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天堂游记二(宁波乌镇西塘上海) |
[游记]天堂游记二(宁波乌镇西塘上海) |
2007-07-16 hexun.com |
发表者: springsprit 宁波 去宁波的时候对宁波有很多的设想,虽然知道经济发达,但更令我这个游子倾心的是南海普陀山(观音菩萨的道场)和闻名遐尔的宁波汤圆。 从上海到了宁波的汽车南站,心别别地跳,是啊,这里有我爱的人,他会来接我。 见到了,却又是怎样的惶或。他没变,依然是那样黑,那样健康。可是,他见了我却没有笑,接过我的行李,心中酝酿的酒已醒过一半。短促的会晤,不舍的离别之后,心已成乱麻片片。 去到东海之滨,看日落。大海的浩翰,犹如伟人的胸怀,看大海波涛时涨时落的样子,犹如靠在力量的膝弯。近处的海水浑浊,没有沙滩和熙攘的游人,只有零散的摩的和零散的客人,大概都是有心来看海,寻找心中失落的梦。海滨远没有想象中的美丽。为了拍岸边美丽的贝壳石,摔了一跤,相机,地图,裤子,衣服都脏了,连随行的遮阳帽也被风刮走,找不见了。一个年轻的陌生男孩,帮我把相机弄干净,拍照。静静听我讲我和他的故事,觉得我的感情很真诚,他说他的经历中从不给人留余想。 坚持过后就要懂得何时放手。 晚上,坐车去城皇庙吃宁波汤圆,走错了路,于是匆匆浏览过美丽的天一广场,宁波新外滩。宁波的汤圆果真美味。我发消息给他,他回消息说好吃你就多吃点。感觉他在电话那头微笑。我是一个傻傻的女孩。是的。我离开了。心也碎了。 心碎的时候,我安慰自已:有觉睡,有饭吃就是幸福。就算第一天晚上饭吃不下,第二天的太阳总还是新的。所以,我仅存微弱的力量还有残余部队。于是,残余部队继续发挥作战优势,继续我的旅程。是啊,工作百忙中请个假是多么的不易啊。何况,此时我的虚脱已无可替代,必须要用美食和美景来填堵我的空慌。 走时,普陀山区浪正大。船只不通。 乌镇 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茅盾先生就出生在这里。 到乌镇的当晚我便住在了横街的25号,一个很慈祥的中年妇人家里。当地人很会过日子,木制的二层楼,自已住一楼,出租家庭旅馆在二楼。是夜的静谥如同天上的繁星点点,如慕如诉。披巾岸帻立在桥头看去,整个古镇呈现着二个世纪前的风貌,整个水乡恰似一幅长长的画卷。 第二日便很早起,在薄雾中慢慢品味古镇。地面全是板石结构,一条条甬道般的古巷阡陌交通、四通八达,木制的二层楼比比皆是,很多店家用旧时的布幡作广告招牌,茶酒送子龙蹄等迎街飘扬。早起勤劳的人们在桥头就着桥下的水洗衣,孩子们一窝蜂吱吱喳喳地骑车子去上学,在晨的清冷中,水中鱼儿闲适地游,蜻蜓在船头自在地飞,桥头上柳树如茵,朝阳初上的时候,仿佛点点露珠都在明媚微笑。 仿佛突然间沿街店铺都吱吱呀呀地开了,古镇有很多的蓝印花布物品出售,如衣服、裙子、帽子、头巾、鞋子、扇子,便买了条蓝印花头巾扎起来,准备沿途拍照。它的原料是古镇的人们自已染的。在作坊里见到几个老奶奶正在用织布机和梭子织着土布。几口盛满蓝色染料的大染缸的旁边悬挂着各式各样花色的蓝印花布在晾着。花色是由一种牛皮镂空雕刻的模具一点点地印上去。作坊外面就摆着各种款式类型的衣服、裙子、帽子、头巾、鞋子、扇子和包。这么多蓝印花布的东西和青瓷摆在一起,真是美伦美奂。 这里伙食也很棒。红烧羊肉就是其传统代表。汪刺鱼汤更是清香扑鼻,其用料就是这桥下的鱼中的一种,这鱼身上只长三颗连在一起的刺,用啤酒,掌握一定的火侯来煨豆腐和鱼,约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后,鱼汤就象牛奶一样。