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镇游记(一)献给DB |
[游记]乌镇游记(一)献给DB |
2007-07-16 |
预定的西塘之行因为和另外一个队伍有冲突,改为在其他古镇中选择一个。乌镇还是同里呢?同去的其他四人真的都没有意见,决定权就落在我这个后勤人员身上:“那就乌镇吧!”这么说着的时候,其实带着一点私心:零五年的五月份,想要去乌镇的DB终于被我拉到西塘去了。西塘之行其实也很美,在细雨之夜住在一个叫做慎德堂的老宅子里,咯吱咯吱的大木床带着童年的回忆,还有不隔音的木板墙,让小小的庭院里传来的鸟语声声入耳,当然还有夜里摇曳的红灯笼,在水里泛着红晕。去乌镇,当然是要把LB想要去的地方好好的看下来,拍下来,记下来。 一路行来,我看到了高速上“往杭州”、“往苏州”、“西塘老酒”等字样。车行两个半小时,到达目的地,还在车上我就看到了广场上密集的旅游车,还有数不清的带着各色旅行社帽子的人们,这是一个周末。日月光华travel精华区“水墨乌篷——乌镇”给我的印象首先被这拥挤的人群给破坏了一点,加之晕车过后精神有些不振,我迷迷糊糊地跟随着五人的小部队前进。正门查票果然还是很严的,拿了旅游套票出来,被打了一个洞之后就走进了这个水乡小镇。 一进门,豁然进入眼睛的是一片跳越的绿色,春意盎然,那是一片浓密的水杉林。精神被这葱茏的绿色振奋了。这不是像苏州园林吗?我心里也在疑惑着,不像古镇啊。向左走去,有一座木桥,弯在河上。几个人马上说要照相,木桥绿柳果然是不错的景色,四个人在这里拍了好几张,叫到我时,实在是还没有缓过来,想来惨白的脸色只会糟蹋这番风景,于是婉言谢绝,说什么也要等到稍微缓过来再说。下面这张照片,是我和李子离开的时候请人帮我们合影的,取的就是这个景。 (btw:我知道我很胖,嗯,诸位就不要说了,咔咔。不过那天比较冷嘛,穿得比较多的:P) 照好相,继续沿路向左边走去,就看到一排小店了。古镇也开始不像园林。卖的有蓝色的印花布头巾、帽子和衣服,蚕丝被,以及陶制小手机链,看来水乡在这方面还是一致的。三人在小店徘徊,两人按捺不住开始往前赶,这两个人就是我和李子老师,以下简称李子。五个人的队伍在这一天中除了中午短暂的汇合之外,就一直一分为二。一转弯就看到“财神湾”了,水上泊着一只船,拉出一个两米见方的场地来,有人在上面打拳或者舞枪弄棒,赢来阵阵掌声。继续前行。潜意识里,我们认为这个镇子应该不大,先匆匆把它的阵形弄清楚再到景点细看比较好,十点半到的乌镇,我们在这里有六个小时的时间,足够了。路过一家小店,是卖茶加上布制的小鱼的,茶可以当堂喝,有菊花茶、绿茶等,10元/杯,贵,没有喝,但是这个十几平米的木制小屋,面街的一边是全部敞开的,里面垂满了一串串蓝色和红色印花布制成的小鱼,一串串的鱼随风而动,美得很。第二次经过它的时候,我们和店主小姑娘说话,她说这些小布鱼都是残疾人做的,因为生意不太好,她特意把这些鱼挂在店堂里,看起来就热闹一些。满店堂的鱼只有和李子的合影,我拍了一张鱼与窗外垂柳的合影,背光,效果不太好。但是难得可以看到小鱼的那份热闹与宁静。 当然,要说明一下的就是,乌镇的总体格局,是中间一条河,两边各有一条街,临河的一边,有的有房子,有的没有。 原来写这个很累@_@ 嗯,休息一会儿,明天接着来吧:)有更多图片。 关键词(Tag): 乌镇 曾经的这一天... |
原始链接:http://summerblue.yculblog.com/post.1241162.html |
转自:21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