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吃在乌镇

[游记]吃在乌镇

2008-05-22    sina.com.cn

吃在乌镇——姑嫂饼、青元子、麦芽糖和三白酒

2007-08-25 21:20:18

大中小

标签:美食/厨艺

乌镇,因为电影和电视剧的热播而被广为人知,甚至超过了之前被称为东方威尼斯的周庄。蜿蜒清澈的水域,爬满青苔的古旧石桥,白墙黑瓦的古朴建筑,构成了极具江南风情的水墨画。如今这里游人如织,彻底打破了小镇的宁静,却也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实惠的收益。宁静的美和富庶的美,是欢了游客,还是乐了土著?这是个两难命题。

乌镇里,显然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商业圈,随处可见的商铺,卖着当地特有的小吃、各种工艺饰品,虽然商业,却处处透露出原汁原味的江南古镇味道。林林总总的杂货铺满柜台,让人在眼花缭乱之余,总有种逛博物馆的惊奇,应该是女孩子们的最爱。

姑嫂饼是乌镇的传统名点,油润麻香,入口酥松脆糯,咸甜适中,不腻不寡,充满乡野滋味,但不粗砺,是一种带椒盐味的芝麻酥糖。其由来颇有故事,应了很多民间美食意外所得的源头。据传一百多年前,乌镇有一家名叫“天顺”的夫妻糕饼店,专门制作一种小酥饼,因配方独特,制作精心,味道出奇的好。主人为保持独家经营,制订了关键技术传媳不传女的家法。年深日久,做女儿的就不高兴了,对嫂嫂的嫉妒心与日俱增。终于有一天,小姑乘嫂嫂不备,往配料中偷偷地撒了一把盐,指望着看嫂嫂的尴尬。岂料这一把盐撒得恰到好处,出炉的小酥饼甜中带咸,味道更佳,卖得比以前还快,“姑嫂饼”的名号不胫而走。

三白酒是乌镇人的美酒,天然原料纯手工酿成。何谓三白?《乌青镇志》说得明白:“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三白酒以其香气浓郁、酒味醇厚、入口绵甜、回味爽净、余香不绝而名声远扬。以往农村过春节,就用它来招待客人。在乌镇民间,此酒还有一个别名,叫“杜搭酒”。民间有“猫屎芋艿杜搭酒,客人吃了不肯走”之说。 

三白酒以糯米为主要原料,酿制时,首先将糯米蒸煮成饭,盛在淘箩里以冷水淋凉。再将酒曲饼捣碎,均匀地拌入饭中。而后将饭料倒入酒缸,压平,在中间挖一个小潭,然后将酒缸加盖密封,并用稻草或棉絮捂实保温。一周后开盖,酒便酿成了。
说起甜白酒的来历,民间流传着一段故事。从前,有一户人家,母子俩相依为命,因家境贫寒,儿子不得不外出做工。一天,儿子在帮人家做工时,雇主给了他两只粽子当点心。儿子是位孝子,他准备将这两只粽子留给母亲吃。他将粽子藏在田横头一棵老杨树的树洞里,并顺手扯来一把草盖住洞口。后来,天空突然下起雨来,为了躲雨,他走得匆忙,忘了取出粽子。隔了两天,当他去田横头树洞中取粽子时,发现那两只粽子已经被雨水浸成软呼呼的,用手一捏,里面滴出水来,而且透出一阵酒香。粽子拿回家后,母亲一尝,觉得又香又甜,还带点酒味,问儿子粽子边有没有放什么东西。儿子说只在上面盖了一层草。原来这是一种能促使米食发酵的酒药草。后来,他们就用这种草和粉作曲,酿制甜白酒,一直流传了下来。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c68338010009yu.html17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