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镇西栅时光 |
[游记]乌镇西栅时光 |
2008-05-22 sina.com.cn |
兴高采烈的和朋友说,我要去乌镇了,因为这个名字听说以久。一个朋友撇撇嘴,乱糟糟的,一条臭河。于是,在从上海去乌镇的路上惴惴然的,因为担心乌镇会是周庄,还有丽江古城一样,街道上人声鼎沸,还有那些充斥了千篇一律旅游产品的商店,当地的特产和特色产品,也变得商业化起来了。 从上海市中心到乌镇大约二个小时,到的时候已经是半夜。进入小镇,安静地让我都担心,自己踏在石板路上发出的声音会不会骚扰这个小镇上的人家。两旁的老房子整整齐齐的,看不到招牌,灯光恰到好处,有足够的光亮让我们放心的走在有点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 终于忍不住请教比我早到的朋友,乌镇不是乱糟糟的,和其他地方的那些被开发的古镇没有区别,为何这里有让人恍然隔世的感觉?他笑了,很多人对乌镇都有这样的印象,那是东栅,最先开放的观光区,而我们所在的是西栅,刚刚在今年初对外开放。 我们在一户人家门口停下,看招牌,这是一家会所,也是我这晚下榻的酒店。走过那扇和周围的老房子没有分别的大木门,展现在眼前的是标准的五星级酒店的大堂。到了房间,床上已经放好了相信是当地特产的两块包装精致的姑嫂饼,还有蓝印花布的挂件,不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桌上那个透明的茶壶和透明的茶杯,小小巧巧的,放在一个小木托盘子上,可以看到茶壶里面的杭白菊。房间的摆设看得出来精心设计,仿制的江南风格的红木家具加入了现代感,还有那些色调传统而时尚的布艺。曾经觉得泰国人在设计方面是相当出色的,比如普吉岛的那些resort和spa,从装潢设计到一个杯子,都体现出业者的用心,把泰国的传统和现代柔和起来,恰到好处,而在这里,我看到的,是把中国很传统的东西,自自然然地变得很现代起来。 东栅的规划比较早,当游客越来越多之后,这个小镇也变得零乱起来,因为产权的归属比较复杂,所以管理就变得难了起来。为了不让西栅重复东栅的结果,在开发西栅的时候,当地的管理公司统一把西栅的产权都收了回来,然后进行地下管道的铺设,和房子的维修。不过要把老房子的外貌能够原汁原味的保留下来并不容易,还好当地还有一位老人家会一门独门手艺,为房子纠偏。他曾经在五十年代到上海的闸北区,为当地的几十座房子纠偏。虽然他的年岁已经很大,也不做这个行业几十年,但是当镇里的领导找到他,请他用这种工艺为西栅那些已经倾斜的房子纠偏的时候,他马上答应了。 原本的三千多户人家都拆迁走了,现在,管理公司正在邀请这些老居民回迁。他们在里面经营一些老字号,还有统一管理的民宿,还有就是在里面过他们的退休生活,为这些小镇体现一些人气,据说,已经有三百多户人家迁了回来。不过几乎没有年轻人,因为让外人痴迷的枕水人家风情,对于看惯见惯的年轻人来说,还是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白天的西栅依然是安静的,只有在有游客走过的时候,店铺里面的小镇居民们才会招呼大家。小镇里面现在的店铺不多,百年老作坊,屈指可数的酒吧和咖啡馆,都是毫不招摇的,管理公司说,大部分的店面还没有开,这是因为他们希望吸引外来的商家,但是一定要符合小镇的风格,不能够破坏这个小镇的宁静。因为西栅和东栅不同的地方,一个是观光,而这里则是度假休闲的地方。 用全体拆迁的方法来开发和保护这个小镇,这样的方法是否要比其他地方的做法更好?这是我和朋友争论的话题。朋友说,看看丽江古城,因为旅游使得小镇内的居民可以从租金收入里面来维持不错的生活,而这里,居民只是分到新房子,不能够分享之后的经济成果。我提醒他,也要看到丽江古镇,只留下那些建筑,其他就是喧哗,还有那些个别的对当地建筑物的改建,因为资金还有对老建筑如何保护的认识不够,正在让那些老房子遭遇危机。古镇古迹的保护,应该是看大局。朋友反问我,既然古镇是大家的财产,如果是政府这样做没有问题,但是一旦变成了商业行为,对原居民是否公平?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9d5da01007w75.html18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