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06年7月12日乌镇之行 |
[游记]2006年7月12日乌镇之行 |
2007-07-16 live.com |
2006年7月12日乌镇之行 去乌镇,是一个很意外的安排,真是应了一句话“择日不如撞日”。那天我身体有些不舒服,连起床都是很大的困难,实在是身体没有什么力气。但是,爸爸的一个建议,让我在舒适的床上起了小小的变化。而在进行了强烈的思想斗争后,玩大大于一切。于是我们就一家四口驱车来到水乡--乌镇。 到了乌镇,发现太阳真好,好的让人想找个地窖躲起来。但是来了也只有顶着烈日,进行我们的旅行。 乌镇民居的特别之处是在墙上常常涂有类似于黑色的油漆。据说用这种涂料涂了以后可以起到保护墙面的作用,而黑色在江南桐乡一带被称为“乌”,因此称“乌镇”。 乌镇街道上清代的居民建筑保存完好,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精湛。当地的居民至今仍住在这些老房子里,而且很多还是从事着先人传承下来的手工艺。因此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的手工作坊。但我认为乌镇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她精美的雕刻工艺。在乌镇随处可见的是,精美木雕窗花和房梁。青石的弄堂地板,有着一个个的钱币一样的石孔。据说这样的石孔实际上就像现在的阴井盖。至于做成钱币的式样,是有着大家都发财的寓意。^_^我觉得以前的人很富有创意,也很富有想象力。哎,像这样的造型别致,极富寓意,及美观和用途为一身的“阴井盖”,现在是很难见到呀!当然乌镇还是有中国城市中难见的遗产----文化大革命的标语。其实,现在这样的东西真的很难见到。哎,虽然这个时代给我们的父辈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乌镇没有什么特别的小吃,看了那些店铺所卖的,大部分是三白酒、姑嫂饼和什么塔糖。看看就觉得没什么好吃的。还有就是过于灿烂的阳光所带来的温度,让我们对食物的要求降低为水。原来人的要求,有时也可以很简单。 离开乌镇的时候,我们的车已经变成了烤箱。人在里面,就像待烤的食物一样。让我再不拥挤的车内想到了沙丁鱼。换言之,当人也变成食物。 从乌镇出来,时间还是尚早,我们随路去了海宁。这座皮革城。当然也让我想起了贝明华,因为那是他的故乡呀。顿时觉得自己好久没有和很多的老朋友联系了。哎,忙碌的生活,让自己忘记了好多原本应该挂念的事。海宁不是很好玩,商人的气息太浓。在这里除了购买皮具,别的没有什么可以惹人注意的了。 其实出来游玩,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是在这个忙碌的生活中减压的最好方式。可能玩比上班还要累,但是玩会让人没有太多的想法。我喜欢到处的旅游。走遍我没有去过的任何一个地方。 最后,说说我可爱的老公,他此次出来得到的是一个满好的车技练习机会。刚拿到驾照的他,居然可以在高速上驾驽。可以说,老公你好厉害呀!可爱的老公。 |
转自:http://sisi20060208.spaces.live.com/blog/cns!367EF3554A51722B!269.entry22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