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东栅、西栅说乌镇(上) |
[游记]东栅、西栅说乌镇(上) |
2008-05-22 sina.com.cn |
夕阳透过巷子照进石板路上,身后拉了长长的影子,可是只一会儿时间,太阳就躲到高高的房子背后,只留下投射在天空中,又反射下来的光线照着乌镇的东大街。不时地有几家开着门的店铺老板在门前招揽生意。有的店铺专卖跟布有关的东西,诸如富有民族特色的衣服、包头的蓝花布头巾、蓝花布做的各种包等等;有的店铺专卖乌镇的特产;有的店铺专卖木质的手工作品;不过更多的店铺是什么都卖。 我看上了一件富有民族特色的衣服,可是觉得价钱不合适,讨价还价中老板告诉我们,象他们这样的店铺,只有下午5点之后、早上7点之前才允许营业。我奇怪地问:“那白天不能经营吗?”老板告诉我说,白天只有旅游公司开的那些店铺才可以做买卖,居民的营业时间有严格规定。之前在网上看到,乌镇不允许住户自行接待游客住宿,没想到连做生意也受限制。又转了一阵,终于在东大街327号(好像是这个门牌号,做生意的是一位阿姨)。我买到了喜欢的衣服和头巾,lily也买了头巾,还买了一副敲背用的木制“工具”。(这两个物件后来可是帮了我们大忙,由于造型奇特被我戏称为“武器”。) 等再回到傅叔叔家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钱阿姨说叔叔领着四个客人去吃晚饭了,她等我们回来以后带我们过去。我们在钱阿姨的带领下,从巷子出来,向左一拐,就来到了一家饭店,据说这家的乌镇特色做的特别好。我们要了红烧羊肉、香干马兰头、芋头、酱鸭和白水鱼等5个菜,味道的确很鲜美,难怪很多网友都称赞呢。 吃完饭,傅叔叔骑着摩托来带我们去西栅。 夜里西栅 从饭店出来左转就进了乌镇具有现代化气息的街道,过大桥的时候发现,乌镇街道的夜晚还真是热闹呢。大桥两侧摆满了地摊,卖什么的都有,不过与古镇里面不同,这里的商品都和现代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其中不乏追赶潮流的脚步。 路上傅叔叔给我们讲了乌镇的来历。据傅叔叔说,我们现在住的这边称为“东栅”(栅,在乌镇话里好像是念“sha”这个音的四声,发音听得不是很清楚),今年新开放的那边叫“西栅”。乌镇最初建镇的时候,是建在西栅那边,取名“乌镇”。后来,积聚的人口越来越多,一部分人从西栅迁出来,到了东栅这边建了个新镇子取名“青镇”,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思。建国之后,乌镇和青镇再次合并,通称为“乌镇”。我们现在只知道有东栅、西栅,其实乌镇还有南栅和北栅,只是现在没有对外开放。据傅叔叔讲,几个小区域都是以河为分界线,之所以称为“栅”是因为乌镇没有城墙,只有筑起的栅栏。据说,西栅的面积为3平方公里,为了修缮西栅,乌镇将居住于此的居民全部迁出镇子,于2003年投资近10亿元、历时四载,于今年春节之后推出西栅景区。 听着傅叔叔讲这些,不知不觉就到了西栅的门口。傅叔叔建议我们夜游西栅,一是因为说是夜景很美,二是因为晚上来票价只要40元,白天进景区的话则要120元。我们到西栅景区的门口一看,都有点不大相信这是个景区,简直和五星级宾馆的大堂差不多。虽说是晚上,售票大厅里灯火辉煌,大理石打造的地面反着晃眼的光,一进大门,吊在半空的大屏幕上正在滚动播出西栅旅游须知。Lily的记者证又派上了用场可以免票。我们买了三张票,通过现代化的检票口,进了西栅。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12368d01000a3v.html64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