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镇记忆 |
[游记]乌镇记忆 |
2007-07-24 live.com |
乌镇记忆 去乌镇已经有一段时间,一直没有驻笔写它,然而它就像品过的一杯清雅的茶,在唇齿间留下了淡淡地余香,怎样忘也忘不了,怎么挥也挥不去。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吟着这首词,不免将思念拉回了乌镇,仿佛瞬息之间远离了尘世,步入了宁静幽雅的梦境。 去乌镇的时候是清晨,第一眼看到的它在雾气蒙蒙里苏醒,那树在雾霭内婆娑,吆喝声由远而近,由小到大,游人从四面八方走来,乌镇来不及张开双臂,人潮已经一涌而入了;乌镇来不及装扮,千年的风尘就从门隙间飘了出去。 阳光拨开了云层洒向大地,薄雾散去,乌镇就像是个久经舞台的演员,毫无怯意地展现在游者的面前。鳞次栉比的民居,错落有致的白色粉墙,厚重朴实的木门,雕刻精细的格窗,悠悠长长的小巷,青砖铺砌的小路。屋迎河而建,小河犹如一条丝带缠绕着墙角,乌蓬船像丝织蝴蝶结流畅其间。 游览乌镇的人很多,它就像一个经历许久的老者荣辱不惊,它的宁静与和谐像是铁铸般不易变形。街悠悠长长似无尽头,足音沉沉在历史与现实中荡漾,街边蓝染布衣店吸引目光,在熠熠生辉的阳光里是那么的纯朴美丽,驻足,试穿,无法脱去,走在青石小巷中,恍如成了戴望舒诗里姗姗喃喃的江南女子。木门一开一合间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诉说着过往的记忆。游人的脚步、鲜亮的华衣、手中的照像机与斑驳的屋墙、古朴的门就像是现实和历史在时空中交织。 水乡自以水为美,更以桥为多。水波粼粼处自然就会小桥横卧,站在高高的桥上,两岸风光尽收眼底,一缕风从镇外的田园吹来,带着淡淡泥土的气息,吹皱了一波清水,吹平我荡漾柔弱的心情,一种从未有过的宁谧掠过心底。 蓝印作坊的布匹被高高的架起,那充满乡土气息的图案在阳光下忽隐忽现,在风过时,时远时近。蓝布扬起了过往的尘埃,犹如久违的沧桑在翩翩起舞。信步在晾晒的布间,让它遮挡身影,好想就这样躲过太阳的热烈、暴雨的缠绵、远离风尘、遁形而去。 也许是乌镇有着悠远的历史,也许是乌镇有着宽广的地域,也许是乌镇的水质纯美,也许是乌镇的肥沃的土地,让乌镇的人脸上永远流露着恬静和悠然,有着我这大城市的人羡慕不来的心境。仿佛时间在乌镇是凝滞的,尘世在这里是净化的,生活在这里用美丽、闲适描绘的。 在去乌镇前,有人告诉我去乌镇最好和一位老者聊上几句,那样乌镇的历史,乌镇风土人情,乌镇那许许多多流芳千古的风流韵事你都有可能在他款款而谈中得益。驻足,看着街边的老者,看着手中细致流畅的江南水墨,那份悠然、那份宁静、那份柔美、那份韵味足以道出江南美景。只可惜时间有限,我只能走马观花,惊鸿一瞥了,没来得及欣赏夕阳帆外,喧嚣退去时的乌镇。 带着遗憾离开了乌镇,带着遗憾回味了许久,一直想弥补心中的遗憾,却担心太多的脚步惊扰它一直沉睡的旧梦,不过就这样,乌镇已经镌刻进了我的记忆、我的思念、我的梦境,让我浮想联翩,流连忘返! |
转自:http://three1012.spaces.live.com/blog/cns!fcff3087e6ebf0d4!230.entry18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