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镇 |
[游记]乌镇 |
2008-05-22 sina.com.cn |
清晨,我站在通安桥边,久久不敢将脚踏上那一条幽长的青石板路,我怕,我怕我这脚步声会惊扰了昨夜乌镇的梦。 是的,我知道这梦,因为我也来自于小桥流水人家。这水、这桥、这船、这青瓦灰墙、这雕花格窗均扎根于我的记忆深处,那里有我儿时的弹子、风筝,有外婆的烟袋和暖暖的酒。 一缕炊烟从河对面的屋顶缓缓升起,打断了我似梦非梦的遐思。古镇从静谧中慢慢醒来,眼前的一切便都开始流动了起来。游人也开始从四面八方三三两两的涌入。乌镇就像一个久经舞台的演员,毫不怯场地开始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抢在人还不多的时候坐上了乌蓬船,其时,河面上还弥漫着淡淡的水雾,一篙撑出后,船娘便轻松地摇着浆,嘴里还偶尔哼出几句别具韵味的江南吴侬小调。船头,几只懒散的水鸭惬意地迷着眼,在做着别人永远无法猜出的梦。一座座拱桥架在河上,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轮圆月。船在圆月中荡过,船和人便都成了画中的风景。 上得岸来,沿着蜿蜒的青石板路前行。一眼望去,沿街的屋子都是临水而建,小小的木窗,用细竹支着,伸向水面,点点水影随着阳光在窗花格上漾动着,如梦。于是,忽然就开始想你,想你一个人如何在这青石板路上婀娜地走过,一个人在烟雨中听乐,听得恍惚微笑又微然皱眉的样子。 前面飘来了一缕酒香,抬头一看,三白酒的旗帜迎风招展着。走进酒坊,几位老者都在忙碌着,酒的醇香四溢。一股清冽的酒泉从木桶下部打眼处涓涓流出。闻着醉人的清香,忍不住伸指沾上一点放入舌间,发现浓烈中有点甘冽,梦中,仿佛喝过。问:“何谓三白?”告之:“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名。” 出了酒坊,斜对面竟是茅盾笔下的“林家铺子”。一眼望去,店堂的黑漆的门楣和招牌依旧,只是少了戴着眼睛的账房先生。走入店去,发现卖的是乌镇传统的工艺品和小吃,蓝花印布、荷叶包、丝绸画、湖笔等应有尽有,当然也少不了乌镇特有的姑嫂饼。 再往前,就是著名的蓝布染坊了。“青布坊,布长长,阿爷刻模在桌旁,染出点点葵花瓣,做成衣裳当嫁娘。”悠长的儿歌仿佛又一次从深巷中传出,而那片片的蓝布带在风中轻扬,飘飘柔柔的,像极了你的眉眼。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cb20f01000cat.html24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