些大,水也很凉,但有种亲近自然的舒畅。 流庆寺并不大,香火也不盛,供奉的都是哪些佛爷也未曾细数,记忆中只记得那几棵腰围惊人的香樟树。 稍稍参观了下流庆寺,野炊马上开始。流庆寺背山而建,山腰处有一小水库,水质清澈,虽不能见底,但饮用绝无问题。我们分成若干组,开始在水库边搭灶开火了。大家都不善炊事,故手忙脚乱,但丝毫不影响大家的兴致。幸亏煮饭还不算太难,大家还是能煮好一锅填饱肚子的香喷喷(当时,确实觉得煮得很香)的大米饭的。我们组是五个男生,实不擅此道,除了另烧了一盘肉片,其他烧制全部失败,那条花钱最多的大鲫鱼,被组长的一个标准的垒球动作,甩到了水库中央。 正吃饭,天下起了小雨,大家就近避雨,虽有些狼狈,但欢声笑语不断。一群未长大的孩子,难得一伙儿出来游玩,自是兴奋异常,欢乐无穷。 吃完自己烧制的可口喷香的饭菜,班主任苏老师宣布:大家自由活动。虽说雨一直下,大家依旧游兴不止,结伴儿从避雨处出来,沿着水库边的小道,往山的更深处而去。那是段我至今都难以的小路。小雨淅沥,雾气微朦,路的一边树木被雨洗得透亮,一边溪水哗哗,一群少年探路而行,前呼后应。在以后,每每在电视上看到烟雨江南的胜景,我都不由地会想起那天的小路。 小路的尽头是几户山里人家,不知怎么着,就向我们卖起了杨梅。几个同学掏钱凑着买下了两斤杨梅,好像是3.50元一斤,在当时来说,是挺高的价格了。我囊内羞涩,就没有参与了。但即使吃不到杨梅,也无碍我们感受游玩之乐…… 今日重走当时路,已无当时感受。烈日炎炎,小路重铺,溪流不在,人家楼空,再次走过这条路,只能遥想当初。 转了一圈,不复当年,下山往南嵩岩去。 三年前去过一趟南嵩岩,记得那如狮子昂首般的山头,这成了我的指引,因为我并不知道往南嵩岩的路,只能凭着感觉,往着山头而去。看着并不远,行去,近十里路匆匆而过,颇有点望山跑死马的感觉。 终于还是到了,在山下停放了自行车,徒步拾级而上。记得上次来到南嵩岩,被迷醉了。这里一个嗽叭状的山谷,到处绿树成阴,鸟鸣声声,山顶有一水库,所以常年溪水不断,沿山涧而下,成一路美景。游人不多,票价10元,估计是开发宣传不足,名不传于天下吧。 今日重登,轻车熟路,直往上而去。山还是那山,溪还是那溪,然感受全然不同。上次来时甚觉其美,这次却觉得实在平常。细问自己为何,答:黄山归来不看山也。以前没有见过高山,只登过那不足百米的小山包,初至南嵩岩,自是被山高,林密,溪清,鸟幽所慑。而今夏刚从黄山回来,见过真正的名山后,再见此处,感受自是迥然有异了。 不过,既然来了,还是转上一圈,是谓既来之,则安之也。山未足观,水却清凉。赤脚下水,踩着山底的鹅卵石,掬一捧凉水敷脸,暑气顿消。上山路上无什景致可观,匆匆而上。很快就到了山顶水库,水还是一样的清,和三年前无二致,看来生态保护不错。脱下鞋子,把脚浸入水,就在水库边上躺下。骑车这么多路,又爬了这么多山路,真的很累,躺下来真舒服啊,闭上眼睛眯会儿吧。 继续前行,已是下山路了。行不远,听水声轰鸣,乃瀑布之声。忙循小路近之。一小瀑而已,三四米高,水势甚大,其声亦远远可闻。下面是一个水潭,小而浅,有落叶飘于其上。小停片刻,浸了下手,再往下走。路忽引往上,标牌所示“蝙蝠洞”。沿石阶而上,山石渐围,光线渐暗,山风也渐冷,一小山洞,路极狭,仅一人侧身而行,上有危石高悬,行于其中,心内不免惴惴然。过了蝙蝠洞,豁然开朗。再过去就没什么可看的了,沿路下山去了。 虽说昨日之行,未有好景可看,但心内并无遗憾,一时一地之感,岂能尽同。他日当复游此二地,再寻好景。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e3aea8301000aec36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