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宁波、溪口三日游记东钱湖景区(二) |
[游记]宁波、溪口三日游记东钱湖景区(二) |
2008-03-03 sina.com.cn |
因为曾经在宁波工作过一年,虽然仅仅是一年,但是宁波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地印象。但是非常遗憾,在宁波工作的一年里,我一直两点一线,不是单位就是在家,一年的时间里,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竟然连宁波市区的景点都没有去,天一阁、天童寺虽然近在咫尺,但是也没有去。 东钱湖风景区我从没有去过,对她也没有印象,但是这次去景区,让我非常难忘。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东钱湖十景。 东钱湖环湖十景之一二灵夕照 暮色初起,东钱湖水波不兴。夕阳余辉洒满二灵塔,折射出霞光万道,塔影倒映湖中,湖光山色溶成一片美妙奇景。 二灵塔位于东钱湖东岸的二灵山上。山上东南逶迤而来,突兀于风光旖旎的东钱湖中,长约里许,一面连山,三面环水,有游龙入湖之势,形成一个狭长的半岛,扼下水港的出湖口。二灵山原名“蛇山”,北与蝴蝶山相对,一蹲一伸,隔水而峙;南与虾公山相望,一衣带水。 而今,二灵古迹经过重新装点,风景更胜当年。古塔高耸,寺院低傍,山房依稀,古墓可辨;晴空丽日,游艇荡漾,“二灵夕照”灵秀之气倍增。 东钱湖环湖十景之二百步耸翠 环湖皆山。其东南诸峰,林壑万美。最高为福泉山。山之西,又有数峰屏立。其中,突兀于群峰,远望如金字塔者,人称“百步尖”。其地峰似苍剑刺天,状貌峻奇,故亦称“百步剑”。昔人有“众山俱绕膝,高鸟仅翔腰”、“一山屹立万山朝,壮观棱棱倚碧霄”诗句形容其高峻,又有传说:有能以百步上山尖者,可得一宝剑。有诗人叹喟道:尖尖百步绝跻攀,耸立湖南第一山;何日登峰能造极,芒鞋踏破翠云岚。 东钱湖环湖十景之三白石仙坪 巍然屹立于湖北的白石山,是东钱湖的北高峰。山上白石裸露,青松掩映,玲珑峭拔,状貌清奇。北坡峭崖如壁,登峰极费力气,南向山势平和,举足较为轻捷。半山腰上有块大约六十平方米大石平坡,可供憩息。 从白石山巅极目远望,可见沃野广袤,良田舒展,江河如带、阡陌似线。若遇天高云淡,晴空万里,宁波市红尘弥漫,天封塔隐约可辨。传说八仙过海时,曾在此山逗留观赏,又有两仙姑到此弈棋,却偶为牧童窥见。牧童风仙姑风骨不凡,不敢出见,直到二仙升空,云散雾云,才把天机识破。故事传遍,后人作诗曰: 东钱湖环湖十景之四芦汀宿雁 莫枝镇边的谷子湖畔,有一小岛,状似浮瓜,称瓜屿。有短堤如瓜藤,与岸一线牵带。岛上有“岳鄂王庙”,又称“岳公行祠”,建于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庙前约百米处,隐伏一片沙洲,旧有芦苇一片,如天然屏障,使岳庙更具肃穆气象。秋深鱼肥、北雁南飞时,逢月明星稀、湖山沉寂,风动芦枝、惊动宿雁。尺鸿哀鸣飞扑,缘岳庙盘桓,声声泣诉,犹如为岳将军不平。“芦汀宿雁”遂成钱湖一景。有诗赞道:秋水苍茫夜色微,宿芦汀雁浑忘机;风来瑟瑟忽惊起,明月满湖花乱飞。 东钱湖环湖十景之五双虹落彩 东钱湖原分里外三湖。西北为谷子湖,东北为梅湖,余称外湖。