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保国寺素描 |
[游记]保国寺素描 |
2008-05-22 sina.com.cn |
“兰若隐云端,萦回路百盘。骇人啼怪鸟,障日耸危峦。僧磐竹阴晚,佛台花雨寒。相期观海曙,留宿待更残。”诗中所描写的景致,就是坐落在宁波西北郊灵山之中的浙东名刹--保国寺。 保国寺历史悠久。据说,东汉时的骠骑将军张意父子曾经在此隐居,后舍宅为寺。保国寺创建于唐代,鼎盛于宋代,历经元、明、清代的修葺,形成了一个融合不同历史时期建筑风格的庞大建筑群。 台风过后的次日,我陪同姐姐与外甥女哼哼前往闻名遐迩的保国寺参观游览。 寺外古木参天,势干云表,高不可仰。淘气的哼哼爬上一棵千年的古樟树,靠在树身上拍照留念。尽管她摆出一个酷酷的POSE,不过怎么看,都像是猴子上树,滑稽得令人忍俊不禁。进入外山门,循一条长长的石阶路蜿蜒而上,石阶两侧修篁夹道,苍翠葱茏,山石嶙峋,水声淙淙。行至半山腰,就抵达山门了。山门前,雄踞着一对威武的石狮。山门上高悬着“东来第一山”的牌匾,原匾是由明代甬籍御史颜鲸手书,现存的牌匾则是当代书法家沙孟海重新题写的。 穿过山门后的中庭,就来到了天王殿。幽静开阔的中庭,古树林立,荫荫蔽日,几只蓝尾红嘴雀,在树荫里追逐嬉戏。两座唐代的经幢耸立于殿前,见证了人世无数的沧桑变故,依旧保持着缄默。步入幽暗的大殿,殿内的佛龛已毁,仅存一座保国寺中兴之祖德贤尊者的塑像。这是一位和善而稳重的长者的塑像,双目微垂,目光里隐蕴着悲天悯人的无限深意。 沿中轴线继续前进,一泓碧波映入眼帘,这就是前人所称许的净土池了。“楼台倒插水中天,池内曾栽四色莲。”据载,当年开凿时池长十四米,宽六米,池中曾栽四色莲花。可惜好花开过少人知,空余碧水话当年。明代颜鲸所题的“一碧涵空”四个大字,苍劲有力,仍然清晰可见。池水清澈,百余条各色鲤鱼悠然地游弋其中。据说此池大旱不涸,大涝不盈,池水始终维持着同一水平高度。 哼哼猛然探身入池,群鱼受惊,或沉入水底,或四散逃窜。 我戏云:“历史上的四大美人有沉鱼落雁之姿,咱家的哼哼也不让古人专美于前哪!” 一向自信的小丫头,出人意料地羞红了脸,娇嗔地赏了我一对免费的卫生球,然后借故戏弄起那些锦鲤鱼。她煞有介事地连连击掌,我以为那些鲤鱼都会被吓跑呢,不料它们反而闻声聚拢过来,俨然已是训练有素。哼哼把饼干屑洒入池中,群鱼雀跃争抢,水花四溅,眼花缭乱,场面颇为壮观。 庄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我的确不是鱼,但是我仍旧能够感受到鱼儿们单纯的快乐。在生活重压之下的我们,似乎早已忘记快乐为何物,整日汲汲营营的追名逐利,满面尘灰,一身俗气,连自己都觉得乏味无趣面目可憎,惟有在山野之中才能找到品味快乐的心情。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24901010004l3.html36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