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一个外国旅行家的日记:让我流连忘返的美丽乌镇

[游记]一个外国旅行家的日记:让我流连忘返的美丽乌镇

2007-07-16    

一个外国旅行家的日记:让我流连忘返的美丽乌镇

在乌镇人每天跳舞的广场,小舞台上浓妆艳抹的女歌手结束了表演。晚间娱乐的第二部分开始了:一个穿着制服的女人拿来了一台磁带录音机,把它放在矮墙上,按下了播放键。舒缓的四分之三拍音乐在刚刚还飘荡着尖锐的京剧唱腔的空气中起伏。这是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为露天舞会奏响。

整个镇子仿佛突然开始旋转。老老少少来到这里,很多人穿戴得很漂亮。这番众人翩翩起舞的景象带给西方旁观者些许不同寻常的感触。人们是那么纯真和愉快。一些年轻的伴侣在两支舞曲的间歇去旁边的寺庙祈祷。

有人说,乌镇是中国的威尼斯,因为这座古镇的1200名居民生活在水上。他们藤萝缠绕的黑瓦房建在石桩或木桩上。狭窄的小巷与河道婉蜒其间,由30座石桥相连。从洋溢着未来派风格的大都会上海驱车2个小时就到了乌镇,但这就如同径直驶入中国的过去。

倪(音)先生笑了。他轻摇船桨,小舟在被残阳染成血色的水道上前行。倪先生非常满意自己的生活。他说,乌镇是世上最美的地方。

人们很容易理解他。乌镇着上去仿佛一幅有生命的水墨画。在1300年前的唐朝,这里就首次被提及。今天这儿的木结构房屋建于清代。这类建筑在中国已经很少见了。

绝大多数游客是中国人。他们早上乘大巴来,场面蔚为壮观。人们首先聚在古镇的人口处留影,然后每个旅游团都分配到一名手持扩音器的女导游。导游们将队伍驱赶到四面八方,喊话声此起彼伏。但噪音似乎并未打搅人们的游兴。他们耐心地排着队,努力从一片嘈杂中获取一点点信息。

不过,独辟溪径或在大巴已消失的傍晚探访古镇的人可以在乌镇找到宁静和安逸。老妇在河畔洗衣,孩子在水中嬉闹,尽管那里禁止游泳。乌篷船是长江三角洲典型的交通工具,它们驶过一幢幢住过好几代人的老房子。一座可供参观的建筑物是染坊。院子里晾晒的布料随风飘扬,上面的花样仍然是以传统工序印制的。

在乌镇的市场上可以找到讨人喜欢的纪念品。青花布和用它做的女上衣和布鞋,折扇和木刻。那里卖的小吃是酱肘子这类营养丰富的东西。特别爽口的则是菊花茶。

但当夜幕降临时,游客该去找一家挂着红灯笼的房子。与西方不同,红灯在中国代表好客和美食。在河畔的饭馆,人们可以坐在木楼台上用餐。下面,运煤船伴着突突声从昏暗的河中驶过。留着齐腰长大辫子的漂亮姑娘端上了配姜汁鲤鱼喝的黄酒,但它就着味道像浓味软干酪的豆腐喝起来更有滋味。

在这一刻,人们在旅途中往往苦寻不见的东西出现了——陌生的异国情调和一种平和闲适的感觉。这就是乌镇的魅力。但倘若有更多游客在乌镇留宿,这种感觉也许不久就会荡然无存。(作者:汉斯·施勒默尔)

原始链接:http://forum.china.com.cn/ciicbbs/read.php?tid=106501
转自:17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