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镇游记

[游记]乌镇游记

2007-07-18    sina.com.cn

乌 镇 游 记 (一)

向往乌镇,已经很久,真正成行,却是在一个极平常的风轻云淡的日子。初春,借在上海出差的机会,和儿子去了乌镇一日游。从人民广场出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大巴车拐下了高速公路,在一座古今结合,具有检票和服务综合功能的黑瓦白墙的建筑物停下,建筑物上架有黑色的“乌镇”两个字。检票口外有一组黑色人物雕塑,描述着几个人在河边,或洗衣,或担水,或在拧洗过的衣服。雕塑的周围是一圈迎春花。

乌镇,俗称有四门八坊数十巷,只凭此,就可想象当年的繁华,不过,今日的乌镇风情保存较完好的是东街和西栅。门票的导游图上表明,本次游的景区仅在东街,主要线路是环绕河的两条街:一条是的东大街,另一条是沿河的一条路。

进得检票口,踏进景区的刹那间,只感觉一股浓郁水乡风情扑面而来:木质民居依水而建,毗连彼伏,而岸边的回廊亦连绵曲折,和那些翘角屋檐相印成趣,似在诉说岁月沧桑。走在乌镇,移步即成景。在光影斑驳的小巷间信步游走,看着远处桥桥相接,把整个小镇串在了一起。凭栏遥想当年运河的盛况。

整个诗画水乡沉浸在一片静谧、恬淡、温馨之中。安静的小街,青瓦白墙、石拱桥流水、鲜嫩葱绿的垂柳、闲逛的小狗、木结构的居民屋子、河边洗衣服的妇女、深远的小巷、朴实干净的青石板路、生炉子的老人……平静的河面上,房屋树木的倒影与实物连成一片,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地方,情不自禁驻足发楞,随便举起镜头聚焦,定格的都是醉心的美景。

在导游的指引下,右拐过一座旧的木结的两层楼房,一条东西向的河—东市河展现在眼前。沿着河走到底是发财湾,这里原是个颇具规模的码头,方方正正的,每一边长都是小河宽度的5倍左右,可以停十几、二十来只木船。除了小河这唯一的缺口,似乎四周都是岸。码头就象一个盆一样,四周楼廊林立。难怪财神要守在这里——风水多好的聚宝盆啊!河中泊一条固定的船,船上竖着一根绿竹竿,竹竿的中间和竿头有两个方形木盒,导游说,有时,有人在竹竿上表演,使竹竿弯曲,两个木盒能碰在一起。

再往前走,是一座双体廊桥—逢源双桥,桥上有遮雨棚,中间一道墙,将桥一分为二。导游说,走左边可以发财,走右边可以升官。我透过木窗顺河看去,这才领略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枕河”。“家家面水,户户枕河”是乌镇和许多江南水乡小镇相通之处,但此地却有一部分民居用木桩或石柱打入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造成“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的“水阁”,真是独具匠心。原来屋子靠水的一边完全突兀水中,以至造就三面建窗,从任何一方凭窗而观,河水粼粼,舟楫寥寥,风光无限。

收眼桥下,桥下有闸,所以关住了这里的风水,也标志着乌镇的关口。我不知道古时候乌镇人是否以此为防御工事;但现如今的乌镇很聪明地利用水闸来定期给镇内河道换水,不仅方便了生活,也给旅游创造了环境。

发财湾的北边是香山堂药店,想当年,当中药铺的老板拜过了河水码头的财神,新的一天便开始了。伙计们将古老的门板一块块的卸下,又一块块的堆立在墙边,便亮出宽阔的大堂来。右边是高大的柜台和森严的药柜,中药匣柜和柜台古香古色,柜台的上方吊着戥盘秤和药包。药店的墙上挂着几幅素净而中肯的称颂联子。柜台的里面一张桌子,上面有算盘等物,像是账房先生的办公桌。柜台外面有一张就诊桌,桌子后面放一张太师椅,似有一位长须飘胸的老医生在望闻问切。堂子里淡淡地飘着中药的香,似乎空空的胃吸满了这些香,人就已经变成了仙。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d2474d0010008pi22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