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游客,请大家想一想: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为什么要高吟:”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欲往天台去”.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徐霞客为什么要三游天台山写下日记,赫然标于<<徐霞客游记>>篇首?这是因为”南国山水天台奇””碧玉连环八面山”.”天台之奇”素与”黄山之秀”并称.清代学者潘耒将天下名山与天台山诸景一一对比后得以这样的结论:”台山能有诸山之美,诸山不能尽台山之奇,故游台山不游诸山可也,游诸山不游台山不可也.”俗语说的好:”天台山大八景,小八景,无名无胜三十景.究竟共有多少景,数来数去数不清”.不过,从己开发的旅游景点来看,天台山风景区主要分布于北山及南山西缘,总面积达181.7平方公里.分为十个景区,北片包括:国清寺景区;赤城景区;佛陇.高明.螺溪景区;石梁,铜壶景区;华顶景区;百丈.琼台景区;万年景区;里石门景区;西片包括:清溪景区;寒岩.明岩景区;里石门景区.目前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以宗教朝拜,观光浏览,康复休养为主要职能的国家级山岳风景名胜区.她正在迎接我们这些纷至沓来的嘉宾呢! (来到隋代古刹国清寺前)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了天台山国清寺.国清寺离天台县城仅3公里,是中国佛教第一宗派:”天台宗”的发祥地,日本,埋国,朝鲜”天台宗”的祖庭,.它己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这”隋代古刹”四个字引人入胜.这个寺是由智者大师提议建造的,智者大师,生于公元538年,是”陈.隋两帝,师为国宝”的高僧.开皇十八年(598),晋王杨广根据他的遗愿和设计的图样,命司马王弘在天台山麓和智者大师的高足灌顶.智越等一起建造起来的一所规模宏大的寺院,初名”天台寺”,因久居天台四十年的定光禅师结智者大师说过”国家统一以后,有大贵人为你立寺.寺若成,国即清”的话应验,隋炀帝于大元年(605)年赐额”国清寺”.到了唐会昌五年(845)年反佛,敕废国清寺,大中五年(851)年重建,柳公权写了”大中国清之寺”的匾额(字镌寺后摩崖).宋皇朝对佛教采取保存护政策.景德二年(1005)赏金万两重修殿宇,诏改”景德国清寺”后毁于战火.建炎二年(1128)修复,建筑极为壮观,与齐州灵岩,润州栖霞,荆州玉泉并称”天下四绝”.诸位是否知道,这个寺究竟有多大?下面听我介绍:国清寺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208万平方米.全寺建筑依山就势,缓缓升高,共有四殿,六楼,八堂,二亭,二室.80余幢建筑物,联以各种各样的廊厅,穿堂,组成50多个院子.”文化大革命”初期,寺宇文物破坏严重.1973年国务院拨款全面整修,这上周总理亲自过问的.1983年国务院公布为汉族地区142处对外开放的重事点寺院之一.先后又新建了梅亭,经幢,观音殿等,日本和韩国天台宗信徒还在寺内后背新建了”中日天台宗祖师显彰碑”和”中韩天台宗祖师纪念堂”. (进入国清寺山门) 各位团友,现在大家随我一起进寺浏览.这里的山门异于一般的寺院山门,它是在影壁陡转九十度朝东开.客题”国清讲寺”两边的楹联是”古刹著域中,创隋代,盛三唐,宗风远播;名山传海外,依五峰,临双涧,胜迹长新.”它概括了寺史,环境与影响,我们现在往前走,这是一条25米长的引道,两旁为高1.7米的黄墙,内植修竹,翠绿欲滴,汉白玉石狮蹲坐于弥勒殿前.殿为五开间,袒胸露腹的弥勒佛笑口迎宾,背面立护法神韦驮像,两侧为守卫神密迹金钢.大家再继续往前走.通过17米长的甬道,为雨花殿,因灌顶登台讲解<<妙法莲华经>>,感到天雨散花的传闻而得名.供奉持国.增长.广目.多闻四大天王,他们手里分别拿着王琵琶.