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济理寺旅游济理寺游记济理寺评论济理寺周边酒店济理寺图片.

[游记]济理寺旅游济理寺游记济理寺评论济理寺周边酒店济理寺图片.

2008-06-25    luopan.com

济 理 寺 (匿名)

济 理 寺

济山盘郁尽云峰,曲径通幽绕几重;
踏破绿苔三四里,遮来红日万年松。
涛声断续凭风送,翠色参差指袖浓;
借问禅关是何处,修篁竹里正鸣钟。

从楚门出东升桥,至筠岗后山岭,拾级绕行,置身清代诗人陈奎的筠岭山行美妙画幅。有岗峦蟠绕,层林叠彩,流泉飞溅,筠竹摇风,令人神驰心醉。
峰回路转,重峦环抱,半山一条整齐的石径,引你进入一幽静的谷地。石径的缝隙间或透出一两枝开着小小的白色的、粉红色的或是蓝茵茵的花儿的小草。环顾四周,岗峦如螺髻,小溪似弹珠,有红枫翠柏缀于崖,修竹幽篁秀于林,静谧幽深中,济理寺就在这条石径的尽处。
济理寺原名济嫠堂,民间称为“祭礼堂”。相传很久以前,楚门半岛十年九旱,东海龙女目睹民间疾苦,私到人间降雨赐福。龙女在竹岗小溪源头行云播雨,进进出出,把长长的一道峡谷游磨得光润滑溜。后人把它居住的两个水潭和出行的通衢称为“里龙潭”“外龙潭”和“龙游街”。不久,东海龙王召回龙女,龙女从“龙攻门”破山入海,后人在龙潭边建庙祭祀,取名为“祭礼堂”,后改建为“济理寺”。
济理寺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大跃进”时为在山谷建成水库,将寺拆去。巍峨的大殿和幽静的禅房,已不复存在。现在的济理寺,是隔山牛角坑的永福堂改建。庭前依古寺旧制建回廊亭榭,植两株桂树,秋来芳香四溢,仍又名为“木樨香处堂”。
出寺门下石径,至山腰平旷处,见足下一溪湖,静卧于谷底。举步东行,跨过石桥岩,有一半山库湖,泱泱碧水,在嵯峨耸峙的双峦拥成的怀中,满满地盛着黛绿水色,幽奥深邃。嗖嗖凉风从对岸直扑而来,对岸还是壁立的崖坎。有瀑布悬挂其间,如帘倾泻,搅得湖面泱泱荡荡,生雾生风,把峻峭的凤凰山西岩和披覆着高的矮的灌木的盘龙山东岗分隔开来。循盘龙岗的崎岖山路攀行,原来瀑布之源,又是一个浩大的高山库湖。湖面宽阔,俨然一个天池的架式,为蓝天白云映成腊染一般,四周群山的倒影,做成画布的贴边。有一突兀的天峰,携来红日入画。微风拂来,波纹粼粼,摇动蓝的白的绿的画图,都微微颤动起来。回望一山双湖,看远远近近山,高高下下树,浓浓淡淡花,叮叮当当泉,真想长留不返。
从济理寺景区下来,回到先前上山的筠岭,就会对山间石涧被称龙游街不抱疑惑。光滑溜圆的卵石,和一样参差光润的崖壁长年走着一道清溪,浇灌着沃野,丰盈着河网。
回到筠岗村,不能不看看一口古井。用整块白石凿成的井栏,外周立有八块方框,七框内各刻“筠岗古迹龙添井”七字,一框刻“大清道光戊申年秋月吉旦”。井水清冽如乳,久旱不涸。“添”释为口中津液,也释为长满不涸之井水。村中老人称此井为济理寺潭神龙口中之津。而此水得源于筠岭山脉和涧流,却不假。

转自:http://www.luopan.com/travel/review_detail/1491122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