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镇

[游记]乌镇

2008-05-22    sina.com.cn

终于在18:00左右到达了目的地:乌镇。本来这次出行的原计划是上海-周庄-苏州-乌镇-杭州-深圳-北京。但在出行前和弟弟讨论了一下,他认为周庄和乌镇的风格相近,而我的时间又很紧张,所以最好选其一,经过权衡,放弃周庄。

曾经,在电视剧《似水年华》中看到过一眼乌镇的夜。是夜,片中女主角睡不着便出来逛,于是遇到了同样睡不着的出来闲逛的男主角,在乌镇的轮回双桥。当时,俊美的男女主角及他们间的故事并未给我什么触动,但只是暂露片断的乌镇却令我心动了起来。心里有向往,在那样的地方度过一个平静如水的略带些凉意的夜,终于,实现了,在今天。

想想,人的际遇充满了不确定,所以保持乐观的心态是有意义的,谁也不知道,生活的下个拐角会有什么等待你的经过。自己是个不喜欢看电视剧的人,但却在匆匆掠过的电视剧里发现了令自己向往的地方,尽管只几分钟的光景。更难预想的是,在某个时日里自己还真的就来到了这个地方。

来之前,做足了功课:在网上找到了当地的家庭旅社,只需出50元的住宿费,便可以省下60元的景区门票,同时还可以顺便享受当地人的导游。下车就见到了一路来用短信联系的家庭旅社的男主人潘师傅,一个皮肤黝黑,个子不高,长得很精神周正的,看着就觉得踏实的中年男子。本来,到达之前一直在心里琢磨如何和他再讲讲住宿费的价钱,因为知道,我来得是淡季(既不是周末又不是假日),而这里有的人家可以提供水阁住,他们没有,同时知道两人在周末住的价钱是70元,那么如此推来,我是可以要求他降价的。但是,见到他本人后,自己却觉得很难开口了。面对着陌生人,亲切的笑容,怎么能一开口就是利益之争呢?于是作罢。后来,住到他们家后就觉得还是,物有所值的。

沿着弯曲还有些脏乱的街道,我们走到了一条很宽的正路上,路两边是一个接一个的商铺,和所有的景区是如出一辙的。然后就是一个牌楼,走到牌楼下时,潘师傅给了我一张有些旧的门票,小声告诉我,如果一会有人查,你给他看看就行了。自己不由得紧张,就像在考场里被老师盯着时的忐忑不安。走过牌楼,便是景区了,即旅游公司控制的地带,后来看了当地的资料并和当地人聊天才知,乌镇是分了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的,而这处需要门票才能进来的地方不过是当时好多大户人家聚集的东大街,所谓的老街,也不过是后期为了旅游景点的美观而人造的,这其中也包括了,令我曾经心动的轮回双桥,此桥并非当地产物,是仿造它处的;而贯穿了主要景区的水则是死水,因为保持着合适水位的河流看起来才足够美,于是旅游公司将水圈起来,在某些时间时人工循环一下,这样也可以让乌镇的河流一年四季都一样,象为维持美貌终年画着妆的美女。尽管知道了这些,对于一直生长生活在北方,初见乌镇的我,还是被它特别的风貌所深深吸引打动,它就象一副清雅的山水画展现在我眼前。

经过了几座小桥,再拐了几拐,就来到了要住的家庭旅社。对于初到这里的我,映象中只有处处的桥,处处一样的古朴的二层木建筑小楼,根本没什么信心找倒出出入入的路,还好,潘师傅热情的答应我领我逛。这时天空中开始飘落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也真正的感受了春寒料峭。

从这里可以看到乌镇的桥和小楼了,几乎都很相像。

从这张照片上可以看到小雨落在水面上情景而此时我已经套上了所有的能套的衣服,一共是三层,无奈准备不周,每层衣服都很薄,还是冻得发抖。

但,来到这样美丽古朴,大文学家《林家铺子》作者茅盾的故乡,寒冷也不能丝毫减弱我要亲近它的热切。没吃晚饭,趁着天还有余光,可以看的清楚,就开始四处的游逛,也许是天气不好,也许是我的时机选的好,街上没什么人,我可以安静的看古镇的黄昏全貌。潘师傅告诉我,平日要来是处处有人,喧闹得很,什么景致都看不清。

