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 |
[游记]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 |
2008-05-22 sina.com.cn |
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这是乌镇的宣传语,用在这里也可以表达自己对乌镇的感觉。来江南之前就知道乌镇的名字,知道这里的旧屋深巷,这里的古朴水乡,知道这里名士云集的脉脉书香。第一次来江南时因为贪恋华东五市的虚名,与乌镇失之交臂,这一次,自然是要补上这一课。在乌镇的古镇景区外面用过午餐,享用了正宗的霉干菜扣肉,心情极好,再加上不冷不热的仲秋天气,正是游乌镇的好时候。 乌镇是江南水乡六大古镇之一,东、西、南、北四条老街呈“十”字交叉,构成双棋盘式河街平行、水陆相邻的古镇格局。目前只开发了东栅和西栅,据说东栅刚刚开发不久,尚存有人工的痕迹,因此,我们只买了西栅的票,对这种十字形的格局并没有产生整体上的宏观认识,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认识乌镇。进入景区,依河傍水的老宅旧屋便立刻映入眼帘,好一个保存完整的江南古镇,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词——化石。眼前的古街、古宅、古石桥,分明就是几百年前古镇风貌的化石标本,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朝代变迁、风雨飘摇,仍然存留下这样原汁原味的古镇,实在难得。 小桥、流水及飘荡在水面上的小船分明凝结着几百年前历史的影子。 河畔的枕水人家。具有典型明清风格的古建筑。西栅老街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之一。 石板铺就的小路,古旧的木屋,深巷,老宅,呈现出古朴、深遂的幽静,似乎它们一直在冬眠着,因而一切都停留在那个时代。 老街里至今仍住着一些不愿搬离的老人家,他们使老街生动而充满着人气。这两位老人家看见我拍照便配合地转过头来,似乎他们已习惯了成为这里景致的一部分。 老屋里似乎已接了自来水,不过,很多老人仍习惯使用河里的水,这是他们下来汲水的石阶。这种古老的生存方式,也是乌镇的一大特色,成为化石的不仅仅是景致,还有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 古街上的老酒馆。旧时乌镇的酿酒业十分发达,著名的特产之一就是“三白酒”,即用白米、白面、白水酿成的酒。若有酒好,再有些闲暇,坐在这里的长条凳上小酌一番,当是一大乐事。离开乌镇的时候,买了一筒用竹筒装着的三白酒,准备送给老爸品尝,让老爸也感受感受这里的文化。 炖羊肉的大锅,很实惠吧?进入景区内才知道,乌镇的名吃不是霉干菜,而是红烧羊肉。这种用土灶木柴大锅烧制的羊肉,一般要咕嘟咕嘟地烧上一个晚上,想想就很诱人吧。不过,我们是刚吃饱了饭过来的,实在没有空间享受它了。 正在现场制作麦芽糖的师傅。麦芽糖似乎是江南的一大特产,只不过我对此不感兴趣,倒是买了些姑嫂饼带回来,那才是乌镇的特产。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fe29601000bza.html20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