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镇印象

[游记]乌镇印象

2007-07-16    

乌镇印象

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曾教过有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叫“欲扬先抑”,对杭州对西湖的失望在第二天的乌镇行中得到了补偿。

其实之前去过诸如号称中国第一古镇的周庄。很久以前看到陈逸飞以周庄为背景的油画《故乡的回忆——双桥》时,便对江南的水乡有一种莫名的向往,几曲清水,半弯古桥,清古宅落,飘摇小舟,给予人一种恬静的美妙。 其实很多人也和我一样是通过《双桥》,这幅曾被美国友人哈默博士赠予小平主席的名画,开始了解周庄,开始了解江南小桥流水的美丽。但,周庄之行让我对本该恬静安逸的古镇没了想像。

这次,我们去的是乌镇。一样是古镇。

对于乌镇并不陌生,很早便知道那是茅盾的故乡,那里有茅盾先生笔下的林家铺子。但对于乌镇的真正了解是在看了黄磊和刘若英言的《似水年华》之后。戏并不出彩,但正符合古镇的韵调,平静中演绎着若离若何的爱情。在后来看黄磊《年华似水》的MV时,听他唱着,“年华似水,匆匆一瞥,多少岁月,轻描淡写……”,看着他周遭水墨般的情景,我知道我的心在萌动着那份不可言喻的向往。 从杭州炽热的早晨出发,我先前怀着的“凄凄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的”的意境便也落空,空气带着江南夏季的燥热压抑着游人。

在大门无聊的等了十几分钟,终于等来了买票回来的导游。进了大门便是景区了。沿着弯弯的石街,扶着袅袅的柳树,徐徐前去。不多久便走入了乌镇的主街。弯曲的石道未能见到头,熙熙攘攘的行人,碍住了我继续远观的视线。两旁连绵的建筑一派用樟木做门面,但岁月的洗礼让座座的民居带上了班驳,昏黑代替了樟木原本的面貌,残落的门联还依旧挂在门楣上,层层的蜘蛛网爬上了屋角。我轻轻地沿着一排排木制的樟木门前行,依稀嗅到了当年故乡老宅中太祖母的气息,陈年的余香似有若无,令人心下怅然。

默然的是房内的住户,大多是耋耄之年的老叟,他们静静的做着自己的事,打麻将,看书,听收音机,偶有的回望带来的却是冷漠。也许旅游的开发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收益,但他们原本宁静的生活却成为过去。我突然觉得我们是否唐突了,在此刻。 不会被掩盖的是乌镇原有的繁荣。进入了几座大户之家参观。导游给我们介绍他们睡觉的床具,桌椅的摆设,到他们日常的生活,似乎是在告诉游人曾经的乌镇的富足与讲究。每个人间歇中感到了世事易转的无奈。至于建筑,都是些徽派的房子。在我来之前便在一本书上了解到。那些雕刻的确玲珑,那些用具的确奢华。美中不足的是它的光线,地域的狭小、拥挤,使这些宅落在阴影中存在,除了大堂光线较可外,其他的房间都显的特别的阴暗。我仍依稀的感觉到它的庄严,可间隙间也感觉到了它的阴森。也许是太久无人居住了吧,早已失去了它的人气。至于游人,他们只是些过客,一些似乎不应该来的过客。

乌镇的古文化气息很浓。江南木雕陈列馆,百床馆、精雕细镂,工艺精湛;居家民俗馆、染布坊、花鼓戏、皮影戏、就像水乡绽放的千姿百态的杭白菊,在水乡浓郁的韵味的浸润下,看似平淡然而神奇,散发出淡淡的优雅清香,让人久久回味。无怪乎,茅盾先生如此眷恋水乡的深情了。

参观了几座老宅之后,便将近12点了,游人越来越多狭小的街道,更显拥挤。扎堆去看桐乡花鼓戏,跟高高的台子上一老叟模样的演员挥手致意,但见他上着长衫,鼻梁上架着的黑框眼镜已经滑到了鼻翼,小小的黑眼珠因此显出几分滑稽,唱腔中吴音婉转,手中的算盘劈啪作响,很是有意思。 坐在深色的长条板凳上等着看皮影戏是最快乐的事情。一阵铿锵的锣鼓响过之后,灯光、道具、演员一齐登场,质朴的乌镇口音,隔着一幕四方的布幕传来,随后各色生动形象的戏剧人物便灵动起来。明知是一场戏,但观众无论男女老少皆兴致勃勃。我忍不住好奇,转到幕后一看究竟,那操纵舞台上万千场面的仅仅是两个抖动着手腕的老艺人,其余几位年纪稍长些的,穿着家常的背心短裤,或敲锣,或打鼓,或拉胡琴,怡然自得间,就将一场场大戏演了,实在是令人称奇。

忽然不大想走,挑了间临河的小店,点一碗冰镇的绿豆汤,便懒懒的坐在河边的长庭上,静静地看水在窗下流,船在水上走,凉风便顺着长长的河道迎面而来,四周的喧嚣便都不见了,怎一个惬意了得!

旅途结束的时候,忽然下起了雨,在淋漓的大雨中与乌镇挥手再见: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

原始链接:http://www.xici.net/b564773/d54990054.htm
转自:15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