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对乌镇的印象,源于网络一篇帖子,继而因为黄磊刘若英拍摄的似水年华,对乌镇的向往也与日俱增. 今早上,我们是先从杭州乘车到桐乡,(约60分钟),再转车至乌镇(约30分钟)的.一直盼着到乌镇的时候是初春小雨的季节,很遗憾,今日初春,却不下雨. 入乌镇,先要过桥,一条东市河横贯东西一镇,一座廊桥架通南北两街。桥名“左右逢缘”,那也应该算是廊桥吧,中间的廊栏,隔离了左右。据说,左是官,右是财,或者左是男,右是女。 乌镇也因其桥出名,往前走才发觉,隔不到100米,便又是一座小桥,每座桥都有自己的特色,甚至穿过一座桥的桥洞可以看到另一座桥,最有名的是西大街的双桥,都不知建于什么朝代,只知道重修的历史。其中一座是单孔石拱桥,自南向北的的石拱桥仁济桥重修于1518年,也是一座单孔的石拱桥。隔岸望去,两座石拱桥的半圆形桥孔倒映水中,虚虚实实两桥相映,桥中有桥真是桥景一绝。 踏着石板路,走在幽深的小巷,看着两旁古老的店铺,而迎面而来的,是刚买了蓝印花布衣裳的游客,或是披肩,或是头巾,油纸伞.江南小镇的味道,在游人的参与中愈加挥散。 20个左右的景点,其中包括有:拳船,香山堂,百床馆,民俗馆,蓝印花布作坊,木雕馆,钱币馆,茅盾故居,林家铺子,修真观,皮影戏馆,乌镇牌楼,传统作坊区等等。 印象比较深刻的有蓝印花布作坊,蓝色印花布从五六丈高的竹竿上一泻而下、轻舞飞扬,也许是女孩子特别喜欢这类的东西,到了作坊里,我觉得特别兴奋,披着蓝色花布拍了好几张照片,如果看过似水年华的人,一定更有感觉. 乌镇,令人乐不思归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