剑.蛇.伞,威严而神勇. (来到大雄宝殿门口并入内) 大家看,”大雄宝殿”匾额系全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书,殿前的铜鼎高2.5米,唐樟宋柏,花卉环拱.大殿为九开间,面阔30.67米,进深19.71米,高22.65米总面积797平方米,重檐歇山顶.内奉释迦牟尼青铜像,明朝铸,外贴真金.这尊佛像高6.00米重13吨,端坐莲台,慈眉善目,庄重安祥.其前为旃檀佛,旁立迦叶,阿难,奇姿各异的十八罗汉依墙列坐,为宋代楠木雕像,形神兼备.大佛后以普陀山和天台山为背景,雕塑”慈航普渡”.善财童子与女侍立左右.海天佛国,洋洋大观.浮雕两侧为文殊骑象,普贤跨狮塑像. (路经梅亭) 这里原为伽蓝殿(古称土地堂),1973年改建为梅亭.亭前古梅为国清开山祖师灌顶手植,旁有同盟会员陈钟祺,画家赖少其所书”隋梅”二字.经寺僧精心培育,古木回春,清香四溢,繁花累果缀满虬枝. (来到碑亭) 在这里大家还可以年到隋塔.寺前祥云峰西麓矗立着始建于隋.重修于北宋初期的大塔,残高59.4米,边长4.6米六面九级,都辟有壶门.塔身黄赭色,楼阁式砖木结构,为浙江最高的古塔之一,大塔下面有七座白石砌成的小佛塔,大塔北面有唐一行禅师与中国佛教协会长巨赞法师之塔. 现在请诸位年这祖师碑亭,1982年落成,整个亭子仿明建筑.亭子的匾额”清乳千秋”是赵朴初先生所书的,意思是:天台宗教义好像乳汁一样千秋万代地哺育着天台宗信徒.亭内所竖的三块长方形石碑高3米,宽1.3米.正中是”天台智者大师赞仰颂碑”,长篇诗文赞颂了智者大师于天台山创寺立宗,弘扬佛法的伟大业绩.右边是”行满赠别最澄大师诗碑”,记载了日本传教大师最澄为探求佛学真谛,入唐求学于天台宗十祖道遂法和行满座主,业成加国前行满法师赠诗相别.左边是”最澄大师天台得法灵迹碑”.记述了最澄大师加国后,创立日本佛教天台宗的业迹.三座碑石背面有日本山田惠谛长老1982年5月写的敬白长篇日记,铭记了高祖先德,祈念中日两国永远亲善友好的虔诚心意. (路经观音殿) 观音殿内供奉的是千手观音菩萨及她的三十二位化身.此殿由美藉华人夏荆山先生等人捐资建造.1988年10月夏荆山等一行60多位美藉华人前来参加此殿的开光典礼并成立了美国洛杉机天台山国清寺护法会.请看,这与碑亭相对峙的是”南无妙法莲华经幢”.高3米,通体绿岩琢成,覆着萦铜瓦,黄铜顶,工艺精致.是天台宗的支派,白莲宗信徒捐赠建造的.该宗创始人白莲僧人曾登上比壑山学习天台宗教十余年,位奉(妙法莲花经).信徒们认为自己的祖庭在天台山国清寺,于是特地寻根来此,并建成这一经幢,以致不忘.经幢前面”知恩报恩”四字,”知恩”大,”报恩”小表示他们所要报的恩是永远都报不尽的. (进入祖师纪念堂) 这祖师纪念堂于1995年6月17日落成,由韩国天台宗信徒出资建造,采用了明.清两代传统建筑样式.纪念堂内部,奉安着天台宗开山鼻祖智者大师与在韩国正式开立天台教学的高丽义天大觉国师及近代中兴韩国天台宗的中兴祖上月圆觉大师的青铜坐像,还设置了记有三位祖师行状的碑刻,墙壁画着的是两国天台宗道统继承过程表,使观者一目了然. (路经妙法堂) 妙法堂为僧众进经说法行佛事之处.一层是法堂,是高僧讲解天台宗经藉的地方,上层为藏经阁,内藏大量的中外佛教文物,十分珍贵,如隋代画石,梵文贝叶经,清雍正<<龙藏>>等.不过,一般游客无法一饱眼福. (来到玉佛阁) 玉佛阁陈列着大量的天台宗文物,琳琅满目,是中国佛教文化与中日交往源远流长的见证.在此,大家可以看到天台宗佛教文化在日本的影响和地位. (进入五百罗汉堂) 这是美籍华人,海外国清寺护法会夏荆山先生等为主出资重建的1997年9月16日落成.关于五百罗汉的由来等一会大家到下方广寺浏览再作介绍. (路经独笔”鹅”碑厅) 安养堂右方有一块独笔”鹅”字碑,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到天台华顶山灵墟向白云先生学书后写下的.可惜只留下半块.现在我们看到的独笔”鹅”字右半边 王羲之的真迹,左半边是天台曹伦先生补写的,但也浑然一体,功力不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