立志书院

立志书院,据说茅盾在这里读过书,书院的名字来源于一位乡贤张杨国先生的治学格言,大凡为学,先须立志。不知这句话给当初在这里读书的沈先生有怎样的启发,忍不住浮想。

白天来到乌镇,能够看到都是旅游公司统领下的乌镇,只有傍晚来到这里,旅游公司下班的时候,乌镇的本地人面貌才开始展现,游人在这个时候闲逛,可以买到很多物美价廉的特产,很多当地人都是一边做着一边买着。乌镇的特产,比较闻名的就是姑嫂饼、蓝印染和三白酒。这里很多人家都自己做,然后在傍晚时出摊买给游客。终于,在逛了几家后,决定要买御寒的衣物穿了。

身上的披肩和头上的方巾就是一直流传下来的乌镇人的传统手艺-蓝印染。穿上后,立刻觉得暖和不少,而且还很便宜,但想想似乎不合乎游走着穿,于是要换另一件方便穿的。正要脱下时,老板热情的对我说,你穿着拍个照片,再换下来也好,穿乌镇的衣服留个纪念么。自己开心的照做不误了。心里深感幸运,一路上只遇到好心热情的人们了。

潘师傅无意中拍下来的一张照片,从我紧握的手可以生动的感觉到当时的寒冷。

最后,决定买了这件土布制的补着蓝印染的红衣,和一付蓝印染的手套。后来回到家整理照片时,才发现买了红衣是多明智的事,在图案的色彩构成里,红色给画面增添了必要的生气。

买完衣服,天色已经暗到无法成相了,临河的做生意的人家也开始红灯笼高挂,招揽生意,多数都是家庭饭店。

这时,才想起,今天一天除了坐车和游逛,还没顾得上吃饭,想到就觉得很饿了。于是潘师傅领着我找到了他的一个亲戚开的小饭店吃饭,当然位置是在水阁。

从这张照片上根本看不到外面水景,其实,吃的时候也没空看外面夜色下红灯照映的小河流水。但是坐在临河的位置,感受着河水散发出的凉意就觉得很爽。因为一个人,只是点咸菜黑鱼(据说是特色),和一个炒田螺(超级难吃啊)还有一碗饭。当然,不会忘了品尝一下这里的米酒,手里拿的就是了。据说这酒是老板自己家酿的,喝起来酸酸甜甜的没什么酒味,感觉不错,只是一个人喝酒似乎有些太过无趣,而且又听说这个酒后劲很大,于是只浅酌便罢。写到这里,忽然感觉这一次出游,老天还挺照顾我的,因为就在过了不多时间,就有了一个同喝酒赏月的伴儿了,有点心略想事却成的意外。

吃完饭,天色已经完全黑透了。叨扰了潘师傅一个晚上,过意不去,自己又很想继续看这里的夜色,于是,和潘师傅做别,自己去逛。逛之前问了一下,听说这里的治安很好,于是放心大胆了,从容游荡于乌镇漆黑的桥桥和巷巷间。认同这样一句话,相信他人的善良但要锁好自己的家门。自己出游基本就秉承这个原则了,相信这样会在更大限度的体会丰富旅游内容,同时还能确保自己安全回单位消假。

天已经完全黑透了。忽然,很喜欢这样乌黑的感觉,自己可以完全被隐藏起来,不必在乎许多了。

我一个人沿着每条街、巷静静的走着,心情也平静的失去各种感觉,完全放松大抵就是这样了吧。偶而路过某个人家会有灯光丝丝缕缕的从门缝,窗缝间渗出,留在小巷的石板路上。这里的平常人家都过着平静如水的日子,一过了九点就各自封门闭户,独享清静。走着走着,又觉着饿了起来,于是拐上了正街,所谓的正街就是沿河的两边。那里因为有着独到的地理位置,很多人家还在经营着自己的生意,多数都是小饭店和小商铺,也是安静的经营着。整个乌镇是没有街灯的,深夜仅有的光就是,个别临河商铺的红灯笼和某个没有关上窗板人家的灯光。走在这里,能够享受足够的清静,无光影声色的踪迹。

