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旧文:乌镇,不一样的古镇-心情日记 |
[游记]旧文:乌镇,不一样的古镇-心情日记 |
2007-07-16 lndd.cn |
记得,茅盾在散文《大地山河》里是这样描述他的故乡乌镇的:“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飘然而过……”这样的描述深深地吸引着我,元旦时又一次乌镇之旅。 与许多江南水乡古镇一样,乌镇的街道和民居都沿河而建,但有一点是其他水乡古镇所没有的,那就是乌镇人家的水阁。所谓水阁,就是民居的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有木桩或者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住在水阁上是真正的“枕河人家”,三面有窗,主人凭窗可尽览风光。 走进乌镇那狭窄的街巷,斑驳的老屋、古老的拱桥与水网密布的河道,令整个小镇宛若一幅流淌的画。江浙多水乡古镇,可乌镇却与众不同,这里荟萃了众多姿态万千的古桥,素有“古桥博物馆”之美誉。据传,在全镇最繁盛时拥有古桥120多座,素有“百步一古桥”之称。 经过千百年风雨的侵蚀,目前镇内尚存古桥30多座。浮澜桥是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它始建于明宣德年间,1518年和1780年又经两次重建。而通济桥和仁济桥则是最具特色的,两座分别建于1515年和1518年的古桥相为犄角,相连相生,相互呼应,无论游人站在哪一座桥边,均可以透过桥洞看到另一座桥,如井中观月,被当地人称为“桥里桥”。 大多数游客都会选择乘船游览水乡,这也是领略古镇风情最好的方式。乘着木船,静静地听着橹桨轻划过水面的声音。不多久,便上岸参观了“翰林第”与修真观。木雕陈列馆、钱币馆、江南百床馆、姑嫂饼作坊、恒源泰染坊等,乌镇可看可品的地方还真不少。 乌镇之美,最美在其韵。我喜欢慢慢地走在不平整的青石路上,路的左右侧,不时会出现一条条狭窄的弯曲的小巷,一眼望不到尽头。小巷的两旁是高高的灰白的墙,一切都是那么宁静,你仿佛可以听到时光从小巷走过的声音。走着,想着,每扇挂着铁锁的门里曾有过的故事。抬起头,观一线蓝天;耳朵边,流淌着水声潺潺。粉墙、黑瓦、古桥、石街……乌镇的恬淡之美,无处不现。 |
转自:http://xdr.lndd.cn/Topic.aspx?BoardID=17&TopicID=376&Page=126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