过一晚上想起来还是唇齿留香呀。美食美景令人乐不思蜀,真有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感觉。 古桥、古屋、淳朴的民风,给人一种怡然放松的感觉,不象在当世,恍如世外。什么商品经济、股票金融、互联网及所有烦心的事统统抛在脑后,不知不觉间惶或着眼前的事物,诧异、赞叹之余,融入这画卷之中,便觉这水乡的静谥和秀雅。 古镇还有几处纪念馆。有床的纪念馆、钱币的纪念馆,床的纪念馆里面收葳有各种各样的竹床,以前南方的人都喜欢睡这样的床,透气、凉快,刚进门的床作工精细到要一百名工人制作一年的程度。江南这样的能工巧匠真是数不胜数,就象我曾在无锡水浒城的高俅府曾见到一副人工绣的《清明上河图》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我们现代人的眼里看来算是巨著了。感叹古时候的富豪之家和现代真是不一样呀。钱币纪念馆里陈设着民国时期、军阀割据时各个政府发行的纸币。 日头渐高时,水上摆渡的船只也多起来了,游人欢笑着坐在船上让岸边的亲友拍照。两岸旧式的房檐、长廊对峙,十分入景。处处入画的乌镇,真是谋杀了我不少胶片。无论你相机怎么框架,出来的图片都是一张明信片的感觉:) 茅盾故居正在和我住的横街交叉着的街区,一进门就看到一个小小的四合院,一楼是茅盾的塑像,旁侧陈列是他生平所有的事迹,不少人在塑像合影留念;二楼陈列是他一生成长的旅程。还有他生前用过的雨伞和穿过的皮鞋。茅盾先生是十几岁就离开家乡外出学习工作了。 茅盾故居的斜对面,是茅盾著名的《林家铺子》里的原型,就是卖药品和小吃、纪念品的地方。买了些腌制的玫瑰花瓣,很甜。 出来便见到一块大而空的场地,正搭台唱戏呢,周围聚着不少老人在听戏。上面的女伶正咿咿呀呀唱得不知什么,近看,脸上折子里的厚粉正扑敕敕地掉下来,没兴致了,闪人。 江南的皮影戏闻名遐尔,颇有兴致看的,可惜运气不好,听得热闹才刚进去,没等看清楚剧情,两个皮影小人才打着打着,就演完了:(。灯关掉谢幕后,见幕后的操作的人手上正拿着那两个小人的皮影,身旁还有许多的道具。正在一个庭院里面,漂亮的假山,亭子,芭蕉,还有不知从那引来的水,很整齐的院落里面,廊和屋子,门有许多,路也是阡陌纵横,完全分不清楚东南西北。回到横街,与和蔼的房东告了别。 乌镇颇有些商业气息,有条商业街,卖吃的,穿的,又买了条连衣裙和一件小衫,HOHO 西塘 西塘位于嘉兴市嘉善县,从乌镇到西塘,那叫一个不辞劳苦,大风,大雨外加闷热无比,幸亏带了个5L的雪碧,不然很会中暑。 上沪杭甬高速公路了没多久就进入嘉兴市区,走在路上时天已飘起了雨,等下了汽车,左右四顾只有人力小三轮说到西塘,搭上一辆,放下行李,吁了口气。 江南的确有很多让我意想不到的地方。过了几百米的一条极窄极窄的甬道胡同,人力小三轮的左边和右边几已和墙擦肩而过,从院落里探出头的树叶正噼哩叭拉地往下掉水,青翠无比。几时见过眼前的景象,梦中吗,我竟一时看得呆了。司机倒是很热心地给我介绍当地的旅馆,于是在连云客栈住下来。里面的家具除了电视、空调,梳妆台、床、箱子竟然都是古董级别的,好棒。床还是在乌镇的展室里见过差不多的竹床,分上下两层,上面一层是睡的,还挂有蚊帐,下面一层则是专门放鞋。推开吱吱呀呀的木雕窗户,窗外就是西塘的主河道,柳树青青地掩映着岸边,两岸挂着一路的大红灯笼,大船和对面的酒楼也都是古色古香,酒楼二层挂着的红灯笼正亮着,正是吃午饭时间,人气鼎沸。 等雨稍小一点时,跟店家借了把伞,想起戴望舒的词《雨巷》,自恋地想,就做一次独自徘徊在雨巷的丁香一样神秘的姑娘。