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之行 温岭在我心目中,算是早就出名了,但这还是第一次去温岭。温岭是个好地方,我的好友书法家朱海峰的老家。 我原来一直把温岭与温州结合起来了,事实上,温岭不属于温州,而是台州,但属于温州经济圈的范围。所以,温岭与温州,某种程度上确乎有些联系。 浙江就是浙江,与其他地方在观念和经济社会发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温岭早在很多年前就在搞民主恳谈会了,但第一次去考察温岭的民主恳谈会,却从这次开始。温岭的民主恳谈,确乎与众不同,是真民主,不是假民主。虽然这种民主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看来,早已在百余年前就开始了,但它在中国,的确是一个新生事物,而且是一个真正的开始,尽管不成熟,但的确让人心动。我认为,中国民主的试验田,将从浙江始,而浙江民主的试验田,将自温岭始,而温岭民主恳谈,又在于新河和泽国二镇。 新河和泽国二镇,其经济实力之雄厚非一般乡镇所能比拟。其一镇之财力,或可与其他省之县财甚至市财相当,诚可叹也。 至于民主恳谈能否持续下去,能持续多久,当然这需要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双重保障。 此次温岭之行,虽与民主恳谈无关,但去了温岭,不考察温岭之民主恳谈,却是一大憾事。因之,随即参与了温岭市人大搞的交通部门预算恳谈会,得以观摩基层民主之现况。 整个恳谈会,会议不长,也就是一天,没有其他的繁杂程序和客套的东西。参与恳谈的部门除了人大之外,还有市交通局、国土局、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其中,主要是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分组讨论的时候,争论尤为激烈。虽然当地人都是讲的温岭方言,但还是能明显感觉得到,这里的民主恳谈是真真切切的,没有浮夸和客套的东西,而且整个恳谈会上,批评、质疑甚至声讨之声不绝于耳。而再看看其他地方的民主改革,基本上都是莺歌燕舞、赞扬浮夸之声屡屡。 相比于其他地方官员,温岭官员很实在。在这个到处都是有钱人的县级市,能有这样实在的官员,毕竟还是一种好现象。如女市长叶海燕、市人大主任张学明、市委宣传部的慕部长、素有改革理论与实践经验的陈奕敏等,给人感觉温岭的大部分官员还是干实事的。 温岭没有啥好玩的,但却有几个石洞有些价值,即长屿石洞,所谓石洞,其实无非就是原来文革期间大量开采石头所挖出的洞天,经多年开采,竟然形成了天然的景观,其实这样的石洞在四川随处可见,只不过四川人没有温州人精明,温州人发现了石洞的价值,于是便有开发商进行了开发,整合出了其文化价值。也算是一大文化景观吧。而且里面有不少与书画和文物有关的东西,恰好我也是搞这一行的,所以,还算喜欢。 随行拍了些照片,发来各位一阅。 专门记录老子的《观道骋怀图》 著名书法家黄苗子写的《骋怀观道》     温岭市人大举行的交通部门公共预算民主恳谈会 文章引用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