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浙大宁波理工机能分院暑期实践小分队来到了桐乡乌镇,在一座已有1300多年历史文化的古镇进行了“踏寻历史足迹,弘扬传统文化”的调研。 乌镇作为江南水乡六大古镇之一,古风犹存的东、西、南、北四条老街呈“十”字交叉,构成双棋盘式河街平行、水陆相邻的古镇格局。这里的民居宅屋傍河而筑,街道两旁保存有大量明清建筑,辅以河上石桥,体现了小桥、流水、古宅的江南古镇风韵。镇东的立志书院是茅盾少年时的读书处,现辟为茅盾纪念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上的西栅老街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之一。此外,还有修真观戏台、双桥风情、梁苑胜迹、唐代银杏等众多景点。 小分队针对乌镇的旅游服务,对该景点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问题调研我们,当地人普遍反映一个问题:我们当地人的生活得不到保障,而且景区公共厕所太少,很多人随地大小便,当地人没有享受到福利! 的确,旅游开发后,每天都有上万客流量,来来往往的游客冲冲走过,却打破了小镇原本的宁静!游客中有很多反映门票贵,水质差,相比西塘水要不干净多了。旅游公司以发展促进保护是一个好的模式,可是在发展的同时更加需要保护这宝贵的历史遗产。 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乌镇以其“千年积淀的文化”和“原汁原味的水乡”成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乌镇以其 “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的特色,成为全国最快荣获国家AAAA级称号的景区。成功接待了江泽民、李鹏、温家宝、黄菊、吴仪等国家领导人、国内外嘉宾及每年近200万的游客,并赢得了“2005CCTV十大魅力名镇”、“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旅游景区”等一系列赞誉。 相信乌镇不会辜负这些荣誉,会处理好当地人生活与旅游开发的问题,把握好环境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机能分院嘉兴小分队 2006年7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