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印象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从没有去过水乡,每次听到乌镇、周庄,脑海中就会闪过戴望舒的这首《雨巷》,青砖、青瓦的巷子,静默、悠闲的人家,碧绿的溪水上飘摇的乌蓬船,再配以油纸伞下“梦一般凄婉迷茫的丁香一样地姑娘” …… 从温州到乌镇上高速得六小时里程,天空下着小雨,并不影响我游历的心情,穿过“瓯江”一路伴着雁荡山山脉,且行且进,远看雁荡奇峰、秀岭,云雾从山腰飘过,似玉带绕身;钻过据说是浙江境内最长的湖岭隧道(4.2公里),便到了台州境内。台州产桔,于是这一路便满是桔园,想来若是八、九月份定是果实累累,美不胜收了;待到了绍兴境内,山川渐少,沿路多为农田,正是油菜花开的季节,满眼尽是跳跃的嫩黄,让人忍不住想要置身其中,戏蜂弄蝶;再行便到了杭州境内,满山坡的茶园纵横交错,谓为壮观。终于到了桐乡境内,一路寻着乌镇的路标慢慢靠近,当我真正地站在这片梦里水乡的石板路中央时,却不知该从何开始去解读她了。 小桥流水人家 既然是水乡,决定还是先从水道开始吧。坐在乌蓬船中,船尾老伯悠闲自在地摇着橹,船随橹动水助船行,身后留下一圈圈的水波,一波一波荡漾开去,不一会就拍到了岸边的石堤;左岸是清一色临河而建的民居,一式的由陆地伸向水面,再由水中竖立的石柱支撑着;一式的木制节构、雕花的格窗,间或有一家还会有条古朴的扶廊,想必夏天乘凉该是绝好的;右岸一路是刚抽芽叶的垂柳,嫩绿的枝条随风轻舞着迎宾的舞蹈;沿河每隔一段就会有石桥跨河而过,或方、或圆、或拱、或平,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在眼前渐次铺开。 古巷民居 上了岸,顺着岸边的长廊西行,便是《似水年华》中多次出现过的“逢源双桥”,这桥分左右两边,中间由木雕缕花的木板纵向隔着,因为没有说明而引来各种猜测,有说是分男左女右;有说是分左右而为出入,至于古人真正的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过桥后便入了一条悠长、深远的古巷,巷子不宽,仅容五、六个人并肩而行,踏着厚厚的石板寻着古人的足迹一路深入,会发现两侧的民居东西两面墙都是砖构的墙界与高高的飞檐,屋顶以上的墙面被漆成白色,而南北两侧则是木制的墙板,灰褐色的深浅不一,我不由用双手触摸上去,想要溶入这厚重、宁静的古巷…… 向前望去,每一家都会有缕花的方格木窗,一扇侧开的大门,偶尔会在墙界处看到一块刻有××墙界的字样,那必是古时的大户人家所在,而这家的大门也必是双扇对开的,门上的铜钉由于年代久远已开始生锈了,而一对狮头门环却因了几代人的触扣而显得愈发光亮了。信步走入院内,那门窗上的雕花不同于巷内的方格形,有鳞波形的、有流线形的,有的还加入了花、鸟的图案;内门的门环大抵只有两种,一种是做成蝙蝠的形状,另一种是做成鲤鱼的形状,应该是象征福、贵的意思吧。站在屋里倚窗而立,想体味一下古时深闺女子的心境,却引来院内游人的狂笑,赶忙逃出做罢。做回我的现代人。 乌镇文化 乌镇,曾是两省三府七县错壤之地,自古民物繁褥,甲于他所;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因着久远的历史,自然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巷内行着,忽闻酒香扑鼻,原来是到了高公生酒坊所在,当真的是酒香不怕巷子深,顺着香气进入堆满酒坛的院内,这里可以亲眼目睹酿酒的全过程,如果你愿意还可以请师傅为你斟上一小杯,我正欲举杯一饮而尽,好心的村民提醒道:“这可是56度的白洒啊。”“哦!”我应道,无奈只得改饮为泯,不想这酒一触到舌尖,便有浓浓的清香自舌尖漫开,顿时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酒坊西侧不远是蓝印花布作坊,这里可以看到一团团棉花怎样变成棉线,而后在古老的织布机上随着在经线间穿梭滑行的梭子而变线为布,再盖上拓版刷上花形,用板蓝根制成的染料染成靛青,最后经过晾晒、裁制成各种精美的衣物、玩意。 古巷的中部有当代文学泰斗矛盾先生的故居和他幼时就读的立志书院。看看旧时的晴耕雨读,看看矛盾先生亲手栽种的南天竹和《春蚕》《林家铺子》的原始雏形,重温一下矛盾先生的一生事迹。爱好书画的人,可以在这里买一方乌镇特产的乌石,请师傅刻上《兰亭集序》或《似水年华》带回家中作为案头的镇纸。 最后一站是旧时的汇源当铺,一进门便望见高高的柜台,我一米六五的个头伸直了胳膊才能勉强触到柜台台面,那种压抑的感觉不言而谕,再走入柜台内侧,上四级台阶坐在木凳上,此时再看外面便又居高临下了,可以想像旧时穷苦百姓是怎样无奈地把家中值钱的东西捧至台前,而台内的人那鄙夷的目光、盘剥的心思和楼上堆满财物的库房,不由开始庆幸自己生在现代,而不必受人盘剥。 两类人 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两代人”吧,一代为古稀老人,悠闲地坐在屋内,或依门而立,对好奇、笑闹的游人或视而不见,或报以慈祥的微笑,看得出来深居古巷,他们也同这巷子一样深邃、宁静,倒显得我们这些外人有点打挠的意思了。而另一类人,则是而立之年的商者,因着旅游开发应运而生,古如乌镇却也不能免俗,每每有人经过,他们必会热情邀客入店,极力推荐具有乌镇特色的商品,好在既是看过不买他们也不会露出不快,到底还留存着些许质朴的本色,令人欣慰。 食在乌镇 外出旅游,当地美食不可不尝。乌镇酒家多为农家菜,口味偏甜微辣,两日里尝过新鲜的野菜“马兰头”,当地的河虾鲜嫩肥美,田螺也大而干净,自制的酒酿园子软糯糟香,再配上桐乡特产的菊花茶或自酿的米酒,别有一番风味。沿街还有一些可口的小吃,如臭豆腐干(据说同绍兴的如出一辙),还有一种叫“青苔”的糕点,是用捣碎的南瓜叶和着糯米粉再包上红豆沙,蒸制出来的,入口会有叶子的清香爽滑香甜。此外当地人还喜欢吃羊肉和小馄饨,因为肚子有限没有品尝,味道也就无从得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