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千年凝成水乡乌镇 |
[游记]千年凝成水乡乌镇 |
2008-05-22 sina.com.cn |
(乌镇景点入口,人满为患。) (乌镇城市雕塑.) 汽车在平坦的杭嘉湖平原上开的很快,看得出当地人都很富裕,极目望去到处都是新盖的西化小洋楼,几乎一模一样。还以为自己到了欧洲的某个地方,我不解的就是这小洋楼实在和江南的景色太不搭,怎么大家就一哄而上了呢。 水乡去了几次,江苏的周庄和同里,而这次终于到了电视上刘若英带言的浙江乌镇了。“乌镇”,这名字就像是一幅画,口里念着她,就在心中白开了一张白纸黑墨的中国画,没有大明大暗的色彩,一切就那么安静祥和。据说,乌镇的名字来源与一种黑色的油漆,可以保护墙面。桐乡里把“黑”称为“乌”,于是就有了乌镇这个名字。 没有水就不叫水乡了,乌镇的水自是多情。这个江南古镇最标准的版本,自然孕育出水乡所有的特色:水、桥还有高高马头墙的水乡徽派建筑。100元的门票,你就可以在人潮汹涌的仿古街上再次领略所谓“水乡”的特色了。导游说乌镇是唯一保留了水乡特色的江南古镇,不像别的地方商业化严重。我记得去周庄和同里,那边的导游也称自己才是真正的原始古镇呢。在我看来,也只有同里更纯粹些。乌镇是中国一代文豪矛盾的故乡,你可以去矛盾故居瞻仰一番,也可以在著名的“林家铺子”买些价高的旅游纪念品。东大街和观前街的两侧,分布着百床馆、民俗馆、染坊、木雕馆、钱币馆、酒坊等景点,如果没有人潮,一个人慢慢欣赏是个不错的选择。 水乡自然少不了桥。据说乌镇有120座桥,现今也有40多座,数量之多足可傲视其他古镇。财神湾里的风雨桥是乌镇最豪华的桥,两条4米多宽的石桥并排一起,中间有屏风,上有桥廊。据说过桥的时候要遵循男左女右才的原则,从桥上走过的男男女女就算是左右逢源了。所以桥又有了“逢源双桥”的叫法。因为桥多,就有了关于桥的风俗,最著名的就是“走桥”。据说元宵节的时候,要在镇上过十座桥,而且不能走回头路,预示来年兴旺发达。 古镇的东大街上老作坊有不少,但大多伦为了江南民俗表演和销售的一部分。三白酒坊里展现了酿制白酒的过程,而宏源泰染坊是展示乌镇蓝印花布制作工艺的一个展厅。 (三白酒坊.) (宏源泰染坊,电影<菊豆>就是在这拍的.) 走出矛盾故居,眼前是个古戏台,刚刚整修过。屋顶上塑的戏文人物神态逼真、造型可爱。我去的时候,正在演出一出戏,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戏种,反正是听不明白。 马头墙在江南民居中最常见。因为古时水乡房屋均用木头建成,非常容易引起火灾,为了避免邻居失火殃及自家,就在两户人家之间筑起高高的封火墙来遏止火势蔓延。山墙高低起伏,纵横有致,增添了房屋立面的美感和层次丰富的韵律感。 为节约用地,江南水乡民居均相连组成条条道路,街巷一般幽深狭窄。像乌镇就形成“脚下青石路,头顶一线天”的奇特格局。高墙窄巷也是江南民居的典型形态。 乌镇与其他水乡最不同的地方就是临河而建的水阁了。房屋底下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脉脉流水从自己屋下流走,想想就是一件惬意的事情。对于游客来说,人们可以透过那些敞开窗户的吊脚楼,看到实实在在的水乡生活,所以它们就变成了古镇风情万种的窗口。 另外,在乌镇你到处都可以闻到油炸臭豆腐的味道。虽然乌镇不允许里面的住户做生意,但有老百姓还是偷偷卖一些,价钱公道,而且味道也很正宗。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48105501000btz.html23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