呵呵。因为下雨,街上行人很少。不过很快发现西塘的确比乌镇大三倍。由于地方大,街道也比乌镇宽多了。水域阡陌交通,桥梁鳞次栉比,加上沿水两岸的红灯笼,使西塘的景色除了秀雅之外,更加可喜。很象我曾去过的三国、水浒城,但由于有居民住入,更加自然。伴随游人一路有温婉明丽的水和袅娜多姿的柳,古人云,景无水不活,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景色秀丽那是不在话下。 同样也有很多蓝印花布卖。突然听到一阵嘻嘻哈哈传入耳鼓,大约六个青年男女身穿蓝印花布的衫,裙,还有旗袍,甚至鞋子。已经选好了正在边试边互相品评。虽然不值多少钱,可是年轻人穿了看上去十分漂亮。不但没觉得老气,反而衬托得人精神而又有书卷气。我看着一个头梳两个辫子的女孩说,这个旗袍很适合你。她乐得冲我直笑。 晚上夜游大船的时候没想到又碰上了,暮色中,船从两岸的红灯笼旁边飘过,船上就我们七个人,他们兴奋地大叫大嚷,而且是穿清一色的蓝印花布,不少路人侧目看我们。我恰好只有一个蓝印花布的包,也算配景吧。这情形还真有点象电视台做啥节目呐:) 这群不知来头的年轻人没拿我当外人,旅途当中举起那强功率闪光灯的数码相机一个劲地卡卡嚓嚓,晃得人眼睛半天睁不开,把我也没放过。尤其是那两个女孩对我很好,一路上拉着我的胳膊,老问这问那的。然后不知那个小伙看着我提建议:我们来唱歌吧。让这个妹妹给我们领唱。大家鼓掌。晕倒,天知道我比他们都大。那个扎两小辫的妹妹就坐在船头,我就小声唱起来:妹妹你坐船头,其他人就哄然唱起:哥哥在岸上走。。。。。。船头小妹越发张牙舞爪地摆POSE,抢镜头。 夜晚的时候我们这个自组的旅行团里面最帅的帅哥送我回客栈。大伙相约第二天早上再会。呵呵。 水边的夜晚蚊子奇多,咬的伤口也奇痒,天气也闷热,在床上反复辗转,凌晨四点左右才渐渐睡熟。 第二天起床已经日上三竿了。西塘在白天看又是另一番风和日丽的景致。这里的人和外界与世无争,恬静怡然,自给自足,完全不象云南丽江古城的商业那样子的繁华喧闹。中午就着螃蟹喝了一点加饭酒。这里的茴香豆、桂花糕是样样入口,老板给了我一张名片,居然还在淘宝网上有店,呵呵。觉得这里的小吃比正餐味道好。没再遇到那群年轻人。我一个人倒是穿了一身蓝印花布在拍了一叠照片。 上海 从嘉善车站辗转到上海徐家汇,已是午时三刻了,正愁到哪住宿呢,就和开车的上海司机聊。有没有又便宜又干净的房子?你还真是,干净的还想便宜。 出门遇贵人,要下车呢,一个路过的小伙子给我一张亿龙VIP卡,一看那价怎么打折也得近两百,小伙子说,要不,跟我来。哈,还有人愿帮我背包包。我已经背三个包了。大喜过望。 刚住下,就是一场暴雨,没料想半小时雨就停了。坐巴士到外滩,穿过有影视效果的时空隧道,到东方明珠时已关门了。踯躅在黄浦江边,听到过往的轮船发出悠长空旷的嘟--嘟---汽笛声。静静地看着眼前的黄浦江,夜晚的霓虹洒在江面上,显得富丽豪华,来往的货轮即使在夜晚运输也十分繁忙。外滩的风情与美丽在全国可以说得上独一无二,难怪说是上海人的骄傲。宁波的新外滩远不及其十分之一。岸边的微风习习拂着发梢,瞎琢磨着跳到黄浦江也不清这句谚语,外滩边几大著名银行的灯十点半左右就陆陆续续关了,十一点半返回时地铁,巴士全都停了,晕,这也叫不夜城。 第二天慕名去老城皇庙,先到豫园逛了一圈,豫园在上海十分有名,可是园林布局比起苏州园林还是差一点,就记得瓦片上手拿红缨骑马打仗的小人挺有趣。上海就是外国人太多拉,随便找人帮我拍个照一说话竟然都是韩国人。