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镇行 |
[游记]乌镇行 |
2008-05-22 sina.com.cn |
这一懒,就是这么多天。乌镇在我的记忆中逐渐变淡,需要努力拼凑,才能想起些许。 当时的心情,是怎么样也回不去了。 去乌镇,并非蓄意。人已经在上海,却没有想过下一步去哪儿——太自由,反倒茫然。 太湖?大上海?苏杭?周庄?乌镇?……这些地方于我是同样的陌生,最终,我选择了乌镇。不仅仅因为《似水年华》,而是,“乌镇”这两个字让我觉得安宁。 在嘉兴转车。长途汽车站的候车厅内,去往上海等地的候车座位明显干净“豪华”,去往乌镇的车,在7号检票口,候车椅是破旧的黄色。 乌镇,不是嘉兴人的乌镇。 那辆车是破旧、普通的客车,巧的是,我返回时,乘坐的是同一辆车。票上是有座位号的,上了车,座位上却找不到任何数字。在得知我去乌镇之后,一位黑黑瘦瘦的中年女子,用难懂的当地口音,开心地让我坐在她的旁边。 一路上,身边的人说什么,我全然听不懂。可是,竟无孤单感觉。 汽车走走停停,一个小时,到达乌镇。下车后,按照预定时酒店工作人员的指点,坐上人力三轮车。在乌镇的汽车站,坐人力三轮车到东栅景区是三块钱,到西栅是十块钱。 三轮车只能到景区门口,剩下大概50米左右的路程需要自己走进去。下车时,三轮车夫给了我他的手机号码,说景区这边不好叫车,我若是想出去,打电话,他可来接我。多亏了这个号码,使我在离开的当日,不至于步行至车站。 进入西栅,已是定房时约定的六点。在游客服务中心领到一张小纸条,行李委托服务生送到房间。前台的小姐说:都是石子路,不方便拖着箱子行走。 到售票处购买了40元的夜游票,经由检票口,来到渡口。 此时的游客很多,西栅以其夜景闻名。 此岸,至彼岸,不过百米的水路。三名摇橹者载着数十名慕名而来的游者,吱吱呀呀地荡向对岸。船中,多名日本游客,看起来都是五十多岁的年纪。心中忽而恶毒:他们,可是来寻找其先人扫荡过的痕迹? 心中对随团的翻译不由添了一分轻视。[其实心中知道自己的想法无聊!] 在民宿服务台办理了入住手续,我的房间是18栋,106。沿着石子路一路走来,临街的每一栋小楼前都立着一盏灯,写明栋号。经过了“雨读桥”,来到18栋门前。小楼里很安静,我的房间在二楼,窗前,是静静的河水。檐下,对岸,一盏盏的灯点缀着暮色。房间内,每一样用品,都呈现着乌镇特色。没有客人的嘈杂,没有服务员的闲谈;没有麻将声,没有吵闹声,竹制的台灯发出朦胧的光线。扑倒在干净松软的床上——像回到家。 那一刻,我爱上乌镇。 以为是稍睡片刻,醒来已是晚上7点半多。拿着黄铜钥匙锁上我的房门,对面房间的门缝里露出灯光,不知住了什么人,我一点声音也没听到。 傍晚的西栅有桨声灯影。这里多半的饭店都是“房东家”,这个时候已经没有食物供应。小巷里人来人往,河边,桥上,不时有闪光灯亮起。走过几座小桥,见到一家饭店,人声鼎沸。入门,竟没有座位。与另外三对男女合桌,点了梅菜扣肉和拌黄瓜,味道一般。从始至终,饭店老板和服务员都很热情,没有因为我是一个人而有所轻慢。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6933f501000boj.html21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