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镇游记(2005年10月15-16日)

[游记]乌镇游记(2005年10月15-16日)

2007-07-16    live.com

March 02

乌镇游记(2005年10月15-16日)

乌镇,是我梦寐很久的地方,虽然评价有褒有贬,周围也有劝我不要去的好友,不过我想那种想好就一定要行动一次的人,何况我对乌镇充满着好感。想204的另外几个了,可每次不是我去上海就是她们来杭,似乎有点单调。于是把一起出游的想法提了出来,嘿嘿,果然有默契,三个说去乌镇,并且一承习惯,都将MSN名字改成与乌镇有关。

做了一些事前的调查。调查地点:天涯论坛。调查结果:1、坐车到桐乡,再转至乌镇最方便;2、乌镇有三个检票站,设在几个要道,如果要游览景点,门票必不可少,且只当天有效;3、景区内没有旅馆,且不允许留宿,但当地依然有居民在自行接待,我们打听到一个热情的胡叔叔的电话。

由于杭州赴桐乡的汽车远远多于上海,所以派我先去打头阵。10点多到达乌镇车站,并与胡叔叔接头(这可不是夸张的形容,胡叔叔约我在一个小街道,见面后,他走在前面,我跟在不远处)。进入景区,拐了几个小弄,就到了胡叔叔的家。老实说,一开始挺失望的,因为他们家是很普通的水泥房,并且不靠近河,但是却有一股潮湿的味道。不过,胡叔叔的热情还是让我觉得没有选错地方。

收拾了一下物品,背了相机和DV我就开始一个人的观光。一方面享受一下孤独的心情,另一方面也为一起游玩找好最佳路线。按照胡叔叔的指示,去买了张《乌镇滋味》,这是一张地图,和一般旅游交通图不一样的是它用灰色的笔调勾勒了乌镇的一砖一瓦,非常人性化。可能别的地方也有,不过孤陋寡闻的我是第一次看到。从地图可以看到,乌镇的主干是一条河(东市河),东西两条大街则网罗了所有的景点。河的东边紧挨民居,河的西边则是长长的石子走廊。应该说路程比较简单,方向也非常好辨认。乌镇给我的第一感觉很好,颜色灰暗但不萧条,而且井然有序。只是双休日出游,难免人多。

我先回到入口,沿着河西的走廊慢慢踱步,不时有乌篷船来回经过。一座座形状各异的桥可以让你随时转到东边。大概走了快一半的时候,发现一个小市场,基本上都是卖乌镇特色的东西,有白酒、姑嫂饼、蓝印花布……我知道初来乍到就购物是不明智的,于是只买了五块花色不同的头巾。再往前走,居然是一片小树林,这倒是挺出乎我意料的,虽然说不上什么特别,可是万黑从中一点绿,这个潮湿的河边空气就显得更加好了。从树林中兜出来,就是乌篷船下客处,也是河的南边尽头。这里最有特色的莫过于高杆船,可惜现在只作观赏之用,无法亲眼目睹民间艺人的高超技术。最南边就是有名的逢源双桥了。这座桥很特别,其实是并排的两座桥,分别有扶栏,可是中间却用一堵墙隔开。墙的下身是用灰砖砌成,上部则是镂空木雕。互相看旁边桥上的行人,有一种朦胧的感觉。看过《似水年华》的朋友一定对此很有印象,因为文与英注定无缘,所以始终在桥的两边擦身而过。

过了桥,就是东大街了,门票上的十个景点由此开始。我沿着主干往前走,对照着地图了解一下每个景点的大致位置,却始终不进去,因为我要等着她们一起。除了收门票的景点外,还有一个我最想去的地方,就是《似水年华》的主要拍摄地――书院,牌匾上的名字为“晴耕雨读”,又可惜节假日不开放,只能在门口拍照留念,我始终很好奇,里面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多古书吸引着一个北大高才生去修补。景点之间夹杂着几爿小店,大多挂的还是一些蓝印花布的制品,店主一般都静静的坐着缝缝补补,所以倒也没有什么商业气息。东大街较西大街有风土人情,因为住在这里的本地居民很多,正值午饭时间,隐约能闻到饭香。东大街的尽头,是林家铺子,在矛盾故居的斜对面。现在也还是家铺子,卖的也是乌镇的特产,应该是游客买礼品最多的地方了。我晃了一圈,发现价格都比较公道,越加对这个小镇多了一丝好感。

又回到了入口牌坊的对面(一桥之隔),大大的空地,戏台和道观面对面,戏台在西侧,正在上演王家婆媳的对手戏,不过两演员的年纪倒相仿,都有个50几了,大概年轻人会唱的或者愿意唱的也罕见了。看得出,常年的登台使得皮肤很差。唱得倒是正宗的吴侬软语,可惜听懂了没几句。戏台往北的小巷则集中了较多的酒家、茶楼和小商铺。过了一座小桥到西边后,就能看到最后一个景点――汇源典当。