终于走到一家买茶叶蛋的人家门前,一个老大爷坐在门前的小板凳上,在门前的路上就是煮蛋的小炉子,冒着热气和淡淡的茶香。走过去,买了两个。也许人实在太少了,老大爷和热切的和我聊了起来,用他的浙普(浙江版普通话)给我讲起乌镇的特产姑嫂饼和菊花茶。正聊得热闹,一个瘦高的男子从我们身边高唱着跑过。一看就知道,大城市来的人终于逮到机会可以放松自己,无所顾忌的边唱边逛,所以正快乐着呢。可怜的城中人。聊了会儿想到自己还没走到轮回双桥呢,于是作别老人,前往轮回双桥。快到轮回双桥时,竟发现有道门挡在前面,推了推是锁着的,大概是旅游公司的杰作吧,只能等到明天天亮时看能否过去了,现在原路返回。回程中,经过一座桥,发现桥头竟然还有一个赏月的人,留心一看,是刚才高歌的那位。有种感觉,好像这个人在这里正等待另外人的经过。他看到自己后,便先开口询问了起来,自己也爽快的简单做答,答问间知道了,他也是因为被门挡了回来,而又不想回房间,所以在这里赏月并且远远的看到了我和老人聊天。我们站在乌镇静夜的桥头上随意的聊着。聊的内容,就像流过石板的水,没留下什么痕迹,但是那种淡淡的气氛却是如此的惬意。聊的间歇,他忽然指着远处的红灯笼说道,我觉得那边的红灯很漂亮。自已随声表示赞同,接着,他忽然邀请道,我们去哪里喝酒怎样?听到这个邀请,自己不由的有些迟疑,只是几秒,接下来竟然是点头答应。虽是同意,心里却在想自己是否有些疯狂?但在如此沉静凉爽的夜中,又似乎缺少些发狂的背景和诱因,只好归结为,暗夜令我产生的安全感让我不同寻常了。联系一下这样几个词汇,深夜、陌生男女、异乡、桥头、相邀饮酒,是否有聊斋的感觉。

也许这个人也是因为有了夜的黑才能够大胆的发出邀请,反正彼此又看不清,纵使被拒绝也不用尴尬,而自己偏又是个喜欢尝试各种经历的人,所以选择了接受邀请,萍水相逢,把酒言欢,应该是段有趣的经历吧。

我们走到了那个仍未打烊的小酒馆,选择了临窗面河的位置,隔壁桌是两个漂亮的复旦大学的女大学生,她们已经喝了三坛米酒,有些醉意了,很欢快的说着笑着,看着她们自己竟觉出一点点的羡慕,好年轻啊。我们坐下,也要了两坛米酒,和一些小菜。坐在那里,觉得什么不说最好,只要做个安静的旁观者,浅浅慢慢的喝着酸甜的米酒就很快乐。但是,结伴而来,就是为了聊天,所以安静的念头想了想就放弃了,那个人讲起了他自己的经历,毕业于人民大学,做的是金融方面的工作,曾经在北京、上海、四川等地工作,而现在他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武汉,仍然做金融方面的工作,一个我听来就觉得糊涂难懂的专业。这次他来乌镇是因为公司组织活动,明天将要去绍兴。而我,除了为了放松心情享受春光,还有个小小的原因,就是为了几天后就要告别20多岁的年龄段,走进而立之年,想要用一次独自的长途旅游告别我走过的29年。这个原因被自己当作一个小小的秘密,藏了起来。就在我安心的听这个男子讲他自己的故事时,忽然他话锋一转,转到了自己的身上,他问:“你是什么原因来这里的?”我告诉他独自旅游,他又问为什么,自己忽然间发现在他的语气和目光中,自己竟不能隐藏自己的小秘密,于是从实招出。这就是岁月留给一个人的功力?这个男人大概有40-50岁吧,自己并不能准确的猜出他的年龄,但是看得出他要比自己大很多,经历也丰富的多。在他面前,纵使自己尽量的只倾听少发言,也一样是被这样的人一眼看穿,无处遁行。正在这个人滔滔不绝的天南地北的讲着他丰富的人生经历时,隔壁桌的美妹们请求我们帮忙,帮她们俩照相。自然,这个任务由他完成了。照好后,重新坐好,自己轻声说,多好阿,还都这么小。“不过,如果让我来选择,我会更喜欢和你这样年龄的女孩子交往。”听到我的话,那人接着回答,“因为,时光给你增加的阅历,可以让我在和你说一些东西时不用更多的解释,会感到轻松愉悦,同时你这个年龄也并不失年轻、漂亮,所以我就更倾向和你聊天了。”听完他的解释,自己没有看他,而是微笑了一下看看了远处。心里在想,我哪里可以称得上漂亮啊,不过还算过得去而已,唉,年龄大了,听到别人的称赞也不能从心里泛出冒着傻气的得意了,反而是在想着不符的地方。“明天,你要去哪?什么时候回去?你刚才说旅游是送自己的生日礼物,那你哪一天过生日那?”接着,他问了一串的问题,自己都只是老老实实的回答,当他听到我的生日是几天后,他略带些许的兴奋感说,“那么等到那一天我去北京找你喝酒,或者你来武汉,或者我们约个地方喝酒?”听了他的三个选项自己刹那间有点想笑,但忍了,默许似的点头说,“好,都好。”脑海里却同步的浮起那篇学英语时的搞笑的文章中经典的两句话,你疯了还是我疯了?both
all。文章中讲的这个笑话是因为语言不通造成的,而我觉得我们间的这几句对答可笑,是因为觉得大家都知道不切实际的事,却都可以说得象真的似的。后来这个人留了我的联系方式,在我过了生日半年后的某一天问候了我。

