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浙江之旅(4)———乌镇游记 |
[游记]浙江之旅(4)———乌镇游记 |
2007-07-16 fsyyy.com |
注册:2003年8月25日 楼主 小大收录 个性首页 | 博客 | 邮箱 [原创]浙江之旅(4)------乌镇游记 浙江之旅(4)------乌镇游记 在结束了绍兴的行程后,我们一路往杭州方向急赶,来到了位于浙江省桐乡市的乌镇。乌镇是江南著名古镇之一,最初知道乌镇是看电影《林家铺子》,后来在电视剧《似水年华》中又见到了乌镇。往年曾有同事去过乌镇,给我看过照片,说是乌镇要比周庄好,很原始,还没有被商业化所污染,引得我是愈发强烈的想亲身去看看这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如今乌镇就在眼前,确实使我好一阵兴奋。游客接待中心前有一组的雕塑,描述的是往日古镇居民的生活劳动的情景,自然大家是不会放过的,纷纷拿出相机拍照。 走进古镇,首先看到的是财神湾中泊着的一条高杆船,船上有四根高高的桅杆,在船上方三四米高的地方交*。据导游讲,每年三月份,当地养蚕人家都会举行活动,祈求养蚕业获得丰收。人们爬上高杆船的桅杆,这时桅杆就会弯成90度的钩形。人们在上面模仿蚕宝宝作一些动作,有些类似于杂技表演,据说能登上那高高的旗架上的人,现在已经不多了。临河的走廊有名叫美人靠的围椅,是给人休息的。走过去是一座廊桥,名叫逢源双桥,顾名思义,是有两座桥构成的。这是乌镇唯一一座带有廊棚的桥,因此又叫廊桥。乌镇人赋予逢源双桥好多美丽的说法,什么这是夫妻双桥,要男走左女走右,到桥中央的时候要隔着廊窗深情对望;还有左升官右发财,左右逢源之类,我站在桥头观察了好长一段时间,发现走左桥的比走右桥的要多好多,看来大家都比较希望仕途昌盛。 乌镇全长约2公里左右,主要景点有茅盾故居、林家铺子、立志书院、皮影戏管、戏台、江南百床馆、汇源典当等。映入眼帘的多是临河而建,由历史遗留下来的居民建筑,这里的民居,有的保留相当完好,当地的居民至今仍住在这些老房子里。这里的居民都是老年人的居多,依然保持着古镇的生活特色,据说镇子里年轻的一辈都搬出去了。 小桥、流水、人家。古老的乌镇,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古朴的民房倒影在清清河水中,婆娑的树影在水中摇曳。仿古的路灯悬挂在河边的树上,水面上好似点点的渔火,抬头望苍穹是漫天的星光,而古老的石拱桥在水中的倒影更是迷人。乌镇百步一桥,千百年来历经风雨侵蚀和人为因素,使多少古桥已不复存在,令人遗憾。如今的乌镇,尚有古桥四十九座。最有名的当属该镇西大街的双桥,已不知建于什么朝代,后人只知道重修的历史。其中跨越古运河自东向西的石拱桥——同济桥重修于1515年。自南向北的石拱桥——仁济桥重修于1518年,隔岸望去,两座石拱桥的半圆形桥孔倒映水中,虚虚实实两桥相映,别有韵味。 走在青石铺就的小街上,两边都是木结构的古式老屋,有着镂空的门窗,雕着精美的图案。不时又会有一家仿古的作坊呈现在你的眼前,有蓝印花布染坊,又有公生糟坊,有古老的织机和纺车,有制作狼毫的笔店,有制作古老的小饰物的小店。像在细细地诉说着昔日的繁华和辉煌。乌镇老街显得破落,但破落中显着原汁原味,两边的店面也多以木头装饰门面,亦有雕花。 乌镇是茅盾故乡,有茅盾故居纪念馆。茅盾故居,内部的布置虽然简单,却散发着世代特有书香的气息。镇东的立志书院是茅盾少年时读书处,一跨进这个在《似水年华》里称为书院的地方,就立即想起了整排整排的书架以及上面存放的各式书籍。 跟随导游,走进深深庭院,这里是百床馆,有34张百年老床,最突出的是一张有几进的床,十足是现代的套间。 走进蓝印花布馆,只见屋前宽阔的晒场上搭着六七米高的木架,木架上垂挂着刚染好的蓝印花布。风吹过,蓝印花布便随风扬起。馆里,用这些蓝印花布制成的蓝花小袄、蓝花竹裙、蓝花头巾、蓝花提包、蓝花伞、蓝花扇——陈列其间,令人叹为观止。 走进公主槽酒坊,前厅有许多卖酒的摊位,我以为仅仅是一个售酒的场所而已。然而踏入酒坊门槛,空气中浓浓的酒香味就把我熏倒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摆满半个院落的酒坛子,排列得整整齐齐,很有气势。旁边还有一面酒旗在飘摇。这些酒坛子就说也有近百年历史了。乌镇三百酒是纯正的米酒,由纯净水和白米酿成,院子里还有一高大的酿酒用的锅炉,盛酒的大缸,有工作人员在一旁讲解三白酒酿造的过程。院子的另一边摆着新酿出来的三白酒专供游人品尝,你不用喝,光是闻那空气中的酒香味,就有点飘然欲仙的感觉了。 来乌镇旅游,一定要看看修贞观。那布局宏伟,气宇轩昂的修贞观历经了七、八百年变幻莫测的人世沧桑,依然是古镇的一大人文景观。修贞观山门上方挂着一个特大的算盘,两边是楹联:“人有千算,天则一算”。山门的两边是青龙白虎二将。山门前的青石广场很开阔,是古乌镇人迎庙会,看大戏的地方,是古老乌镇的文化娱乐中心。广场两边是琉璃瓦的长廊,如今是游客小憩的场所。 和修贞观遥对的修贞观戏台在广场的南面。该戏台是歇山式屋顶,飞檐翘角,古朴中透着秀美。戏台是两层的,上层的前台正对广场。与后台相隔的是雕花的矮窗。在戏台的台柱上有一副对联很是特别“锣鼓一响,唤醒人间春梦;宫商两音,传来天上神仙。”正中是一块横额:“以古为鉴”。 临别乌镇,我们来到街边一间私营小店吃豆府花,围坐在四方桌,每人要了一碗,静静地品味着那一份浓浓的古镇情韵。尽管周围人声嘈杂,然而,我觉得自己的心情分外宁静。小店主人是一对夫妻,待人热情。让人感觉到一份淳朴的民风,融融的亲情。 [快车下载]: [快车下载]: [快车下载]: [快车下载]: [快车下载]: [快车下载]: [快车下载]: [快车下载]: [快车下载]: [快车下载]: |
转自:http://bbs.fsyyy.com/dispbbs.asp?boardID=33&ID=8832032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