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镇之行 |
[游记]乌镇之行 |
2007-07-16 sina.com.cn |
得知6月11日要去乌镇,便暗自揣测那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原本以为乌镇是在上海市内的,但等到收到浙江移动的短信才恍然,乌镇原来是在浙江的,顿时对自身知识的匮乏感到惭愧不已。 汽车缓缓驶入乌镇,虽没来过,却也倍感亲切。缘由是因那小桥流水人家与奶奶家的建筑风格颇为类似。一条宽宽的小河通向远方,上面架一弯石桥,河旁错落有致的房屋虽有些破旧,却对乌镇的文化有着很好的宣示。这让我不禁想起爸爸曾在BF面前说过宁波的建筑“通透”,致使BF至今对这个词念念不忘,而对爸爸的用词更是钦佩不已。而乌镇的建筑也可用“通透”二字形容,毕竟,都是“水乡”。话又说回来,乌镇这个地方至今还一直保持着“原生态”。何谓“原生态”?那便是,这里的妇女们洗菜、洗衣服、刷马桶全在这条河里,而这些,对于我们这些在城市住惯的人来说,显得有些难以想象了。 来乌镇是参加新娱乐华语主持人高峰论坛的,就是来乌镇之前,对此行的目的我们都还不知。坐在会场里,听着各位“领导”宣读自己早已写好的演讲稿,颇感无聊。于是,拿起桌上的笔,开始记录起了这次的乌镇之行。 乌镇的美主要体现在它的“水”上。我们去会场的路上,曾乘坐一艘观光船。船在河中悠悠的摆荡,河水也随着船的摆荡而荡漾开去,形成了一圈一圈的水纹,美极了。看着看着,心便静了,身体也仿佛轻了许多,在这一刻,我远离城市的喧嚣,只感觉到了宁静、安详…… 最令人难忘的是参观了三寸金莲博物馆。“裹小脚”这一习俗在现在几乎已经绝迹,但在古代,“裹小脚”却风靡一时。“裹小脚”是对女人身体的摧残,同时也是对女人社会地位的不尊重。据说,十个裹小脚的女人中就有一两个是因为脚步溃烂而死的,听了,真是让人心情沉重。当然,由于地域不同,各个地方的三寸金莲也存在着差异,比如:山东的三寸金莲约为现在脚的36、37号大小,而宁波的三寸金莲却只有6、7厘米大小,两者相差甚大。 下午,放弃了实在无聊的会议,我与同学还参观了那里的戏台、乌大将军的府邸、茅盾先生的墓地等等,可谓大开眼界。回去后,同学说来这里大感不值,他们哪里知道,我们没花一分钱便畅游了乌镇,了解了这里的风俗,感受了这里的文化,此行已是非常值得了。 文化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批宝贵的财富,只有真正感受到的人,才是最大的收获者,为此,我又有何不值可言呢?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58f79056010008ia21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