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镇旅游攻略 |
[游记]乌镇旅游攻略 |
2008-06-10 a8w.cn |
1#大中小 发表于 2008-4-19 14:02 只看该作者 诗画江南--乌镇 诗行常绘江南美,几度梦魂到仙乡 对江南水乡的向往源于两年前在一份杂志上看到对周庄风景的一组描述文章,曾经写下“梦周庄”的诗篇,在梦里我“品读着江南/杏花春雨般的水韵/情思遂随着/小舟上的摇橹声/轻轻荡过悠长的岁月”。一直以来这个水乡情结便藏于我的心底,何日游江南,遥遥无期吗?近日再次与友人商量了行程,终于得以使梦想成真! 出发的那晚我们特意选乘软卧列车前往,可是如此舒适的条件却无法使我安然入睡,大概因为多年的梦想即将在明日实现,所以内心的狂喜令我几乎一夜未眠。<BR><BR> 第二天上午换乘前往嘉兴的列车,一路上透过车窗尽览盛开于草野的无数金黄的油菜花,那景色颇为壮观,让我这个来自北方的女子不住地惊叹,惹得坐在我身边的上海女孩,用怪怪的目光看着我,在偷笑我的孤陋寡闻吧? 品尝了正宗的五芳斋粽子,我们来到计划中的第一个游览地点乌镇。猛然一看乌镇的古屋黛河,便给人一种灰色的调子,有些忧郁、沉重的感觉。站在石桥上,看细长的河道里游来的带篷小船,船夫的摇橹悠闲地划开长长的水波,我禁不住举起数码相机捕捉其中独特的风情。 踏着青石板路走入常封街,琳琅满目的小店一间连着一间,人流如织在狭窄的街道上穿行着,几个大大的“当”字招牌吸引我们的注意,那就是汇源典当行,走进森严的大门,就见一个足有一人高的、大大的“当”字书于几尺高的照墙上,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高高的柜台被木格子封得严严实实,游人可以嬉笑着进入柜台后面过把当掌柜的瘾。这里的阴森氛围让我想起电影中曾看到的情景,可怜的孤苦老人,衣衫褴缕,颤抖着把家中唯一值钱的东西拿来典当,然后出现一个特写镜头皱纹密布的脸上,如此的无奈与辛酸。 廊亭邂逅伊人俏,得意春风会奇缘 修真观戏台据说是在乾隆年间建的,檐顶的飞龙和戏中人物雕塑栩栩如生,檐下垂下的十二盏红灯笼给戏台增添不少喜庆的气氛。此时台上正在上演桐乡花鼓戏,男女主人公已经粉墨登场,令不少游人驻足仰望。戏台边上有一家小店出租各式各样的古装,供游人以水乡古镇为背景拍照。这些宫廷服饰因为在京城见的多了,所以并没有引起我的兴趣,但禁不住友人再三鼓动,便选了一套书生的装束,穿戴完毕后,对着镜子把额前的留海儿藏在帽子里面,再看自己时,似乎觉得这行头真让我添了一份潇洒,忙向店主人借来一把纸扇,摆出一副饱读诗书的样子,缓缓踱步于廊庭之间,轻摇纸扇,寻找一下感觉。 正得意之时,忽听得一个娇柔的声音自身后传来:“这位哥哥,可否同我一起留影?”蓦然回首,我不禁发出一声惊叹:“哎呀,天上掉下这么一个美若天仙的香妃?”心下犹为窃喜:真天赐良缘啊!竟然这么快就有mm主动相邀,忙欣然前往。刚依依不舍告别美女,友人竟扮了盛装的皇后,手执一柄团扇款款走来。本公子如何修得这等福分?那香妃才刚脉脉含情,这会子皇后又秋波暗送,我岂能坐失良机啊?暗自思忖之后,忙牵了皇后的手,一同去戏台观戏,引来路人纷纷侧目。没有想到台上的演员也发现了我们,竟然招手让我们上台去!从古戏台的侧门进去,我们踏着木板楼梯,拾级登上戏台,发现这二位花鼓戏演员均是60岁以上的老人,站在台下观看是并未感觉,如今与他们面对面时,从浓重的油彩下仍可以清楚地看到岁月无情的刻痕。我们抓紧时间和他们一起拍了不少照片,台下的游客不住地喝彩鼓掌,一霎时我们感到自己仿佛也成了演员一般。 皮影戏是儿时动画片中看到过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今天竟然在这里看艺人现场表演,真是件新鲜事。几条长凳上坐满了中外游客,“好戏不怕等”,大约过了十多分钟,锣鼓终于敲响了,精彩的演出开始了。最先出来的这个形象很容易辨认,正是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我忙调好镜头,拍下皮影戏中的角色,朋友提醒我可以去后台拍照,我连忙跑了去,分开人群,只见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子正一人自如地操纵着两个角色,表演着激战的场面,她身后有两位老人正在敲鼓、操琴,伴奏伴唱,好不热闹!这样有趣的场面自然被我忙不迭地摄入了镜头。 技湛艺精蓝花秀,风雅书香人倍出 在火车上就听别人介绍蓝印花布独特的制作过程,所以是满怀着好奇走进染布的作坊。店里柜台后陈列着许多用蓝印花布制成的蓝花镀兜、蓝花套裙、蓝花头巾、蓝花提包、蓝花伞、蓝花扇……令人好生喜欢。穿过店堂,只见作坊前宽阔的晒场上搭着六七米高的木架,木架上垂挂着已经染好的蓝印花布,约有几十米长。微风吹过,蓝印花布纷纷扬起,如即将启锭远航的船儿鼓起的风帆一般,好有气势啊!引得女孩子倘佯其间,摆上各种妩媚婀娜姿态拍下一帧帧照片。 蓝印兰花布是如何染制而成的?走进作坊,看到一个五十岁上下的大婶,身系兰花布围裙,正在给粗土布上印花。原来印制的原料是以石灰粉和豆粉为防染浆。在粗土布上覆盖上一个暗红色的、刻有镂花的塑胶版,用小铲子把浆放在上面后,刮浆漏印,就可以把图案印在粗土布上,再送去染房染色,蓝印花布,是采用植物染料蓝草。据查这蓝草即靛蓝草,春播秋收,叶子浸放在石潭中,几天后去掉腐枝,放入石灰或海蛤粉,使之中和沉淀。沉淀后的染料似土状,俗称“土靛”。染好的布被人用一根长长的竹竿挑起,要挂在两层楼高的木架子上,一定需要高超的技艺呢。<BR><BR> 染房的对面是纺线织布榨棉花的作坊,我们向在屋子里表演的老大妈请求,想亲手尝试一下这诸多工序的操作。朋友不停地拍照,又让我们过回明星瘾。 走在传统的民居区里,仿佛进入历史隧道,观赏着大多的是清代遗留下来的民居建筑,依旧是青石板铺路,两边的店铺和住家的门面墙都是用一条条黑色的木板拼成。有的保留相当完好,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十分精湛、雅致。老宅的门前经常看到有老人坐在竹椅子上,他们饱经风霜的脸上留着岁月的雕痕,似乎看透了世事沧桑,早已荣辱不惊了。他们就是那样静静地坐着,漠然看着过往的游人,成了小镇独特的风景。我很想拍摄一些照片,但老人们却并不希望成为别人的风景,当他们发现镜头对准自己的时候,并不抗议,只是悄然地背过身子,躲开世俗的惊扰。 |
转自:http://www.a8w.cn/bbs/thread-495-1-3.html21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