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柔软时光(02)乌镇-驴友游记,游记,游记搜索,搜索游记 |
[游记]柔软时光(02)乌镇-驴友游记,游记,游记搜索,搜索游记 |
2007-09-01 luker.cn |
4月19日 11点多车到嘉兴北站,出站口一堆人围上来,七嘴八舌问我去哪里,回答去乌镇,他们竟然大摇其头,语带不屑。 乌镇我是一定要去的。第一次知道这个地方,是看《似水年华》,黄磊日复一日摆弄泛黄的古书,他说:“我的纸上铺满乌镇的阳光。”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 丢下他们往前走,一个机灵的车夫跟在后面,终于没能敌过他的如簧巧舌,花了几分钟谈妥价钱,上了黄包车。骑出一段路之后,我开始庆幸找对了人,这位师傅实在太健谈了,又是个老嘉兴,对本地情况烂熟于胸,滔滔不绝的介绍完全像专业导游。 我们先从老城区穿过,街道两旁尽是熟悉的连锁店,倒也十分繁华,出了市区,便直奔南湖。师傅说,他参加少先队的宣誓仪式就在一大会址的那条红船上举行。 南湖系浙江的三大名湖之一,因位于嘉兴城南而得名,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为其写照,据说苏东坡三过嘉兴,写下“闻道南湖曲,芙蓉似锦张,如何一夜雨,空见水茫茫”的诗句。如今南湖四周建起春、夏、秋、冬四季公园和湖滨公园、揽秀园、精严寺、革命历史陈列莸鹊取d虾?8年奥运会修建的,形状有点像悉尼歌剧院。 骑到这,师傅已经汗流浃背了,停下来稍做休息。他一边擦汗,一边指着历史陈列馆对我说,嘉兴人民对革命先烈怀有很深的感情,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打下江山是多么令人景仰啊。 接着我们走马观花地参观了新城区,亦是一片繁华景象,无需赘言。之后师傅将我送往嘉兴西站,看看表,转一个多小时了,付50元车资,钻进了西站附近一家网吧。上网找到乌镇潘叔的电话,打过去确定有空房,放下心来,神侃一会儿,去售票口买到14:50至乌镇的票。 16点,经桐乡准时到达乌镇,潘叔接站。 乌镇景区管理非常严格,早8点到晚17点,均有人查票,工作人员把守各个入口,进入须经核查,另有游动岗哨,并且票只限当天有效,第二天要重新购票。潘叔送我到祥祥饭店等候哨兵们下班,顺便吃了晚饭。17:30成功逃票。潘叔家住在景区内,面对仁寿桥,游览起来方便快捷。 我住的房间很有意思,没有布置成客房的样子,就是普通的房间,里面满满当当摆着电视冰箱沙发写字台,没有游客的话,潘叔跟他妻子住在这。被子刚晒过,蓬松柔软。潘师母送来一杯菊花茶,喝完,洗澡,出门。 游人基本散去,乌镇正渐渐平静下来。先由西至东走了一遍,熟悉一下地形,在东大街跟一位老伯搭讪,意外得知老伯祖籍常州,彼此拉开话匣子,天南地北聊将起来。正聊着,潘师母来找我去广场看跳舞,所谓跳舞,其实是镇上老年人晚间聚会活动,看完天色彻底黑了,顺观前街回去休息。 4月20日 今天学乖了,闹钟定在4点半,磨蹭到5点,潘叔来敲门。爬起来匆匆洗漱完毕,仍沿东大街闲逛,路过晴耕雨读,也就是《似水年华》里的图书馆,站在永安桥上眺望刘若英住过的房间,那里现在一晚880元,听说还有人抢着排队住宿,再过太平桥,折回到翰林府第附近,找常州老乡吃早饭。 乌镇跟其他古镇不同,旅游公司一手遮天,控制了餐饮住宿,禁止景区内居民做生意,所以白天几乎家家门窗紧闭,只有一早一晚,才有人摆出小方桌招揽为数不多的游客。要不是住潘叔家,恐怕也无缘得见乌镇晨曦了。 清晨的乌镇通透安详,太阳从房顶探出头,瓦楞仿佛镶了一道金边,此外别无多余的色彩。码头上有人洗衣服,木棒有节奏的打在衣服上啪啪做响,回音不绝,河水泛起一圈圈涟漪,带着淡淡的腥味。 早饭很简单,白粥、咸蛋、青团和一碟霉干菜,潘叔端只茶杯溜达过来,反复叮咛我7点40分前一定要赶回家,躲开查票的人。问他刘若英跳方格子的回廊在哪里,他向河道尽头一指,说那叫逢源双桥,这会儿门关着,过不去的,下午可以去看。 吃完饭,太阳已高高升起,温暖地照在身上,让人懒懒的不想动。 “我的纸上铺满乌镇的阳光。”黄磊念着台词唰地一下又蹦出来。 告别老乡,漫无目的随处乱走,偶尔停住脚看架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师取景,偶尔跟河边忙碌的妇女搭讪几句,细细查看房角残存的木雕跟石刻。在矛盾故居前踟躇良久,这位文学巨匠曾在此生活,“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我几乎可以想象他眼中的乌镇——雾气弥漫的,渔歌婉转的,炊烟袅袅的,枕河而居的乌镇,那才是真正的乌镇,给了他无数创作源泉的地方。 7点40,回潘叔家睡回笼觉。中午跟潘叔夫妻吃饭时聊天,才知道乌镇人的生活不容易,除退休职工镇上发几百元生活补贴外,再无其他收入,也因为不允许开店做生意,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下来的就是些老人、妇女和孩子。潘叔在一家风扇厂工作,效益不好,拿不着几个钱,女儿读大学,家里如果不偷偷开客栈,孩子的学费都成问题。 我问潘叔:你喜欢这里吗? 他想了想说:还是挺喜欢的,我家祖祖辈辈在这生活,人都熟悉,而且城里不能串门,太闷了。 潘师母话很少,潘叔说,她就倚着门框笑。我说将来女儿毕业了,你们也出去走走吧,她连连摇手,说自己哪也去不成,晕车。 12点,趁查票的休息,溜出家门混进一支红帽子旅游团。他们一开口,我真喜得非同小可,好亲切的山东话,一问,来自日照的,这就好办了,参观两个景点不成问题。事实证明我的预计极准,果然混进了晴耕雨读和印染作坊,还临时客串导游,给他们讲解了民俗馆对面码头的来历。 既来乌镇,茶馆不可不泡,望佛茶楼就在横街转角处,带木栅栏的阳台位置绝佳,竹桌竹椅,菊花绿茶,干燥的杭白菊经开水冲泡,瞬间朵朵绽放,眯起眼晒晒太阳,我真想不出还有什么比这更享受。 泡到15:30,窜到广场,找个好位子等戏开场。等了许久,才听“哎呀”一声叫板,男女主角开唱,今天的曲目是《庵堂相会》,调子像是越剧和昆曲的大杂烩,属当地一种奇特的花鼓戏,咿咿呀呀的半句也听不懂。招手叫来黄包车,谈了半天价格,去看千年银杏和老街。 银杏被一家医院圈进后院,竖着保护的牌子,老树枝桠纵横,四人恐怕也合抱不过来。出医院有座仿建的县衙,没兴趣,催车夫去老街。 老街位于景区以西,没修缮过,新旧房屋混杂,下一期整修后将以娱乐业为主。真的林家铺子在这里,没有招牌,只是比周围破败的宅子大,一排门板很有气势的样子,《天下粮仓》在老林家铺子前取过景。景区里面那个林家铺子是假的,也小得多。路上问他乌镇为什么叫乌镇,他说不知道,唐朝起就这么叫了,如今的乌镇是早先青、乌两镇的合并,周边还有名曰红和紫的镇,也许跟当地的土质有关系,泛红的叫红墩,黑黑的叫乌镇了。 逛老街花一小时,17:30点又跑到祥祥饭店吃晚饭,点了煎芋头、白水鱼、马兰头、一盆汤和米酒,发现没有约人对饮有点遗憾。 最后一次过仁义桥,靠在栏杆上看深黛色的天空,飞檐隐约的轮廓,感觉有点累,也有点满足。大概喝了酒的缘故,也可能乌镇的夜晚太过安静,用潘叔的话说,静得连蚊子走路都听得到。这一觉我睡得很塌实,长久以来的失眠不治而愈。 4月21日 6点起,跟大家说再见,两天来,我窜进窜出,半镇子的人都认识我了。 乘7:20的车到湖州。琢磨下一步是去南浔还是去安吉。 9点整车到湖州,天大变,一场大雨势不可免,决定打道回府。 9:05分上车,11点到常州。结束旅行。 费用如下: 嘉兴租车:50元。 嘉兴——乌镇:8.5元。 住宿:每晚50,两晚100元。 早饭一顿:3元。 晚饭两顿:74元。 喝茶:10元。 老街租车:15元。 乌镇——湖州:13元。 湖州——常州:43元。 总计:316.5元。 另: 潘叔地址:乌镇景区内矛盾故居向东50米左转横街11号 电话:0573—8722392 手机:13515833012 [1]
|
转自:http://www.luker.cn/youji/viewyouji.asp?id=366632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