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礼县游记

[游记]礼县游记

2007-07-16    xy85.com

[原创]礼县游记 一 踏堪盐官忆古今

礼县游记

一、踏勘盐官忆古说今

盐官历史上称卤城,它位于祁山之北,以盛产井盐而名噪千秋。杜甫从秦州赴同谷时曾作《井盐》诗,诗曰:“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汲水岁榾榾,出车日连连。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君子慎自足,小人苦喧阗。我何良叹嗟?物理自当然。”诗人对当时卤城煮盐的盛况作了微妙的描写,对官吏利用煮盐盘剥百姓也作了愤慨的揭露。卤城是蜀魏交战的主战场之一,是蜀魏争夺的一个重镇,历代对这个重镇有很多美妙的传说。

诸葛亮卤城运麦的故事妇幼皆知。说的是:诸葛亮攻取了曹魏军事要寨祁山之后,曹魏大军退居卤城。当时正值小麦黄熟,蜀军长期征战粮草不济,诸葛亮一面加紧修筑营寨,一面密谋筹划抢收小麦。曹魏大都督司马懿派大将张郃镇守塞道,进逼祁山,钳制蜀军,自已亲率诸军将士抢收小麦,以图困死蜀军。就在魏军收完小麦就要运走的节骨眼上,诸葛亮导演了一出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夺粮迷魂战。在四辆四轮车上,都坐着簪冠鹤氅、羽扇纶巾的诸葛亮,都有二十四个皂衣赤足、披发仗剑、手执七星皂方的卫士推车,都有千名军士护车,五百名军士擂鼓。他们分前后左右,从四路向魏军杀来。司马懿真假难辨,乱了方寸,军心因此大乱。慌忙间弃了卤城逃往上邽。张郃出寨营救,诸葛亮又派姜维伏兵塞道,在张郃后军点起硫磺杂草,断了后路。张郃冲出重围,也匆忙逃往上邽。诸葛亮遂派兵将魏军小麦尽数运往祁山寨中。

同样诸葛亮种草的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说的是:蜀军北伐,长途跋涉,粮草难以接济,他派张包到盛产骏马的卤城请教老农;令张包领一千军士,在祁山的大沟小壑广种苜蓿,以待长期屯兵祁山,与魏军周旋。从此祁山盛产苜蓿,卤城成为西北最著名的骡马交易现市场。

古老的传说诱惑着我们,早就想到这个充满传奇故事的地方,去寻找那些历史的踪迹,去一睹今日的风彩。五月的阳光温暖可人,我们一行三人,就是在这阳光明媚,四野花香的五月来到历史上有名的战略重镇——礼县盐官镇的。

走进盐官大川使人心旷神怡,北面的祁山,南面的太平山在这里远远地让开,像两条巨龙逶迤舒展,静静的卧着,看上去是那么的温顺善良。西汉水毫无拘束,自由自在的在大川中流淌,因为河床中有人淘沙、掏金,河水是混黄的,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五彩缤纷的光束。一群孩子赤条条的在水中戏戏,虽然清楚的看见他们在相互追逐按压,击水逗乐,却听不见他们的声音,这是因为川大旷远,清风习习之故吧。沿河两岸绿树成荫,麦苗青、菜花黄、大片大片的苹果园生机勃勃。我们离开大道行进在阡陌纵横的苹果园内,那树叶散发的清香,沁入心脾,旅途的劳累一下子全然消去,就连一路上晕车呕吐如患大病的的老伴这时也神清气爽谈笑风生了。

同行的伙伴是盐官本地人,她虽然离开这儿时的居住地几十年了,也隔三差五的回来走走,因此我们在苹果园里遇上的两位老人,对她似曾相识,她一开口讲话,那浓浓的乡音,马上就拉近了我们和这两位老人的距离。两位老人就在苹果园中住着一间六七个平方米的小屋,一个土炕占了这小屋三分之二的地盘,剩下的地面用机制红砖铺就。小屋打扫的十分干净,室内及室外供人活动的地方都一尘不染。屋里放着蜂窝煤炉子和简单的灶具,炕上有一个不大的木箱,看来是装两位老人换洗衣物的。就在这小屋不远处,有一个猪圈,养着两头小猪。老人给我们说,他家有一大院房子,他俩住这儿是为了给儿子看果园。他们的儿子和媳妇都出外打工去了,连上学的孙子也带去了。他俩在家除看好果园外,每年还给儿子喂肥一头猪。他们人畜的费用从来不向儿子要,他们自已种点地,作务点菜,一切都够了。我问他们这苹果园每年能收多少斤苹果,能卖多少钱。他们说那是儿子和媳妇的事,他们从来不问,也不要。苹果成熟的季节,儿子和媳妇回来请人採摘出售。他们只管管护,不管收成,多多少少都是小人们的事。用两位老人的话说,发家致富是后人们的事了,村里多数年轻人都出外打工去了,光靠做庄稼,务苹果园已经不行了,他们家这种过日子的在盐官有的是。在两位老人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这个苹果园,更仔细地看了这小屋周围的猪圈、菜园和摆放有序的农具,对两位老人的敬意尤然而生。

