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尘封的记忆 ——江南水乡乌镇游记(节选) 带着一路的遐想,我们来到了堂堂如山寨的乌镇古街的大门。我们鱼贯而入,眼前豁然开朗。但见水乡阁楼,枕河人家,小桥流水------ 好一派江南水乡的古韵,仿佛是开启了尘封的记忆! 我们乘船而游,浆声水花中,我似乎已抚摸到了水乡那婀娜的身资。顺着东市河,我们来到财神湾,停楫看了会拳船的表演,颇有些鲁迅笔下的社戏的味道。 小船悠悠,小河脉脉,两岸斑驳的窗格间,不时地探出一两双明如皓月的大眼睛,似闺阁中含羞探春的悸动------我们仿佛驶入了历史的长河! 弃船上岸,我们先来到了修真观,这座乾隆年间兴建的道观,吸引了不少善男信女求签问命,然而,我这个在命运的浪口游弋的浮萍,却更钟情于那陋室中的皮影戏。这几近失传的江南绝活,确实名不虚传。直看得游客们的脸上如桃花初绽。随后,我们游览了夏同扇的翰林第,门前的钦赐金匾,使人隐隐感觉到这位古人当年的风采。出了翰林第,我们又来到了当铺。我坐在这高高的柜台上,拂手之间,希望能撩起这尘封已久的一点历史的云烟------ 午饭后,我们游览了革命文学家茅盾(沈雁冰)故居。茅盾儿时曾在此生活了十三个春秋,至1910年春方离乡求学。我漫步在茅盾的脚印间,回味着那些旷世巨作中的人物,举手投足,仿佛历历在目。伟人虽去已久,然其天井中亲手所植之榈,已亭亭如盖耳! 我们匆匆游览了林家铺子、立志书院、余榴粱的钱币馆、蓝印花布作坊、高公生糟坊、居家民俗馆、江南百床馆------我们带着泰丰斋的姑嫂饼、高公生三白酒和一些民俗小玩艺,踏上了归程。 归心似剑,遐思万千。水乡的夜景一定更美吧,可惜不能亲历。我能体会叶圣陶老人晚年倚水乡木窗观霞时的激情所在。心素如简,人淡如菊,这也该是我追求的境界。 我的儿时,也是在与此比邻的水乡渡过,那儿有清末清华四导师之一的王国维故居、有大诗人徐志摩故居,然而,却早已没有了如此让人魂牵梦萦的水乡古韵。“夜笛长,草青黄,翠堤千里芦满塘,年年潮节飘异乡,问君是否弄潮郎!”前年此时,我回乡遍寻儿时的记忆不着,悻悻然洒酒作一歪诗;今年此时,我却在乌镇开启了我尘封了的儿时的记忆,幸哉,乐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