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镇,在茅盾故居前的沉思

[游记]乌镇,在茅盾故居前的沉思

2008-05-22    sina.com.cn

乌镇,还是一座民俗博物馆。在那悠长的四门八坊八街六十八巷的石板古巷里,在那一家挨一家的高高的燕尾屋檐和马头墙下,是众多精美的雕梁画栋的明清古建筑。在那一座座深宅大院里,是迷宫般的回廊和厅堂。那每一片斑驳的油漆,每一块美伦美奂的石雕、砖雕和木雕,都是一个古老而又动人的故事。木雕馆、竹刻馆、百床馆、钱币馆、印花布染坊、当铺、酒窖、酱园、糟坊、刨烟坊、药铺、布铺、南货铺等等分布其间,还有那酥松脆糯的姑嫂饼等百年特色小吃和拳船表演以及皮影戏、花鼓戏,无一不浸染了千年小镇深厚的文化底蕴,来到了乌镇,你真好比置身于一轴立体活动的“清明上河图”中。

但若你坐上那摇摇晃晃的小船,穿行在古老的石拱桥间,你还会觉得立时年青了许多,你好象又回到了童年,到了外婆家一样。

乌镇,也是一处绝好的读书处。它不似同里喧闹,也不象西塘繁华,来到了这“两省三府”交界处的乌镇,就象进入了与尘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它特别的静谧、安祥,静谧得只听到船浆的欸乃声,安祥得只听得自己的脚步在青石板上的回响;这是其他的一些江南古镇所无法比拟的。不知道当年的乌镇是否这样?

不过,乌镇自古以来却是一个文人名士出没的地方。在那“杨柳岸,晓风残月”处,在那“春来江水绿如兰”处,在那“立志书院”的“灯火栏栅”处;梁昭明太子萧统曾跟随他的老师,文坛领袖沈约在此读书,中国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谢灵运曾在此读书,写出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唐代著名诗人李绅曾在此读书,唐代宰相裴休曾在此读书,宋代著名诗人陈与义、范成大曾在此读书,还有沈平、严辰、夏同善、严独鹤等等文人名士也曾在此读过书。

小小的乌镇,曾走出了64名进士、161名举人。更重要的,走出了茅盾、沈泽民这一对同胞兄弟,为中国文学和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

“唐代银杏宛在,昭明书室依稀。”这是茅盾回乡时为乌镇题写的句子。站在“茅盾故居”前,我想起了鲁迅先生多次称道的“昭明文选”,想起了茅盾这位中国文坛巨匠,想起了茅盾为中国文化事业所作的贡献;想起了他用他的钱设立的中国最高长篇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他的许多话和许多作品都不记得了,但有一段话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子中。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8bf9e010008rs.html20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