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江南行之乌镇 |
[游记]江南行之乌镇 |
2008-05-22 sina.com.cn |
像乌镇这样的地方,在江南不知有多少,但独有乌镇出名,而且名声是那么响。这除了它的迷人的自然风貌以外,还有赖于它独具一格的民俗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我们参观了古染坊、酒肆、药店、百床馆和茅盾故居等景点。乌镇人能将如此众多的民俗历史文化保存下来,应该是有先见之明的。我印象最深的是百床馆,这儿陈列的各式各样的床让你不得不钦佩渐江民间艺人手艺的精湛和灵巧。 乌镇景区的房屋建筑大都比较矮小。小溪边的矮房里如今还留有居民,我们参观的景区都在右边。在乌镇,景区和居民的生活区混杂在一起,这可能是绝无仅有的,但他们管理得井井有条,让人不但不感到混杂,反增添了地方的特色。在茅盾故居,我们看了他曾经生活和学习、工作的地方。茅盾的家,在如今看来已是寒怆的很,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应该算是上上之所了。茅盾是我尊敬的作家,我读高中时,曾迷恋于他的小说《子夜》,他的散文《白杨颂》那时背得滚瓜烂熟,现在却忘了大半了。乌镇在茅盾出名以前未曾名世,现在的乌镇人真应该感谢这位伟大的作家。正像全韶山人都应该感谢伟人毛泽东一样。茅盾故居应是乌镇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人杰地灵,所谓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在乌镇,因为出了一个茅盾,增添了这地方的灵气。 在江渐,水是无处不在的,人们往往临水而居。有水就有桥,就有船。乌镇的水道并不宽,水质也不是很好,水流平缓,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的秀气。在乌镇我们看到了一些小船只,黑黑的,船的中部有蓬。不知是不是周作人笔下的乌蓬船?看到船,每每就想起鲁迅小说《社戏》里孩子们夜晚划船偷罗汉豆的情景。那样的事我们小时候也做过。我还记得文章里的一句话:再也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了!而我,是再也没有读过先生那样的好文章了。水是养人的,没有水,渐江怎么会养育出鲁迅、周作人和茅盾那样的大作家啊。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10a9da01000988.html27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