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一程山水一程歌一笛疏雨寒吹彻(沉醉在乌镇的日子) |
[游记]一程山水一程歌一笛疏雨寒吹彻(沉醉在乌镇的日子) |
2008-05-22 sina.com.cn |
这一觉就睡到了早上10点多,小心翼翼从民居出来(因为乌镇是不容许镇上留宿的),大批全国各地的旅行社客人都已经汇集古镇了,虽然我没有买门票,但并不妨碍我跟着各地旅行社的导游们听景点介绍.,还是非常受益匪浅的.比如有个江南百床馆收集了众多的明清与近代的古床,姐妹床、兄弟床、小姐床让人叹为观止。民俗馆可以完整的体验古代人们衣俗、岁俗、节俗、婚俗、寿俗等民俗风情。顺东前行到路的尽头,是财神湾,因河边有一座财神庙而得名,是拍夕照的好地方。旁边就是逢源双桥,是由左右两通道组成的桥,顾名思义就是左右逢源,据说走左边可以升官,走右边的可以发财。乘船游乌镇可以与枕水人家亲密接触,船过小桥的感觉舒服又惬意。(一条船80元,坐8人) 年华似水匆匆一瞥,多少岁月轻描淡写,很好的天气,漫步在乌镇,整个人似乎都变得水样柔情。我整理好自己,让心平静,将车途劳顿的倦怠、躁动、浮华与纠葛都扔在乌镇外,这些是属于尘世的东西,我就想这么干净的沉浸。其实第一次听说乌镇,缘于刘若英与黄磊的《似水年华》。为什么叫乌镇?是因为乌黑色的老瓦片,还是有着艄公吆喝的乌蓬船?猜测而已,后来才知道是浙江省湖州市的青镇和桐乡市的乌镇合称乌镇.乌镇像一卷泛着墨香的精品国画,它适于一名不着脂粉的淡雅女子用纤细的手为你点点展示,由不得你不沉醉。木制楼,灰白的城墙上是乌灰的瓦片,微翘的城墙屋檐边像女人摆动的裙角,这是我认为乌镇最张扬的代表(有人告诉我,这是一种很典型的某派系建筑风格)。倒印着木楼和城墙的水很平静的流淌着,与岸边少有的几棵柳条相映成趣。你能看出水在动吗?他在动的,很缓慢的活水,不失生机的与乌镇的整体格调相融。柳条是国画上唯一的绿色活物,与同是水乡周庄相比数量较少,其所营造的心理意境更与“乌”字贴近,尤显朴素。 日子像一张蛛网在南方的秋天晃晃悠悠。 十月的江南。十月的水乡。风很美水很美村庄也很美。 万树千山,宁静高远。 鸟群,这时候总是成群结队、朴素友好地飞过乌镇,它们之中有一些会在这里停下来生活。 乌镇是一个小地方,地图上没有它的影子。 但是在很多乌镇人的眼里,乌镇却可能是世界上最适于恋爱和抒情的地方。 十月的乌镇酷似美人,典雅、精致、温和、端庄、玲珑而且剔透,完全符合“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古典韵致;乌镇的十月也类似诗歌,细润绵长,甜美芬芳,花好月圆,终日沉醉在小桥流水、夕阳烟波深处,如同大梦一场…… 日复一日,年华似水,乌镇就这样无尘无埃地停泊在中国南方水乡。 光阴流转,白驹过隙,乌镇已经借取了太多的少年梦,暗香浮动,散发光芒。 尤其当晨曦渐渐在天边亮起的时候,微风轻拂着杨柳岸,浅浅的雾气氤氲在流水边,就连水草和鱼儿的呼吸也变得像丝绸一般柔软,一波一波地荡漾开来…… “不管人事怎么变迁,乌镇永远是乌镇,在这江南水乡最美的一隅,那么温润,如黄昏里的一帘幽梦,又如晨光中一枝摇曳的蔷薇……” 如果说浪漫是一种病,我宁愿一病不起。 小桥、流水,摇橹女的小舟在长满青苔的石板缓缓而过。淳朴的乌镇人就在这屋顶白墙与雕花门扇间过着自己恬静、悠然的生活。 时间仿佛在这里停住了几百年。 走在青色条石铺满的街道,宽度不及两米,更准确的说是巷子或是胡同。两边全是木制的二层民居,二楼充其量就是个小阁楼吧。少有的几个老年人精神矍铄,坐在藤条椅上安详地看着来往的行人,有位老爷爷还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我回答说武汉后他说他当年逃难的时候还经过武汉,那时候正是悲壮的武汉保卫战,老爷子还记得武汉有苏联空军烈士纪念碑。真是穿越时空的场景啊.思绪回到乌镇,旁边有轻微的聊天声来自年轻的两三个姑娘在做手工活,将剪裁好的蜡染布正一针一线地缝制成布艺品。 古典秀丽的乌镇、似水缠绵的爱情、奇幻唯美的画面。《似水年华》大部分外景都在这个最后一块尚未完全开发的“江南古镇处女地”浙江乌镇拍摄。它所讲述的,是儒雅的男主人公与干练的女主人公的一次怦然心动;它所流经的,是如画的江南水乡、小桥流水、千年书院……就这样铸成一生最永恒思念的一段三十岁的爱情童话,就这样在乌镇和台北之间隔山隔水地上演……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b058001000bdk.html30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