到一个卖画的地方转,老板对我挺热情,晕,我看上去象收葳家那样的年龄和实力么,敷衍着指指点点,老板指一幅抽象画问,你瞧这幅画得是什么,我看那幅画无非黑白红三色,黑色比例极少,白和红各占一半,说,不就是几辆小车停在墙下面。老板乐了,反正再猜也猜不着,就做个人情谦虚一下让老头高兴一下,老头拿捏半天才说是江南水乡。近看,不象,远看,还是不象,顶多有那么丁点意思,简直是哪跟哪嘛。进来几个老外后才发现,原来其中一个会讲英语,语法不说了,英语说得咋恁流利呢。我嫉妒一切有长处的人:(。老外跟咱人种不一样,见了印象画停的时间就特别长,几幅画前还点头点了好几次。见了栩栩如生的猫咋都不见他这么投入呢。估计人家数学学得比俺强,所以对一切概念型的东西比较爱思考吧。 城皇庙的地段是不是太好,人多得比过节都热闹。买卖人的生意兴隆,忙的几乎抬不起头来招呼客人。这里小吃十分有名,到小吃城里一看,好吃不说,样式都好漂亮。端了竹筒饭、贝壳、麻辣龙虾、一个挺好看的饼、龟苓膏几样过来。店内干净但人很多,坐对面的阿姨大概是对我的胃口好奇吧,跟我攀谈了几句。没想到又撞一华侨。她问我哪来的,住在哪里,来上海干什么。我一一照实回答。她说她是从美国旧金山来上海是专门为了买衣服,已经呆了一个多月不说,住在徐家汇的酒店,嚯,有钱人呀。我说上海的物价不见得多便宜,住宿又贵,何必一定在上海买呢。她说汇率算起来还可以啦。问我吃完饭干嘛,我说要去陕西南路看美女。她说。。。你就是美女呵。呵呵,臭屁的感觉94好HIGH。 陕西南路便宜又新款的鞋子不少,淘了两双,出来差点撞一高个子老外身上,上海的老外真多,在北京都没这么摩肩擦踵的。而且基本上没见几个黑人。 上海是服饰之都,在上海好看的女孩倒也见过几个,不过没有见特惊艳的。上海女性比较喜欢使香,常常走路带过一阵香风。味道柔美粉甜居多,也因此更加喜欢上海,只不过这香味咋就觉得大同小异呢。撞香的人太多了耶。要是说香水是人的第二层皮肤,那又未免太埋没个性了。 喜欢上海一点是,坐巴士都一个一个地排队,在这么多人的大地方能自觉维持这样的秩序真是感觉很不错。看着年轻的老年的脸不自禁的想,看不出来,长得跟气质没觉得咋,可人家为嘛都那么有钱呢。 曾在等地铁的时候恰好赶上一次下班高峰,人多得我没处站,只好被挤在车门上,前面的人又被挤得向后退了两步,穿凉鞋的小脚趾被踩了,我尖叫。众人转过头来,我又装作没事,结果却疼了起来,低头一看已经殷红一片。唉,终于明白人家为嘛比我有钱了。 夜上海更象一个销金窟。满街的年轻人在压马路,泡吧,谈情说爱(奇了怪了,倒是老年人好象不大出来?)。商场里处处ON SALE来钓消费者的胃口。一些著名的世界品牌面前也不见得人山人海,相反倒是门可罗雀。信步走在马路中间,要不是手里满满的购物袋,倒是自在轻松。 记得在南京路步行街的那天晚上,请别人帮我拍几张相片,每个帮我照相的人都问:你贵州来的?只有一个女孩告诉她的男友,我肯定是从乌镇来。这就是蓝印花布的魅力了。HOHO。 游过江南这些地方,我觉得除却地理位置、气候的差异,还是文化和人的秉性的差异占上游。江南古时的文化沉淀到现在,那旧时的灵魂就留在那瓦当,窗棂,旗袍,床,蓝印花布的影子上。精细分工的第三产业不得不赞叹其创造力。那里人们的性格多数是温和而有韧性,对待工作和人认真的态度和真诚都是此后可以好好总结出一些东西来的,我们大可不必浮躁在表面上去羡慕别人的成就。江南之行使我深信,认真和真诚是一切事业和爱情走向成功的根源。 |
转自:http://4586702.blog.hexun.com/9114311_d.html63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