终于,经过一番问答,可以转移话题到真正闲聊的部分了,这才是我想要的聊天,说着一些趣味横生、不着边际的事、有自己看法观点但又不涉及原则的问题等等。还是他主导的话题,一部近期的影片《无穷动》。这是我认为的无聊片子,自己并没去看它,但是关于这部片子的介绍和相关内容到是看了不少。来旅游前,一个好友也恰巧和自己提起过这个片子,总结陈词是,光看一堆老且丑的女人在那儿演,怎么跟看恐怖片似的。但是,好像这位男子还挺欣赏这部片子的风格,于是自己也就没告诉他朋友的言论,只是更多的听他讲。偶尔,插一两句。聊完《无穷动》,他又讲到了我要去的西湖,谈到了我也很欣赏的一个人,李叔同,一个活得极致的人,讲到大师,我们的聊天也更热烈些,但,夜也更深了,酒也喝完了一坛多,是再见的时候了。米酒自己只喝了很少部分的,而那个人喝了绝大部分,似乎已有点点醉意了。我们明天都要早起的,他要去坐船,而我要看望乌镇的清晨。聊也至兴,酒也将尽,到了要告别的时候。本想我们出了门各自散去就好了,象我们的无意相遇,但他要送自己回住处,于是又同行在漆黑的夜里。告别时,他留下彼此的联系方式。在告诉他的时候,自己心里却在想,再见的含义多数时候恐怕是再也难见吧。而尤其这种情形下的相见相识,不过是当下才会发生的事,时过境迁时,没准都会忘却。

但是理解,这样的夜晚这样的经历会让身处其中的人感到流连。风静月朗的夜光里,和谐洒脱的意境中,有人诉说,有人静听,有人发问,有人搭话,因为陌生,大家都心领神会的选择有趣的无足轻重的或者敏感却不关己话题随意聊。

回到住的地方了,才发现房间里有多寒冷,细心的房主我为我准备了厚厚的两床被子,下面还铺开了电热毯,从小一直生活在北方的我,也从没盖过这么厚的被子呢。不过多亏这样,否则我都没勇气脱衣躺下,待在空气中实在太冷,房间里没有取暖的设备。我住在了房主位于二层的主卧室,房间干净朴实,墙上还挂着他们二十年前的结婚照,感觉真的很好。这时候想到如果多个人一起来的好处,大家可以挤在一起取暖,不用一个人独自抵抗寒冷。

窗户是临街的,但是不能在白天的时候开,因为旅游公司不允许。这样的家具、摆设,现在市面上难见了,恐怕也要有30的历史了吧。

照片中电视上面就是房主的结婚照,那时候的新娘穿着拖地婚纱,很漂亮的样子。

自己蜷缩在温暖的被窝里,给一个关注我行程的朋友发短信告诉了他我今晚的际遇。在短信中他说,他很少有能够心绪平静的时刻,总是在寻找。自己心里在想,如果他来过乌镇一定就不用再寻找了。

一夜睡得安静踏实,无梦。直到闹铃响起,自己很快就清醒过来,一看表5:30,就在床上又躺了会,享受一下清晨,不一会听到了木楼梯响起轻轻的脚步声,然后就是轻轻的敲门声和喊我起床的声。于是,马上坐起来,起床,收拾行装。下楼洗脸时,潘师父告诉我,8点以后旅游公司要清理景区里没有门票的游人,所以一会自己要把背囊先放到他的熟人那里,因为那个人住在景区外面,自己逛完后可以直接去取背囊就不用再回到他家,关键是自己恐怕也进不来了。洗漱完毕,跟着潘师父来到他朋友那里放了背包,然后就安心的回到景区,悠然从容的探访乌镇的清晨。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3391c0100095m.html21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