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塘游记

[游记]西塘游记

2007-07-16    live.com

西塘游记

古镇的气味

一到西塘就知道小镇是有气味的,青石板在阳光曝晒下的气味,木结构建筑经年代酝酿的气味,温柔的河水被水草撩拨的气味;时间已经接近中午,小镇古朴的空气里还流动着淡淡的饭菜香,我们不禁被这样的气味弄得有些醉了。我忆起了小时候中午放学回家路上闻到的味道,烤螃蟹、红烧带鱼、葱油鲳鳊鱼,那是多少年前家乡的温暖,熟悉而遥远。同行的朋友早已如小鸟一样飞上了高高拱起的环秀桥,展望四方,枕河人家,粉墙黛瓦,房舍迭起,廊棚宛延;条石驳岸,河埠台阶,比比皆是。岸边时见花花绿绿的被子挂在竹竿上,河埠偶有头发松散的妇女洗洗涮涮。“往来人渡水中天,上下影摇波底月。”这个经典的江南小镇在水的倒影里静静地散发着生活的气味儿。

在岸边游船上临窗而坐,要几样小菜,能看见西塘的水,绿漾漾的河水透着柔意,如春风在你的心头拂过。彼岸才几步远,对过小楼窗棂的雕花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那窗户帘子半掩,随心而为,却有千种风情在帘后闪动。窗子上的油纸虽然已换成了玻璃,但丝毫没有削弱人的想象力。郑愁予的诗就是在这样的窗子下写就的吧:“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窗帏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忧郁的等待在这样的情景里散发着悠悠的香味,从那美丽的窗口飘出来,落下来,在心中生根,挥之不去也。江南的忧郁,小镇的故事,就是这样不轻不重,不浓不淡,清秀宜人。

听说西塘的水里有一种小鱼,叫旁皮鱼,我们要了一份。端上来时,小鱼浑身酥脆沾着椒盐味,在小竹篮里香喷喷地诱惑着我们。小鱼呈菱形,大的只有半张名片大,小的只有手指大,一口咬去,脆香鲜美,入口即化,嘴上留香。我想象这样的小鱼在西塘的水中游动,水在它们小巧而扁平的身体边划过,荡涤着它们的心情,荡涤着它们的志向,渐渐地被这样的水融化,渐渐地安宁;尽情吸吮着水中的青草味,它们身上的腥味渐渐淡去,与这里的温润的水一起过着平静的水乡生活。小鱼平凡地保持着自己的鲜美,在胡椒粉等调料的引逗下味道更足,更胜一筹。我们的心情在这样的味道熏陶下感受着如鱼得水的滋润和平静。这像它的名字一样平凡的小鱼于是有了西塘的淡泊味。

带着这样的淡泊味,我们来到了“桐村雅居”。这是个小小的民居院落,听说它曾做过粮库,后来房屋倒塌,是搞电影的钱锦铭先生发现了它将它买了下来,修了修作为私人景点开放的。西塘有不少这样的私人院落,旧旧的,却沾上了现代主人的艺术味儿。当我们来到这儿的时候,这里的生活式的文雅气显然已经在它的每样物体上酝酿多时了。小小的庭院种满了各种植物,淡雅的自然气味熏染着这古旧的结构,蓑衣、竹帘、香炉、床榻,和着那字匾、石碑、书籍、字画,古朴而文雅的气味氤氲在这小小的空间。事实上这里更多的可称是钱先生剪纸艺术馆,上下两层的墙壁上挂的都是剪纸。红红的小纸有些褪色,在玻璃格子里用曲线的身子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我凑近瞧了瞧,这些剪纸是有些年代了,就像妈妈箱底保存了多年的童年的梦想,似乎散溢着一种樟脑味道,和屋子里的潮霉味、清香烟味一起积攒着一种浪漫的气氛。踩着咯吱咯吱响的楼板,我不愿相信它是什么粮库,更觉得它应该是书屋。“得此水云乡,幽栖为草堂。每迎官舫至,多买异书藏。社饮宜邻俗,春园杂野芳。篝灯残雪夜,窗月弄昏黄。”从二楼木格子窗棂望出去,西塘的水正文质彬彬地展现着这古镇的优雅。

“烧香港”?走过长长的烟雨长廊和几座高高的石桥,我们看到了这个无论怎么念都充满气味的地名。据说它的名称来源于河北面的那条烧香港街,街上有一座供奉着关帝爷的“圣堂”,(相传孔夫子是儒学倡导者,万世师表,称孔圣人;关羽是武圣,民间迷信武圣能驱鬼避邪。)因旧时这“圣堂”的香火极盛,进香的人往往要排队,所以有人干脆就穿过弄堂把香烛插到了这河边上来。一时间河边上也就香烟缭绕,烛泪在火光闪烁中一直淌到了河里,因此这里也就名曰“烧香港”了。这儿可算是西塘的中心了,走到这儿能感到小小的繁华。在这块小小的中心地,店铺林立,四通八达的的石桥通向小镇的各个方向。像中国其它地方一样,每逢大年初一争烧关帝老爷头香的人非常多,他们在大年夜喝守岁酒,天亮前就赶到圣堂进香。每逢庙节或出会,圣堂一带小摊小贩云集,有耍杂的、卖泥塑菩萨的、说因果的等等,十分热闹。关云长就在这镇中心保护着这座古老的水镇,走过战乱,走过天灾,也走过了繁华,最后归于平静和安祥。西塘的香火气味是人们心中的祝福,是人们心中的希望,是小镇生活的守卫。西塘的生活像这香火一样从没有断过,明清时的建筑、民国时的遗迹、文革时的店铺,还有那门儿紧闭挂着蛛网的临街小屋,诉说着小镇延续着的历史。它就像一个隐士,在这苏、浙、沪交界的要道静静地守住了自己的清高,守住了生活的平凡。能守住这一方,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惊喜,都是一个奇迹。

如今的西塘看来早已习惯了外人的踏入,我们这些背着背包的旅游人在西塘人眼里从来就不是一个外来者,他们依然故我地聊天,打盹,玩牌,用小店铺里的云片糕、猪肘子、青豆笋干、善酿酒等各种香味招引我们,用散淡的生活气影响我们的心情,用深沉的文化味吸纳我们的感觉。对于这个生活着的古镇,我们已经来不及用眼睛去看了,我们得调动所有的感官来感受这个活生生的西塘,也包括它的萧条。

在我离开西塘的一段时间里,它的气味总荡漾在我的印象里,挥之不去。

转自:http://luofeiluanbu.spaces.live.com/blog/cns!6d99838813df0ff3!118.entry18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