大致逛了一圈,大概花了两个小时,平常走路的脚步,可能一个钟头也足够。有点茫然了,不知道接下去该干什么,因为我还是第一次自己闲逛旅游。忽然想起,河西乌篷船起点处有家点心店,刚好肚子也在叫了。店里面做左边是收银台,和小厨房。其余总共7张小方桌,有点像武侠电视侠客临时落脚的小饭馆。点了份羊肉面,真是好香,羊肉的味道甚至融到了面里。此时走来一对年轻情侣问我面好吃否,我极力推荐,也许他们把我当成托了,将信将疑的点了一份,吃了两口,男的就大叫:老板再来一份,女的则冲我会心一笑。

等待的时间总是过的非常漫长,我决定不再浪费脚力,于是在戏台对面的长廊里坐下来休息,并且发给她们无数短信,告诉她们我的所见所闻。其实我也清楚的知道,再过一个多小时,她们就会出现在我的面前,只是此刻,我还是要和她们分享我的心情和我的焦急。而她们每一个人,都回过来在车上的趣事,好不叫人羡慕,估计快客上的人都被她们吵的不行了。直到下午2点,那帮女人说已上乌镇的中巴。我赶紧的到入口等着,一方面发消息给她们下车后行走的路线。

算算时间差不多,我打开了DV,对好焦距,练习一下镜头,开始搜索她们的身影,因为我想偷偷的记录她们每一刻的自然表情,包括见到我的第一眼。不一会儿,四个有说有笑的女人进入我的镜头,左顾右盼,就是不向前看。哼!我也笑着走进她们,感受着那欢乐的气氛。张瑜忽然看到我了,大叫一声,冲过来抱住我,差点没撞掉我手中的DV。其实我应该也紧紧抱住她,告诉她我真的很想她。不过,我却假装很不耐烦的挣脱她:“少恶心了,放开我。”“切,我只是想抱抱你腰粗了没。”可能这些已经是我们长久以来的默契的表达方式。领着她们往前走,互相评论着身材变化。依旧先到了胡叔叔家里放行礼,时间无多,所以得赶紧去游览景点。好在我心里已经有谱了。出发前,我逼迫她们戴上我买的头巾。

先到了河西坐上乌篷船,最胖的两位(我和周周)坐一边,互相拿着相机对拍。嬉戏间,又不忘观赏两边的风景,还有东边民居里的当地人和我们打招呼,船老大用不流利的普通话像我们介绍何处的物品更便宜。我则拿出地图现学现卖的做起了导游。船悠悠的晃着,穿过了一座座小桥,和我独走又是另一番感受了。下了船,前面有个导游在介绍逢源双桥,说是左升官右发财,臭味相投的我们都走向了右边。下了桥,回头一望,正有对老夫妻相扶上桥,正想感叹,徐文和周周已拿起相机记下这一幕。

吕导游介绍到:我们现在来到了第一个景点――财神湾,请大家拍照留念。于是一帮女人在河边、药铺轮流合影。之后的江南百床馆和高公生酒坊我们兴趣不大,所以也只是走走看看。到了宏源泰染坊(就是《似水年华》里面默默的嫂子开的染坊),这里原来不是真正的小作坊,只有几个工人在演示做蓝印花布的工艺,真正大批量出产的另有宝地。外面的场地用竹竿高高的撑起花色不同的样品,此刻最大的用处恐怕是给游客的留影做背景。我们的玩性在此刻也终于暴露无疑,肆无忌惮地摆着不雅的POSE,大声喧哗,如拍电影似的自娱自乐。就这样玩过去了,茅盾故居、立志书院、翰林第以及修真观,匆匆而过,但又是吵闹不断。时而互相偷拍,时而摆出被偷拍的姿势,一路畅谈过去,回忆的、想象的都有。所到之处,均引起强烈注目,甚至一摄影记者定要追着我们拍照。

皮影戏每半个钟头开场一次,一场一刻钟。我们检票进去的时候,一场刚刚结束,观众席空空如也。所谓的观众席,也就是一张张整齐的长凳排列,很像小时候村子里面放电影,家家户户拿着各种凳子早早的去抢位置。附近浏览一下后,铜锣敲起来了,17点了,所以就我们几个观众,反而落得清静,坐在第一排,谁也没出声,静静欣赏这电视上见过的场面。上演的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借铁扇的那场戏。轻步走到窗台,偷看“后台”,只见很狭小的位置,三位老师傅操作乐器,另一位老师傅和一中年妇女负责演绎和唱曲。配合默契、动作熟练。

短短十五分钟,天色却已大变样了。游客也几乎退场,大家的肚子也有点异常了。于是,徐文买了鸭腿,张瑜买了玉米,人人有份,均没落空。现在想来,实在是佩服自己,与她们在一起时,可以放下一切顾虑,当众啃鸭腿,而且是用贫民窟里出来的表情。拍照大王张瑜主动要求拍下她左右夹攻(左玉米,右鸭腿)的时刻,其他人也只能照办,在桥边拍了一段与食物的写真。赶到当铺时,已空无一人了。于是,我们又上演了一场典当戏。

