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划着情思的小船飘向乌镇

[游记]划着情思的小船飘向乌镇

2008-05-22    sina.com.cn

划着情思的小船飘向乌镇(图)

2006-09-22 18:40:47

大中小

太清楚江南多水乡,一旦目睹与想象太多的小桥流水后,水乡的格局不过是大同小异而已。

周庄凭借著名画家陈逸飞的一幅油画《双桥》被世人瞩目,周庄一时成了“江南第一水乡”的代名词。诗人戴望舒的《雨巷》成就了西塘,人们涌向烟雨西塘;因“同里”有“天然摄影棚”之美誉,人们又涌向醇正水乡的同里。我却偏爱和敬仰散文《白杨礼赞》的作者—茅盾先生,便放弃绝版的周庄,明珠的同里,烟雨的西塘,首选精致的乌镇。

乌镇,是江南民风、民俗的一盘典型佳肴,初次光顾不知从何处下口。穿过旧式的老街,乌镇人说那是拍摄《似水年华》的地方。我惊诧于古镇的沧桑,经过上千年的岁月交替,风雨侵蚀,容颜早已憔悴,风采黯淡了。随之向往的心凉了半截,可乌镇人说不能只看表面,要看它的内涵。我们何曾不是为寻找内涵而来的呢!我心凉的理由不是它的沧桑与憔悴,而是沧桑中理应有洁净的外延哦!不由使我想起“天堂”九寨之圣洁来,身在乌镇,心在比较,无不走“穴”。

如果是早点赶来看晨曦的乌镇,恐怕得到的印象要比现在好得多,可眼前的乌镇是“最后的枕水人家”,我只能按图索骥,走进那道门廊,走进那“黑色”的乌镇两个字里去。因为那里面,有一个古老的江南水乡,一个江南水乡的传说,在等着我去解读。

夹杂在乌镇“五一”长假热闹的人海中,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我有些失去了思考的自由,这一定是我的悲哀,不可能是乌镇的悲哀。当我拥入乌镇的怀抱,已是乌镇旅游的最高峰颠,我看得出乌镇有些厌倦与无奈。乌镇,我是早来,还是晚来了……

于是,在众多小街、小河、小桥构成的乌镇,我寻找似曾相识的江南,原滋原味的水乡。

鸟瞰乌镇,十分秀美,水榭玲珑剔透,临河的阁楼与街一脉相连,清静得有点道骨风范,那触目可惊的密密匝匝的民宅,仍留有清末江南水乡人家的悠悠倩影,但好象增加了许多牢骚和不安。小河在两岸民宅的簇拥下蜿蜒地匍匐着流淌,迤俪千余米的古帮岸、水阁和廊棚诱出水乡千载难逢的别致与风韵。正如阮仪三在《江南六镇》一书中感叹:“乌镇水阁房,空灵又敞亮,家家枕河眠,水乡好风光”。只是河水仿佛被印花浸染过似的。这千年汩汩流淌的水,而今却少了些清澈和明亮,茫然地按着惯性淌着,好象一只懒散而又受伤的蛇!

原以为有水的衬托,肯定是秀色可人。然而,从这里流淌过的京杭大运河已有了浑浊的底色,许是难以复出青春的容颜。只有一种等待回归自然的焦躁与惆怅了。近看乌镇,不能不使我想起那环绕在丽江古镇四方街上的纳西民居明净的溪水,也不能不想起贵州镇远舞阳河款款的溪流……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d77917010005qz.html30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