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独行----廊棚古弄存诗画 2006-08-30 21:40:36 大中小 2004年4月21日 星期三 晴天 虽然也一再被毛毛要求睡够觉,可这里的天亮太早,又热。感觉象成都的9点,其实一看表,才7点半,^_^ 所以还是起来,8点出门,在外面吃早饭,就直接坐车到杭州东站。 9:00到车站,直接去同里的班车倒是有的,只是11:40出发,太晚了。于是他决定买到嘉兴的车,是大巴,24.00元,1小时就到了,路边到处是水田的风景,很开阔。一路上很平稳,不少人在车上看报纸。毛毛说,杭州人特休闲,车上看报纸是经常的习惯。 10:30到达,下车的时候毛毛买了菱角,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它,味道不错。然后坐20路公交车到汽车北站,票价1.00元。结果到了那里,没有去同里的车子,我乐得轻松,就看毛毛自己怎么安排了。他想了想,决定改去西塘。11:45到达嘉善,7.00元,然后坐快客到西塘,4.00元。这时候已经是12:30左右了。必须在5点以前离开西塘,所以只有4个多小时的时间了。西塘的通票为40.00元,如果不进入景点的话,那么进去古镇景区也要交20.00元。毛毛来过,老家也是如此的古镇特点,便成了义务导游员,表现不错哈。^_^ 如今保存下来的古城镇绝大多数散步在乡村,其建筑通常被称为乡土建筑。若想了解当地地域特色,我以为乡土建筑最佳。因为它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一直都最直接最真切地面对着普通人生,故它们所体现的群体文化心态也特别率真而质朴,能最直接,最突出地反映地域特色。江南水乡六大古镇,分别是浙江的乌镇、西塘、南浔,江苏的同里、周庄、角直。江南水乡古镇之所有有魅力,是因为这里有小桥、流水,关键还在于这里有众多的文化人家,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才是江南古镇的灵魂所在。 西塘以“桥多、弄多、廊棚多”而闻名于世,处处碧波荡漾,家家临水入影。相对于其它几个古镇而言,西塘古镇的历史最为悠久。早在春秋战国年代,这里就是吴越相争的交界地,有“吴根越角”之称,到唐开元年间就有了村落,明代建镇。又由于有9条河道在镇区交汇,把镇区分划成8个板块,而众多的桥梁又把水乡练成一体。因此古称“九龙捧珠”、“八面来风”。 一进去,首先就穿过窄窄的弄,相当于成都的巷。宅弄极能反映出西塘人的性格。宅弄深处,曲径通幽,不知深几许,行至尽头,豁然开朗,别有新洞天。其中石皮弄是西塘古弄的代表,据说,它原本是专供大户人家的男仆行走的通道。因石薄如皮而得名,有西塘“一线天”的说法。 大户建房时多将天井院左右、纵深院院相套,形成院落。这和北京的方正一目了然的四合院截然不同。难怪都说北方人直来直去,南方人性格则拐弯抹角,大约与此居住特点有关了。 过街楼是最常见的,这使得小街窄巷一线单调的天空,陡然变化,又添空间层次。楼上则是人家宅屋或店家,借天空而不碍交通,使楼两边的房屋连成一家。江南冬冷夏热,梅雨绵绵,人口密集,房屋因此多建为两到三层,中留狭小天井,既可通风透雨,又降温防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