游览这十个景点似乎是一种任务,从当铺出来后,大家都觉得非常轻松,因为下面可以自主安排路线了。在派出所门口扮演警察和小偷,坐在扶栏上拍照,从东到西穿梭每一座小桥,选购礼品……夜幕已降,乌镇才越发有味道――古老、幽静、质朴。

胡叔叔发了消息过来,催我们回去晚饭。事实上,我们也必须得撤了,因为18点管理人员要清场的。进屋时,胡阿姨(其实她不一定姓胡,可大家都这么叫)已经摆好了饭菜碗筷。非常的农家搭配和味道,只是我本身就是浙江农村长大的,所以说惊喜不大,不知道另外几位感觉如何。吃完饭,首要事件就是分配晚上的住宿。我们只订了一间,只有两张床,胡叔叔答应给我们再铺一张。谁也不想单独,老规矩:斗地主输的听从安排。可是可是,胡叔叔搬来的却是比我们想象中好十倍的软床。嘿嘿,换一下,赢最多的睡。安排好了后,我们美美的出门了。

出了门,最想去的还是逢源双桥,因为除了升官发财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男左女右。试想,如果大家都遵守,那么有缘的男女就会由此而碰到了。我其实是很信命运,又很有浪漫想法的人。虽然我不曾打算在乌镇遇到一见倾心的男子,不过幻想一下不打紧的吧!于是我们兴冲冲的过去了,没想到那边居然被封锁,只好悻悻而回。东绕西走了一阵,我们决定找个临河的茶楼坐下来,听听河声,聊聊心声。最后在我们大吃鸭腿的地方找到一个大茶楼,不过靠窗的位置坐不下5人,只好坐在中间。点了酒酿、干果之类,朦胧间细说姐妹心事,此刻的我们,温情无限。直到店小二催促打烊,我们才漫步回宿。一路上不敢打破乌镇的宁静,只是静静互望。到了胡叔叔家里,关上房门,先做正事――打牌,打的正是久违的五人斗地主,每局的胜者为负着把眉毛加粗。0点一到,按老规矩给我唱了生日歌(那天我农历生日,只是一起游玩,主角的位置被冲淡了不少)。在吵闹声中,一个个都疲倦不堪。已经凌晨了,季凌的眉毛明显比较淡,她高兴的跳上了那张她窥视很久的床。各人梳洗完毕,闹了5点的闹钟,呼呼大睡。

五个闹钟连续响起,咬咬牙起身去见证黑变白。遗憾的是,小徐蚊子同学怎么都不肯起来,也罢,知道她要直接去苏州出差。这时,行走在路上的人应该是最少的时候,早晨的乌镇比较朦胧,凉飕飕的,没带外套的我直发抖。穿了几条小弄堂,事实上只是房子间的间隔小路。由于房子的颜色比较黑暗,抬头望去,倒也有一线天的感觉。东大街上踱步是还发现了小动物,农家用品等白天没见到的。其实旅游真的不需要说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感想,只要感觉到位就可以了。

天色已渐渐明亮,估计新一天的检票也快开始,得赶紧离开这风口。在穿过河西长廊时,一位老太太摆着两张桌子在做早餐。挡不牢这个诱惑,赶紧坐下来吃点。虽然只是简单的馄饨、粥、团子,不过好久没有一起露天吃食,特别是在清晨空气新鲜的河边,一下就吃了好多,老太太也乐了。

又回到胡叔叔家,蚊子还在做着美梦,我们也忍不住趟了下去,醒来已是9点。收拾好背囊,再去绕绕那些安全地带(不检票的),也买了些小礼品留作纪念。10点半,在一酒家吃了中饭,还是不得不说乌镇的羊肉,至今想起还是满嘴口水。

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其实不光光是对乌镇的留恋,而是我们都知道马上就要道别了。她们三个倒好,还有一车的相处,我和蚊子到了桐乡就要各自孤单了。

上了车,忽然就沉默了。没办法,性情中人。忘了是谁提议看照片,于是四个相机外加一个DV统统出手,回顾这一天一夜所有的欢笑,试图冲淡这离别的忧伤。到了桐乡汽车站,买了各自的车票,我依旧决定最后一个走。送别时,我又偷偷拿起DV记录她们的背影。

回去的路上,还是相互发着短信,我最早回到住处,精神已经不行了,导出照片后,倒头就睡,天昏地暗,美梦连篇。

乌镇之行真的非常难忘,虽然时隔4个多月,其中点点滴滴还犹如眼前。真的谢谢我的生命中出现了9204,于是世界变得美妙了。

如果一定要我为此次游玩做一个总结,我想会是与这张照片一样的心情――幸福像花儿一样。

PS:如果有朋友想去乌镇,可以向我咨询哦。

转自:http://lvwenfei.spaces.live.com/blog/cns!D93EC62812CE8062!293.entry32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