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镇

[游记]乌镇

2008-05-22    sina.com.cn

搭一日游车前往距离上海140公里的乌镇,那天雾很大,天下着小雨,阴冷的感觉一直持续到大巴抵达乌镇东栅景区。乌镇地处浙北,京杭大运河绕镇而行,港汊纵横。进了检票口,我将连衣帽戴在头上,心理上感觉暖和些.一条弯弯曲曲的木桥蜿蜒穿过这片枫叶林,雾很重,仿佛《乱世佳人》中郝思佳经常出现的梦境,而烟笼寒水,只见民居临河而建,滂河而市,逶逦千余米的古驳岸、水阁和廊栅又仿佛来自远古透出水乡悠悠韵味,形成了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情。乌镇古名乌墩,乌戎,“乌镇古为乌墩,以其地脉坟起高于四也”(王雨舟《二溪编》),“镇,周属吴,吴戎兵备越,名乌戎”(李乐《乌青镇志》).这里因为河流冲积平原,千百年的淤土堆拥隆起,土色深黛,原居民就给这个地方起了乌镇这么个名字,反而凭添了其独有的韵味。游客纷纷拿起相机拍摄,一群来自日本的银发游客以标准的摄像姿势将镜头对准了小桥流水和精巧雅致的民居。

江南的六大古镇中,去过周庄,印象中那儿的商业味更浓些.而乌镇就有些不同,据说当地政府将民居收购后又低价租给居民,这样,居民就无法受市场经济诱惑擅自破墙开店,这也使得乌镇保存了淳笃乡风,被称作“原汁原味的水乡”.但眼睁睁地看着游客在自家门口穿流不息却不能做生意,许多青壮年便离开乌镇到外地发展,留在家乡的是一些老人孩子。街的尽头挂着“林家铺子”牌匾,据导游介绍这是根据茅盾小说《林家铺子》中所描写的场景后人通过想象挂起的,究竟是不是原著的原型已无从考证。铺子里摆满了印染织品和姑嫂饼、三白酒等当地特产。

乌镇最为著名的是茅盾故居,四开间两进深砖木结构旧式楼房,具有清代民居建筑风格。茅盾一家四代同堂,幼年的他就学着喜欢养蚕的奶奶养蚕,一些养蚕细节反映在他的作品《春蚕》中.一大家子20多个口人,厨房很大,里有现代人难得一见的四眼大灶,为节约能源,边上还添了两小眼灶。

茅盾故居的隔壁是立志书院,乌镇人口不多,却是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有书记载宋代进士17人,举人21人,元代进士举人各1人,明代进士9人举人20人,清代进士37人举人119人。自古沿袭下来的浓郁的文化氛围,清代官府便资助地方绅士举办了"立志书院"这一为科举考试“预备班”的学馆,两旁的抱柱联
“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立志书院"由此得名.天井的两棵桂树寓“桂榜”之意。

乌镇桥梁众多,号称“百步一桥”,现有古桥30多座,建筑物水阁风格独特,沿河人家,用木柱或石柱打入河床中,上架木梁或石梁,再构房建屋,占水不占地。桥和水阁让人眼前仿佛出现“依楼品茗,听橹声欸乃"的怡人景象.水阁是乌镇引以为傲的旅游资本,乘小船流连其间,或是徘徊于巷陌之中,流水无声,却能淌千年风情,极尽水乡之胜,让游客充分感受江南水乡的魅力,领略此地的纯情与从容.

古镇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游客中有韩国人.两韩国女孩是在上海读书的留学生,利用周末游历乌镇,她们能说不错的中文。开始并不知道她们是韩国人,都是黄种人,东方人的脸,向她们问路居然得到有模有样地回答,只是从她们的口音还是让我们辨识了她们的外籍身份.在中国陌生的景区,中国人向外国人问路,这有些像在国外买了Made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77222201008now.html15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