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利用浚湖淤泥在梅湖邵家山至杨家山之间修筑了长堤,长五里,故称五里塘。塘首尾各建石拱桥一座,东为下虹桥、西称上虹桥。暮春初夏,雷阵雨止,常有七色彩虹挂空,其时彩霓在上,弓桥在下,山水映辉,景色艳丽。故取李白“两水夹明镜,双虹落彩桥”之意,名此景为“双虹落彩”。清人作诗咏道:走马梅塘五里通,洞桥高架各西东;不嫌明镜从今破,道是双虹降半空。 东钱湖环湖十景之六上林晓钟 福泉山西流诸水,其南面有上水溪。缘溪行,桃林夹岸,水曲山盘。中有小村横街,僻静闲雅。宋乾德年间(963-968)就此处建成“寿宁禅院”。清康熙间(1662-1722),僧超济重构佛殿,更为为“上林寺”。每当寺僧早课,击钹撞钟,山鸣谷应,其声可闻数里。故有“上林晓钟”称。上林寺南有龙山、凤山,北有鸡山、大岙。此石百余丈,层峦迭嶂,其玲珑精巧,宛若天成,时人称为“假岩”。天然景色和人工缕凿媲美,悦耳梵音与触目山水俱备。故有诗人赞道:回水曲路街横,中有丛林拓宇宏;湖上月沉天越晓,敲残云里几声钟。 东钱湖环湖十景之七余相书楼 湖正北,青山环抱处,翠竹如林,岸柳成行,其地称月湖山。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越王史浩始创“月波楼”,并叠石为岩,筑成“宝陀洞天”,有饮赐“慈悲普济”匾额。后在其旁筑寺,明洪武十五年(1382)定名喔“月波寺”。万历年间(1573-1620),相拉薬余饿丁用月波寺废址构筑庄园一所,面湖枕山,大可百亩,明神宗曾御书“名山洞府”四字以赠。余晚年就在此读书自误,因感《归去来辞》之意,名之为“五柳庄”。内有“日涉园”,“归来堂”,“觉是斋”、“晨曦亭”、“矫首台”,总称“舒园”。林园之胜,极一时之盛。后人称之为“余相书楼”。后毁于兵火,寺亦无存,而胜地声名依旧。有诗人咏叹道: 东钱湖环湖十景之八陶公钓矶 陶公山是横亘湖心的半岛。山上苍松浓郁,山麓居民云集。自湖上眺望,此山状似伏牛饮水,因此古称“伏牛山”。 东钱湖环湖十景之九殷湾渔火 湖北殷家湾,背依平满山,面向东钱湖。山顶松林如帽,湖心渔盘棋布。每当夜色朦胧,星月无光,水湾深处,渔火闪烁。其时临湖赏景,可见水面浮光跃金,舟影横移,四围万籁俱寂,渔歌清晰。有诗曰:水阔烟深望渺然。霎时渔火满前川;客舟过处添愁思,疑是寒山寺外眠。 东钱湖环湖十景之十霞屿锁岚 湖心有不少孤悬的绿州,其中霞屿与烟屿遥相照应,成为湖中双璧。霞屿山上旧有“霞屿寺”、“望湖亭”、“观音洞”(即小普陀)等景观。其地东依福泉崇山峻岭,山岚终年郁积,湖面水气又时常弥漫,有岛锁岚雾、景凝云霭之感,故称“霞屿锁岚”。朝雾暮霭,四时不同,美亦无穷。 本世纪七十年代整湖添景时,从此山中发掘出堙没数百年的南宋石窟补陀洞天。洞长四十米,高宽约三米。隧道斗折蛇行,洞体精工雕凿,洞壁有镂空石龙和石佛,系南宋大学士史岩之为供其母进香所凿,已有八百余年历史。此地名胜已名闻省内外。有诗咏此景道:霞光倒映水光灵,装点孤山入画屏;一自洞天新琢就,晴岚锁住佛头青。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829e501008n06.html69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