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2007 11月中的时候去了趟乌镇,那个在黄磊的《似水年华》播出后迅速提高知名度的江南水乡古镇。 去之前上网看了资料,有人竟说乌镇是已经死了的江南水乡,令我好奇心大增,想要看看到底何来此说。 到了西栅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所以我快快的走了一圈浏览下,等晚上看夜景。西栅是新景区,当地的旅游局把原来的居民几乎全部迁出了,空出的住房改造成旅馆,三人间,标准间,豪华套间什么规格都有,价格当然贵的离谱。西栅大街上相隔不远就有一个小饭馆,说它小不是指空间,而是指设施。由于旅游局的规定,再大的地方也只能摆两个方桌,只有大街的两头有两三家大饭馆。卖当地特产和手工艺品的店铺也零星的有几家,只是过于冷清了。不管是饭馆还是小店,里面做生意的都是旅游局的员工,还有水上公交的船夫,西栅是彻底的被旅游局垄断了。 终于等到太阳落了山,赶快冲出去看大家都推荐的夜景。每一座桥,每一座小屋外都有彩灯作装饰,色彩丰富却不杂乱,看来的确是精心设计过的。时间不多,来不及慢慢走,只好看见什么拍什么,也来不及构思,全凭本能了。夜晚的乌镇完全没有了水乡的感觉,即使灯光并不夺目,也总是显得有些不真实。夜景很美,的确是很美,可是因为太美了,反而让人觉得不真实,让人觉得乌镇人生活的水乡看定不是这样子的。 第二天终于有些时间在街上好好逛了,仔细一走才发现西栅也不小,有很多景点,可惜的是没有人,除了主街略有人气外,其他地方都是空荡荡的。即使是那么有特色的大染坊,也是找了半天才在屋角看到老师傅。酱菜坊、三寸金莲馆、乌将军庙、灵水局、关帝庙、文殊阁、宝莲塔......一路走下来,看到的都是一动不动的建筑,看不到乌镇人的生活——乌镇的灵魂。唯的发现一个水局的旧址和介绍,让乌镇变得生动了些。 在乌镇待了两天,都只在西栅。虽然知道东栅才是比较原汁原味的乌镇风貌,可惜未能成行。也好,留点遗憾下次来弥补。 后来和一个三轮车夫聊天,才知道原来东南西北都有老街,北街还没开发,南街现在还不要门票,是下一步旅游局要下手的地方。 在看到东栅和南栅之前,我还不想轻易下结论。不过西栅可以算是“死掉”了,看看夜景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