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小札乌镇行

[游记]游记小札乌镇行

2007-07-16    see.cc

-- [游记小札] 乌镇行
向往乌镇,已经很久,真正成行,却是在一个极平常的风轻云淡的日子。从杭州东站出发,到乌镇,不过两小时的车程。不免在心里微叹,很多时候,梦想和现实的差距,也只不过是在是否行动之间吧。
乌镇,俗称四门八坊数十巷,只凭此,就可想象当年的繁华,不过,今日的乌镇风情保存较完好的,是在东街和西栅。
踏进东街之刹那间,只感觉一股浓郁水乡风情扑面而来:木质民居依水而建,毗连彼伏,而岸边的回廊亦连绵曲折,和那些翘角屋檐相印成趣,似在诉说岁月沧桑。走在乌镇,移步即成景。只可惜正逢双休日,游人交织穿梭,熙攘如云,不免令人少了几分凭栏遥想当年运河盛况的雅兴。而乌镇,也被这份热闹衬得有略嫌狭小之感。
不过,这份失望很快就被巷角小摊上金黄色的臭豆腐一扫而空,面对众人的抢购,那一对摊主老夫妇显然有些应接不暇,而这臭豆腐也确实美味异常。就这样顺势跻身于人群之中,在光影斑驳的小巷间信步游走,看着远处桥桥相接,把整个小镇串在了一起。
据载,这小镇历史上曾出过64名进士、161名举人,不知是否属实。而走在夏同翰林第,矛盾故居,立志书院的高墙深院和青砖黑瓦间,不得不令你感叹,这小镇沉淀着如此氤氲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仿佛一不小心,就会在某处街角与某位前人邂逅。
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小镇的那些小作坊。从高公生槽坊的柜台穿过一条绿荫下的小小甬道,便是手工酿酒作坊。面膛黎红的酿酒师傅们,微笑着看我们这些游客好奇地东张西望。在空气中流淌着的,是混和着酒,糯米的香味,未饮,已令人微醺微醉。
正在酒香中流连徜徉,一阵紧锣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循声而去,原来是皮影戏在一所简陋的房子里开演了。不大的布幕上,鹤与蛇酣战正激,好奇于那惟妙惟肖的表演,转到幕后,只见一老人在气定神闲的操作,不免叹服。
跨出皮影戏的表演场,正对着的是一个古戏台,台上的花旦虽浓脂厚粉,却还是掩不住发福了的身段,唱花鼓戏的都是些当地老人。一转头,却见刚才表演皮影戏的老人也在不远处吸烟小憩。老人,古戏台,在此时一起构成一幅极和谐的风景图。想起一路甚少见到当地的年轻人,可能年轻一代都巳不愿安于古镇的平静而外出打拼了吧。
台下看的人中游客并不多,但台上的老人,吹弹拉唱,丝毫未有松懈,那认真劲倒引得我也渐渐入戏中了。看旁边的曲目牌,演的是《庵堂相会》。一曲终了,台上台下人都开始散去。这才惊觉,小镇,巳是黄昏。我想,我就是在此刻爱上乌镇的。
喧哗散尽,夕阳的余辉懒散地照在空无一人的小巷中,那青石板铺就的路忽然变得悠远绵长了许多。整个乌镇的底色都成了昏黄,感觉却整个儿地灵动起来。
而小镇的居民们在此时也开始了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那些在白天都紧闭着的临街小窗纷纭打开,有炊烟袅袅地升起,也有老人在自家门口卖一些好吃的糕点和自制的工艺品。整个小镇如此安详平静,时光在那一瞬有就此凝固的感觉。
从一个老人手中接过一块还冒着热气的梅花糕,满心欢喜地走在那小小的拱石桥上,只顾贪看着水影,手中只咬了一口的糕点却巳掉入水中,漾起一小小波澜就再无动静。也不知道千年之后,是否会在此出一个鱼精呢?那时,倒也是有我一功的。

后记:很多记忆隔得久了,就会淡去,只是有一些细节却还会留在我们心里,一如乌镇一行,什么样的风景都会忘记,却不会忘记回程中那一件披在我身上的衣服的温暖。
而这次乌镇之行,也因此而无比温馨起来。

风柔
2003.2.4

转自:http://www.see.cc/printpage.asp?BoardID=45&ID=167721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