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美在乌镇

[游记]美在乌镇

2008-05-22    sina.com.cn

乌镇的美,缘于它的历史悠久。乌镇东郊有个“潭家湾遗址”,深深烙着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马家滨文化的痕迹,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乌镇为吴疆越界,秦汉时分乌程与由拳两县,隶属于会稽郡。唐咸通年间建镇,宋嘉定年间以东为界分乌、青两镇,新中国成立后两镇合并统称乌镇。乌镇,曾是周边地区的集商重地,规模鼎盛时达十万人之多,从现存的清末民初的建筑格局与整体风貌来看,就足见当时街肆的繁华。历史上也曾有“一观二塔三宫六院九寺十庵”之说。可见,历史上的乌镇文化灿烂。经过岁月陵替,风雨沧桑,而保存下来的十几万平方米的江南典型水乡民居群及十几座古桥梁,诉说着古镇的清纯与从容。同时,古镇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茅盾故居,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潭家湾遗址,县级重点文物保护三处:六朝遗址,唐代银杏,修真观戏台。

乌镇的美,缘于它的建筑精美。乌镇现存的民居主要是清代和民国的建筑,原汁原味,没有华丽的色彩,没有故作的娇柔,随意,却能打动人的心灵。千百年来,居民临河而建,傍桥而市,逶迤千余米的古帮岸、水阁和廊棚透出水乡悠悠的韵味。古风犹存的东、西、南、北四条老街呈“十”字交叉,构成双棋盘式河街平行、水陆相邻的古镇格局。众多古桥成了沟通的桥梁,被当地人称为“桥里桥”的通济桥和仁济桥,相互辉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论站在哪一座桥边均可以透过桥洞看到另一座桥,如井中观月,写景的桥联更是为古镇风景增添了许多雅趣。这里的民居,有些保存得相当完好,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十分精湛雅致,细腻的人物和花草更让人赞不绝口。乌镇地灵人杰,山清水秀,远离都市,历史上很多达官高士在此修筑园建别墅,各展风采。现存的庙宇书院处戏台高筑,米行、丝行、绸布庄、典当、钱庄、蚕茧房如今也保存良好,在现有古镇中也实不多见。

乌镇的美,缘于它的物产出名。这里的蓝印花布,堪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亦是乌镇的特产。蓝印花布馆前有宽阔的晒场,刚刚印染好的蓝印花布从晒场的木架上悬垂而下,风过处,便鼓风而起,犹如千船竞发。之后,它便成为许许多多的艺术品,流于石桥巷陌之间,成就独特的色彩韵味。乌镇的三白酒,产在一条深深的巷子里,俗话说的好,酒香不怕巷子深,香甜醉人的三白酒就珍藏在成百上千层层叠叠的酒瓮里。游客们慕名而来让酒坊的生意异常兴隆。乌镇还有其他许多的作坊,诸如制作狼毫的笔店、“土气”的布鞋作坊,刨烟作坊等。杭白菊,是乌镇又一特产,沿街随处可见,亦是茶馆必备之物,如果走累了,不妨在附近众多的茶馆中择一小憩,品一杯菊花茶,点几样传统小吃,遥遥望去,窗外是水上的阁楼,幽碧的流水,摇曳的舟,好一幅古韵浓重、活色生色的乡村画。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7fe81b01000ajk.html23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