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兮游记-06.11乌镇上海 |
[游记]兮游记-06.11乌镇上海 |
2007-07-16 |
买好19:18到嘉兴的车票,办完25号中途由嘉兴上车回武昌的手续即万事俱备,兴冲冲登上T747,这是由上海至宁波的短途火车,周末人特别的多,别说座位,连站的地方都极有限,艰难地站了近一个小时后,到达嘉兴。 夜色下的嘉兴飘着细雨,检完票正商量怎么去乌镇,“黑车送客了!”居然这么吆喝着揽客,如此坦白挺让人感兴趣,经过几轮欲拒还迎式的讨价还价,以70元价格送我们到乌镇而成交。天色已晚人生地不熟,司机看出我们仍有几分犹豫,主动将驾照和行车证交给我们保管,到了之后再还。应我们的要求,赵姓司机在嘉兴绕了一圈,夜色下的嘉兴南湖透出一份静谥的美丽。 乌镇行有同伴早已做好功课,在网上查询到乌镇当地居民的电话提前订好房,住镇上居民家价格便宜,我们三个人共80元,不仅可以真正体会水乡人家原汁原味的生活,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逃掉刚刚涨至100元的门票,何乐而不为?订的这家主人姓高,我们叫她高阿姨。 9点钟,我们与高阿姨在车站碰头,她带我们进景区她的家,乌镇共有4条大街,高阿姨家所在的东大街已开发成景区,镇上百来户居民家几乎都可以接待游客,乌镇的开发也给这古老的水乡带来无限商机。 高阿姨很热情好客,一见面就要替我们拿行李,问寒问暖,仅靠一点点心支撑到现在的我们早已饥肠辘辘,高阿姨说:“我猜到你们大概还没吃饭,特意跟人家打招呼等你们”。原来镇上居民是不允许私自营业的,所以象住居民家、吃居民家或是在居民家买工艺品都得偷偷进行。 高阿姨家住东大街249号,真巧,隔壁就是网上有名的陈老板餐厅。餐厅设在最里面的屋子,墙上挂着老板娘和黄磊的合影,估计是黄磊拍《似水年华》时在这儿吃饭留影。支起窗户就可以看到小河,可惜天黑,能见度为零,雨后的河风扑面带进几分凉意。早已在网上了解陈老板的招牌菜式,我们也按图索骥,点了一份红烧羊肉、香干马兰头、清蒸白丝鱼、酱爆螺蛳,外加三杯乌镇米酒。 感谢网络,的确名不虚传,胡羊肉用黄酒、茴香、辣椒、八角大料等炖的香烂可口,不腻不骚,三个人风卷残云般就干掉一盘。马兰头这种当地的青菜,是用剪刀在田里一点一点剪出来的,加上香干素炒很有清香的味道,盛在白瓷盘里,马兰头青青如远山,香干黄白如新月,清爽淡定。白丝鱼有点象我们的武昌鱼,蒸的嫩嫩滑滑的,应该事先腌过,有点咸。炒田螺的汤汁调的很好,老板娘不时来看看我们吃的如何,看到我用牙签,还一个劲劝我:“不要用牙签,直接吸才好吃,我养了好几天了,干净呢”,米酒醇香中微带点酸,喝一口浑身都有酽酽的感觉。陈老板家的饭真香,一人吃了一大碗仍意犹未尽,只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一道酸笋汤,菜和笋都是腌渍过的果然不愧酸笋汤这名字,开胃的紧,我们三个女生,大口吃肉大杯喝酒,四菜一汤消灭的干干净净,痛快。 陈老板听说网上很多人推荐他家的菜式,特别感兴趣,追着我们问个不停。可惜饿的太狠了,竟忘记将这水乡佳肴拍照留念,待酒足饭饱记起时,已一片狼藉。遗憾。。。 饭罢,高阿姨带我们夜游了一番乌镇,也为了探好线路,把逃票进行到底。仍有些微雨,窄窄的长巷,夹着那条雨后的青石板路,两边有些昏黄的灯光投射出惨白的亮光。经过了《似水年华》中默默的家和阿文他们走过的巷子,与高阿姨家没有两样。麻将声与电视声不时自居民家紧闭的木门里传出,弥漫着那份安逸的生活气息让我们这夜游的人也想早点归去小憩一番。 于是跟高阿姨回家,她家还住着另外两个女孩,准备明天去西塘玩。高阿姨拿出当地特产杭白菊给我们泡茶,水倒进杯里一会儿就觉菊香四溢,茶水金黄澄亮,喝一口齿颊留香,果然上品。高阿姨家很热闹呢,明天又有一拨游客要接,和气生财。 洗漱上床时,发现我睡的这张床实在漂亮,可能是高阿姨的陪嫁,古董级的~~秀一下。 DSCN1329.jpg (108.18 KB) |
原始链接:http://mihuhu.art.topzj.com/viewthread.php?tid=47944&extra=page;D1 |
转自:20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