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博客 > 雨滴 > 日志 2007-01-07 | 我的山海经福州定海 标签:海带 福州 福建 天气 山海经 定海,单从这名字上,就可以看到这一方百姓是一群临海而居,祈求平静生活的人们。福州东边的定海,却也是这样一处地方。由于有了与浙 江定海那更著名的古城的相似的名字,这里便很少为外人所知晓。然而虽然名胜没有那么响,可是文化内涵却是丝毫不比任何一个沿海的古城 差的,我的见证,正好印证了这点。 五月的福建,天气刚热起来。从福州出发,过了马尾,便是可以看到闽江宽广的入海口的公路,经过连江后,车子就行驶在风景绝佳的海岸公 路上了。福建周围多岛屿,也让着南边阳光下的大海没有那么刺眼。一路的海岛让旅途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不多时,岸边的公路上多了好些晾 晒的海带,我知道,这是有渔村的地方就要到了,问过之后,果不其然,翻过山头,隐匿在后面海湾中的小村,就是定海了。 下了车,方知道从这岔路走进去,还好一段时间,正值中午,摩托车司机大多都回家吃饭,于是索性放弃了搭车的想法,自己步行好了。好在 现在我身处山上,一路都是下坡,费不了多少气力,况且大海就在我眼前,面对这样的景象,自然有了无穷的奔向前方的动力。不得不说我是 很向往大海的,那无边的蓝可以成为我永远的动力。 山路上,随处可见晾晒海带的渔民,走上前去问个仔细,原来现在正是收割海带的好季节。海带由于长在海里,很多人都会以为是一年四季出 产的。其实不然,海带的生长如绿色蔬菜一样,一年冬春交接的时候播种,五六月份的时候长好,也就是我们大地的蔬菜变得可以采摘的时候 ,等到变老了以后,照例是不能吃的。7、8月份海带变老以后,渔民又会养起诸如牡蛎等作物,一年就这样周而复始了。而这海带是一定要晒 干之后才能重新用水泡了才能食用,这样才可以让海带更加有韧性,想不到日常食用的海带竟然也有这样的讲究,这一次真的算是开了眼界。 走着走着,眼前的山路逐渐消失,出现的是大片的海湾与远处的海角,海湾内的听风港中静静的停放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船舶,颇有TROY海边战 舰无边的气势,好在不是身处动乱年代,我可以悠然的欣赏风景,不必担心有那突然射来的一箭。不过福建的海边毕竟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还 是有一些让人觉得有危机感的,随处可见的贩卖情报可耻的标语就可见一斑。 越向海边走,那种海边小村的宁静与古朴就更加和我亲近起来。到了小城正中,俨然可见定海古城四个金字镶嵌在城墙之上,后面,是那幽深 的门洞,走过门洞,好比穿越了时空,看着门洞中向我走来的老人,向外面奔跑的孩子,感觉一种历史的沧桑一下子将我笼罩起来。穿过门洞 后,则是小村的本尊展现在我眼前了。严格的说,小村中那种古旧的意味保存的并没有那么多,只是那古老的石屋上仍然可以嗅到往日的痕迹 ,古村中的古迹,凌乱的散落着,并没有那种景区之间做作的感觉,反倒让人觉得亲切有加。村北的城隍庙,显然是刚刚翻新过的,个中的神 像却依然保存着一百多年前建造时候的模样,上面积淀了一层岁月的灰尘;连接到城南的马祖庙,是一段下山的路,路旁的古朴的石屋与坐着 聊天纳凉的老人让人真的感到这村子已经存在了好久,根据史实记载,定海古城为明清时期的沿海边防重镇。古城周围有三十六礁屿和马祖眺 胜等自然景观,还有元代烽火台,明清古宅、天后宫……如此之多的古迹散落在城中,让你感受到这里处处吹拂着历史的海风。想一一找寻, 没得时间,没得气力,倒不如随遇而安,也许自己的脚步走过的路才是最完美的。 妈祖,原名林默娘,一个渔家的女儿,一次出海不幸罹难,于是魂魄化为海神,为渔民指引方向,保佑平安。这也许是中国的诸多神灵中为数 不多的有着平民血统的,为她兴建起的神殿,又叫做天后宫,也可以说是民间最多的单独为一位神灵修建的殿堂,也许人们更习惯于与自己接 近的神灵进行交流,但凡海边的城市,从北到南,都可以看到有妈祖庙或者天后宫的存在,那自然是渔民们企求平安而修建的,到了一些内地 城市,依然可以看到,这也是一些家人在海边工作,或者从海边迁徙过来的人们为了不忘记曾经领会的好处而为了纪念妈祖娘娘修建的。
|