盐官镇有三条顺河而建的平行街道,中间的一条最宽应该是盐官的正街了,礼县至徐家店的各种车辆都从这正街经过,两边全是新修的楼房,商铺挨着商铺,可是进出商铺买货的人却不多。南面的一条街道不及正街整齐。菜市、花市、成衣百货市场都设在这条街上。据说每二、五、八逢集的日子人很多,就我们所看到的情形,生意也不怎么景气。北面的一条街道又不如南面,主要是农贸市场和骡马市场。这儿就更没有几个人了。我们还进了这里的网吧,里面十分雍挤,想占台电脑上一下网,真不容易,得排很长时间的队。然而几十台电脑上都在玩游戏,没有一个是上网查资料或干其他事情的。书店里就更冷清了,除店里的营业员外,就没人在里面买书或看书。书架上放的绝大多数是各年级学生用的课外书,除此而外就是一些儿童读物和字帖。我们专门参观了盐官的两所小学和设在盐官的礼县二中,学校里干净整洁,绿化也很好,真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礼县二中就更不用说了,建筑的整体布局非常合理,所有室内的采光都很好,整个学校的占地面积少说也有一百多亩,花草树木种植井然有条,墙上书写的大字警语也令人振奋。后面的操场我目测,和我们县上的体育场差不多大小,各样体育设施俱全。从历史上看,礼县人的文化底蕴是很深的,各朝各代都出了不少的文人学士。有这样的学校能不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吗?盐官居民绝大多数是住在三合头或四合院式的小院里,一个个小院打扫地十分干净,都是水泥或瓷砖铺路,留出一定面积的土地,当地人说这样能受地气,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热。园内几乎都有花草,小花园井井有条,小花盆也摆放有序,一进去就给人一种清爽舒适的感觉。大慨是院子太小的原因吧,所有的院子里外都没有树。院子外面是拐弯摸角的人行道,只能容平板车和摩托车通行,路面上留着深深的糟沟,当然是被车轮压印的。人行道极不规则,生人进去,就是进入了迷宫,同行伙伴亲戚家住的地方地名就叫九角弯。别看院里清洁无尘,这路上却脏乱不堪,不要说路上没人扫,就是每家的院门前主人也是不打扫的。我们在这里的第三天,正好下雨,那路上稀泥拉圾混在一起,一脚踏上去,污物足能漫过脚背。这与我们想往的盐官古镇是多么的不协调啊!

在同行伙伴亲戚家年轻人的陪同下,我们瞻仰的《盐官祠》。《盐官祠》坐北朝南,虽然不大却也是一进三院。前院正殿匾书“漢龙阁”木制楹联书“神开鸿图长道雄关一邃清井涌腾五味之冠香华夏;圣遗翰跡高歌杰地三陇河山光耀九州斯雍昭千秋”盐官爷的塑像端庄慈祥和藹可亲。中院为盐井所在处,井周堆晒有煮盐所用的泥土。据说将盐井水打上来湿透泥土后置太阳下晒,晒干后再用盐井水湿透再晒,反复多次后才将此土用盐井水浸泡,沉淀出上清液放锅中煮盐。听到这里杜甫的井盐诗又响在了耳畔,庙官说,井盐已有好多年不煮了,自国家供应碘盐,盐官井盐吃了不生大脖子的优势已被取代,生产井盐的成本又高,所以盐官人的这一拳头产业没有了,断了盐官人的财路。后院匾书“盐井阁”楹联曰:“诸葛北伐卤城屯粮千古颂;杜甫西行盐井留诗万古吟”后殿塑像为盐婆婆,盐婆婆塑像坐北朝南。我这里在想为什么不将盐官爷和盐婆婆的塑像放在一起呢!这里面必然有其原由,有谁能揭秘?在这里庙官给我们讲了一个古老的故事:在很早很早以前,月宫里嫦娥抱的玉免下凡来到了盐官这个地方,当地人不知是玉免下凡,就拼命去追,到了一个地方,免子不见了,人们好奇,拨草挖地要想找到,就在挖地的过程中,出现了盐井,从此这里的人煮盐卖盐,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盐婆婆塑像两边的对联可以证明这个故事是真的。联云:“玉免现影迹盐井承惠;圣母显妙秘化零结躉”。

盐官人的穿着都很朴素,男男女女看上去就是朴实的农民,就是妙龄少女在庙会上也没见她们穿出奇装异服。巿场上物价低,无论是衣物、百货、熟食、蔬菜或生产资料都比我县要低三到四层。我们住在同行伙伴的亲戚家里,盐官人本来就很好客,我们住的这家人更不一般,他们不但在自己家里给我们做饭吃,还专门给我们买来了当地的名优小吃“洋芋丸子”。一元钱一碗的洋芋丸子,味道妙极,而且数量很多,我吃了一碗,到晚上都不饿。第二天老伴和同行者觉着洋芋丸子很好吃,就又去吃了一次。回来说,因为不认识人,调的味道就没有先天的好。

我是一心要看看骡马巿场的,去了好几次都没有见到一头大牲畜,到是从宝鸡请来的秦剧团戏唱的非常热闹。听人说,随着社会的进步,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骡马巿场已越来越萧条。当地老人们无限感慨的说:多好的骡马生意啊!给盐官人代来了多好的财运,眼看着这项财运就没有了。这几天又正逢庙会,骡马巿场内搭起了舞台,看戏的人和做买卖的摊贩就占去了整个骡马巿场的三分之一,所以就没人来买卖骡马了。但亲眼见到了这个骡马巿场场地如此大,拴骡马的铁架如此多,也足可以想到当年的繁荣景象了。

离开盐官,给我留下了这样一个疑问:近二三十年,全国各地都在越变越好,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盐官这个历史上有名的集镇,你的变化我们在几条街道上虽然明显的看到了,但你超过了历史上的繁荣吗?井盐没有了,骡马交易没有了,盐官人发财致富该寻找什么路?除投入劳务输出外再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转自:http://xy85.com/bbs/dispbbs.asp?boardID=56&ID=261337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