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江南印象(2)桐乡乌镇

[游记]江南印象(2)桐乡乌镇

2008-04-07    17u.com

水乡乌镇,历史悠久,何以名"乌",说法不一。"我的家乡乌镇,历史悠久,春秋时,吴曾在此屯兵以防越,故名乌戍,何以名"乌",说法不一,唐朝咸通年间改称乌镇。历代都在乌镇驻兵,明朝曾驻兵于此以防倭。乌镇在清朝末年是两省、三府、七县交界,地当水陆要冲。"最早知晓乌镇约在我上高中时,那时我的藏书中有一套中国现代作家的散文集。在茅盾先生的散文集中,就读到这篇《可爱的故乡》,可算是第一印象吧。激发我渴望观光乌镇是在三年前,当时我还在合肥工作。某日休息,偶然看到央视的乌镇宣传片,顿时被那里美丽的水乡风景吸引住了。由于当时工作忙,合肥距离乌镇也较远。一直没能成行,心中时常遗憾,这算是第二印象吧。再后来,黄磊在乌镇拍摄电视剧《似水年华》,在剧中再次感受到乌镇的秀美。而好友大军也是从《似水年华》开始而想往乌镇的。这便是第三印象了。
终于在经历了数次印象之后,来到了心驰神往的乌镇!通常在游玩之前都会作个周详的计划。通过查询得知苏州南站最早有一班7:35直达乌镇的班车。于是清晨早早起床,急奔汽车南站,票价27元/人。班车准点出发,沿途经过吴中区、吴江市区、平望镇、盛泽镇,过了盛泽镇便进入浙江省境内。过嘉兴王江泾镇、桐乡的濮院镇(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洪合镇,经过约两个小时到达桐乡市区,再约半小时行程就来到了目的地---乌镇。

刚下车,就看见景区的停车场挤满各种车辆,景区入口处尽是人流,目测估计有三、四千游客,只见各旅行社的导游们也是忙得不亦乐乎。门票60元/位。买好门票与大军随拥挤的人群鱼贯而入。首先看到一座别具风味的古桥——逢源双桥。因其上有一廊棚,所以也称为廊桥。桥下有水栅栏,系古时水路进出关卡。传说踏走双桥有男左女右的习俗,走一遍桥,须分走左右两半,因此又演绎出走此桥便可左右逢源之说。站在逢源双桥上,可以眺望东市河远景。下了桥,过香山堂药店、逢源酒楼,走进了悠长古朴的东大街,来到东大街210号,便进入江南百床馆,真是大开眼界。馆内藏有明清及近近代的数十张江南古床精品,有制作精良的千工拨步床、双龙足雕床、小姐床等,每张床都是精雕细刻,游龙走凤、四季花卉、或空或实,栩栩如生。想来也算是古时富庶人家的豪华家具呀。过民俗风情馆、酿造本地特产"三白酒"的高公生糟坊,来到"宏源泰"染坊,这里主要印染蓝印花布,工人们正忙着上浆、染色、晾晒,院落里悬挂着数条三四十尺的蓝印布,这些布摇曳在风中,阳光的透射将其蓝色映在地面上,影随布动,布随风动,仿佛就像修长的少女们在翩翩起舞。
步行数十米,就来到茅盾先生纪念馆(立志书院),这立志书院门前河埠上有一幢楼阁,名文昌阁。书院与阁之间,仅隔一条不宽的观前街。读书人到文昌阁,一般都有下人陪同乘坐小船前来。小船就泊在阁下的河埠边,读书人上楼,下人就在过道两旁的长凳上坐着等候。清末科举废止,文昌阁便成了镇人游玩的地方,同时由于长期以来造就的中心地位,它又是镇人的新闻传播中心。走出书院向西走几步,就到了茅盾先生的故居。 这是一座典型的清代江南民居,茅盾先生自1896年7月4日诞生至1910 年春离乡求学 ,在此生活了十三个春秋,以后数十年仍联系不绝 。走出故居,斜对门就是大名鼎鼎林家铺子。《林家铺子》是茅盾先生描写小城镇生活的第一次尝试,道尽了乱世百姓的辛酸,据说其原型便是邻居家的一名小商人。而今的林家铺子已不再是当年逃难人抢购日用百货之所,而成为了乌镇特色产品的集中购销地。

游过夏同善翰林第、修真观、戏台、皮影戏馆。茅盾先生故居前的三里塘河上有7座桥,纵横交错,各具形态,每隔60米有一座,宛如"桥博物馆"。来到最有名的应家桥,这是单孔石拱桥。相传吕洞宾正月下凡到修贞观,扮为老头在应家桥上卖汤圆,大的卖3纹钱,小的卖5纹钱。乌镇人都说,茅盾儿时也是经常到这桥上走走、玩耍,所以才这么出名的。下了应家桥,延古帮岸而行,穿过廊棚,真正开始欣赏水乡的风采。
乌镇的街道和民居都沿溪、河建造, 所谓"人家尽枕河"是也。大多数乌镇民居的样式与其他水乡小镇没有什么不同,但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其他小镇就没有了。水阁是真正的"枕河",三面有窗,凭窗可观市河风光,别有一番情趣。茅盾先生在一篇题为《大地山河》的散文中这样描述过故乡的水阁,"......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
这就是乌镇,一座既吐露历史人文气息,又充满江南水乡风采的千年古镇。

2004.04.26凌晨作于姑苏城外

(谢谢阅读)

转自:http://ct.17u.com/blog/article/106769.html24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