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宁波曲艺(学习日记一)

[游记]宁波曲艺(学习日记一)

2007-07-28    sina.com.cn

宁波素有文物之邦誉称.唐时,宁波经济发达繁荣,文化交流也活跃,变文和小说的结合,对地方曲艺奠定基础.

宋元时期文学鼎盛,当时的都市里民间文化形式丰富,"说话人"包含有"小说讲史
合笙 讲经 说浑话(笑话)五家.

明末清初时,宁波曲艺分为"雅"与"俗"两类."雅"乐由志同道合的文人雅士组建"诗词歌赋"和"丝竹乐社".在类似于今天的剧院,进行自娱自乐展现才华的演出,那时,最位流行演唱四明南词."俗"乐由农村人
堕民
盲人组成,在街头巷尾唱一些地方小曲,说些故事 或道听途说的新闻,讨钱糊口.他们中一些聪明的传承人不断改良丰富表演形式及内容,使之逐渐发展到演唱有故事情节的书目,解放后人民生活改善出现了你唱我和自娱自乐的表演形式(绍兴莲花落)这就是宁波走书和蛟川走书. 这些"俗"乐还存地域性差异特点,不同地区说唱同样曲种在表演形式曲调上各又有所不同.

采茶篮,是明时戚继光抗倭从福建传入,庙会中一种坐唱演唱形式.雀冬冬是姚北(余姚)地方曲种演唱内容取材当地新闻,辛亥革命后,演唱改良说书.现在姚剧的部分唱腔也吸收过某些雀冬冬曲调.

1937年,宁波评话艺人在抗日活动中以说书的表演形式宣传抗日救亡,评话讲历代兴衰故事和传奇故事.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f7f5190100091q22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