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浙江宁波游记:(3)宁波保国寺 |
[游记]浙江宁波游记:(3)宁波保国寺 |
2008-03-25 17u.com |
八点五分,到了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门口有淅江省政府于1961年立碑的保国寺。 保国寺是我国长江以南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无梁殿建筑”。据《宁波府志》等志书记载,保国寺始建于东汉,初名灵山寺,后被毁。唐广明元(880)重建,并得唐僖宗赐“保国”匾额而更名。宋治平二年(1065)改名精进院,不久又复称保国寺。现存大殿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其独特的建筑工艺堪称建筑史上一杰。镂空藻井,斗拱相衔,不用一枚钉子。而且整座大殿鸟不栖、虫不入,蜘蛛不结网,梁上不积尘,堪称中国古建筑中的瑰宝。 寺庙刚刚开门。我是第一个买票的。跟着,有一个由老中青幼组成的6人小队伍也进来了。 保国寺青幛亭虽然不大,其楹联却有点意思: 保国寺的天王殿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清康二十三年(16840,乾隆十年(1745)两次大修。宣统三年毁于火,现存建筑为宣统三年所建。天王殿是重檐歇山顶建筑,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平面是长方形,五开间,通面阔19.08米,通进深10.06米。 进入二殿,写着此殿的特点:宫殿岿然结构奇,山岙藏得古招提。 从左到右排列的联文如下: 大雄宝殿堂皇壮美,据介绍:保国寺古建筑群的精华集中体现于大雄宝殿,该殿不仅由于它的历史长久值得夸耀,而且在中国现存屈指可数的早期木结构建筑中,就其保存历史信息之丰富,更是无以伦比。它所采用的木构技术,成为十一世纪最先进、最具代表性的范例。这样的技术作法为九十年后才产生的中国第一部建筑典藉《营造法式》奠定了基础,其木构建筑的科学理念在书中得到了提炼,在世界科学史上闪烁着熠熠光辉。 寺庙不但木结构建筑有名,石雕也很不错。 保国寺没有写着不准拍照,所以很随意地喜欢拍照便拍照,喜欢细看便细看,有点开心。 向下走出来时,很高兴地看到一棵有“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树。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103875.html52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